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信息     
湖南日报设立监督奖湖南日报编委会为鼓励读者和广大群众对报社采编人员进行监督,进一步改进作风,搞好廉政建设,决定设立监督奖。凡揭发该报采编人员接受被采访单位(包括个人)的钱物和宴请,以及其他违背政纪、法规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的来信、来访、来电,报社将一一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对有根据的举报,经调查核实后,将发给揭发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信息     
湖南日报设立监督奖湖南日报编委会为鼓励读者和广大群众对报社采编人员进行监督,进一步改进作风,搞好廉政建设,决定设立监督奖。凡揭发该报采编人员接受被采访单位(包括个人)的钱物和宴请,以及其他违背政纪、法规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的来信、来访、来电,报社将一一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对有根据的举报,经调查核实后,将发给揭发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1月1日播发的《湖南日报社设立举报电话欢迎读者监督本社采编人员》一稿,文字简洁明快,内容集中突出,是一篇颇受报台青睐的短新闻。这则新闻虽然以编发报纸内容为主;但是又不局限于编报的形式。它突出了湖南日报为了更广泛地接受全省人民的监督,从今年元旦开始设立举报  相似文献   

4.
石月平 《视听界》2004,(4):77-77
针对有偿新闻愈演愈烈的态势,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再三公布举报监督电话,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媒体,以便遏制有偿新闻这一顽症。四川、河南等省市近来也颁布了与媒体工作者职业操守有关的规定,其中包括不准媒体以“公开曝光”相要挟谋取私利等限制有偿新闻的条款。其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订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早就明文禁止这类行为。《准则》第五章规定:“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访报道对象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  相似文献   

5.
巴音郭楞报社严格执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狠抓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近日报社党委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有关反腐败斗争文件精神,结合报社新闻工作实际,制订了“七不准”纠风治理措施: 一、报纸不准刊发各种形式的“有偿新闻”,牟取私利;二、采编人员不准以新闻或版面作交易,索取钱物或变相索取财物;三、采编人员在采访中,不准接收红包和重要馈赠;四、新闻报道和经营活动必须分开,采编人员不准个人从事广告活动;五、采编人员不准从事任何经营活动;六、采编人员不准利用工作之便,到外单位报销各种应由个人支付的款项;七、新闻工作者不准擅自接受外单位的旅游、出访邀请,到外地采访,应由单位领导统一安排。  相似文献   

6.
做好监督报道是党报的职责,但地方党报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监督报道中的尴尬:不搞监督报道势必失去影响、失去读者、失去市场;搞监督报道却又因"地小人熟"很难施行。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选好舆论监督的角度,"帮忙不添乱";加强队伍素质,使监督者接受社会监督等,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李霓 《新闻窗》2005,(3):64-64
毕节日报社出台了采编人员管理“十不准”的规定。主要内容有:不准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纪律及法律法规从事采编与经营的一切业务;不准拒不执行地委、行署的安排部署和报社党组、编委会的决定;不准以报谋私、以稿谋私;不准抄袭他人作品、网络稿件和强行在他人文稿上署名;不准以任何理由在外以报社名义谋求私利,  相似文献   

8.
目前,基层记者在新闻采编中普遍存在着抓不准新闻焦点、缺乏新闻敏感度,缺乏真正走基层、缺失新闻真实性,一味追求高关注、忽视百姓真需求,采编传统又守旧、缺乏创新和突破等问题。鉴于此,笔者对如何提高基层记者新闻采编能力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深入基层,提升新闻采编敏感度;坚持"民本",坚定新闻采编价值观;寻求创新,突破新闻采编旧形式等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基层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媒体权力异化影响权威性”现象是目前报业市场竞争中地市党报面临的严峻考验。为此,今年2月初《广州日报》在全国报业中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广州日报采编行为准则》,明确强调《广州日报》自身及其采编人员在对社会进行监督的同时,必须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他律”中巩固党报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媒体权力异化影响权威性”现象成为各级党报关注的大问题。为此,今年2月初《广州日报》在全国报业中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广州日报采编行为准则》,明确强调广州日报自身及其编辑记者在对社会进行监督的同时,必须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党报接受  相似文献   

11.
"有偿新闻"是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在新闻界出现的腐败现象。"有偿新闻"并不是新闻单位与受众之间的正当交易行为,而是以发布或不发布"新闻"为条件向"新闻"中涉及的对象获取非法利益。鉴于"有偿新闻"破坏新闻业的信誉,有关管理部门屡加禁止。《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都有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向采访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索取财物和其他利益,或者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规定。  相似文献   

12.
记者在参加实际工作中以“双重身份”履行两种职能的做法,是把社会实践和新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记者思想政治水平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五十年代,我们报社经常派出采编人员,参加地方党委所领导的各项中心工作(如民主改革、三反五反等)。这些同志既接受工作组的领导,作为工作组成员之一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又同时接受编辑部的领导,作为记者完成报道发稿任务。不象现在搞的“单打一”,  相似文献   

13.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积极贯彻落实中宣部等四单位电视电话会议,把中宣部等四单位确定山西电台为全国新闻界"精神文明示范单位",不仅看成是党和社会赋予的一种荣誉、一种信任,更感到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也是进一步强化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契机。1月23日,是电视电话会议结束的当天,山西电台立即召集台长办公会,领会会议精神,商讨拟定出本台《关于杜绝有偿新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公告人《公告》于次日早晨在四套节目中同时播发,并公布了本台接受社会监督的电话号码。同时还全文播发了中宣部等单位新修订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度与大学生读者权利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准在馆内吃东西;不准穿拖鞋者入馆;不得抢占座位和喧哗;因读者身份不同而规定的借阅权限;借书逾期罚款、丢书加倍赔偿;常量采编与大学生读者大量需求某类书刊的矛盾等6个方面。这些冲突的原因是以管理者为中心,将"重藏轻用"思想根植在制度之中。文章指出要以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来修正高校图书馆制度中的不合理规定,为制度变革注入公平、自由、宽容、民主与服务等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公布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这是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规定,是新闻战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以来,新闻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新闻窗》2005,(6):1-1
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已于今年3月公布。《规定》从新闻工作者的政府立场、思想观念、采编作风、工作要求、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民众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动向的主要形式,新闻媒体也是监督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的质量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为了保证新闻内容和形式的新颖,确保新闻的质量及传播效果,我们首先就要提高电视台的新闻采编能力。本文就以提高电视台的新闻采编能力的措施为主要内容,从各个角度分析研究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方法,希望为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报纸编辑的视角来看,特别从是《工人日报》的行业媒体视角来看,浙江省慈溪市嘉利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老板陈百亨身上具备众多宝贵的新闻点和社会价值,而这些新闻点和社会价值又难得地有机统一在一起,从而使《"永远不要算计工人"》这篇文章有了独特而丰富的采编价值. 一个典型的采编价值 陈百亨的事迹有着丰富的采编价值,一方面,他的做法和经验很好地契合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他用制度化的方式确保多方长期共赢的做法,同一段时间以来逐渐程式化的企业家报道形式有鲜明区别.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公布出台<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规定>的出台,可以从制度上遏制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损害新闻从业人员形象的问题,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相似文献   

20.
批评难,在报纸、电台上开展批评更难。近几年我台抓批评报道,碰了不少钉子,几乎每搞一次批评,被批评者就找上门,纠缠不休。有的通过某些领导施加压力,有的谩骂、威胁采编人员,甚至以“文霸”、“诬陷罪”把采编人员控告到法院。类似这样的无理取闹的行为,一度曾使我们对搞批评报道产生疑虑: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