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簧管自十九世纪末从欧洲传入中国至今百余年,不但受到国人的喜爱,更吸引了许多中国音乐家为其创作乐曲。但因政治与时空变动的影响,1949年以后两岸在单簧管音乐创作上各自发展并形成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本文将对1949年后两岸的单簧管音乐分别作介绍,在台湾部分,笔者将整合台湾现有的单簧管音乐文献,并加上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对整个台湾单簧管音乐发展作详细介绍;中国大陆部分,则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重新对其单簧管音乐发展作系统性的分析归纳统整。笔者希望藉由本文的探讨让两岸人民对彼此的单簧管音乐发展有更深的认识,促进两岸单簧管音乐的交流,并让中国单簧管艺术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继而更好的推广至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2.
3.
4.
单簧管是一种表现力极其丰富的乐器,本文对单簧管演奏及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旨在引起单簧管演奏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一切器乐的艺术表现都离不开特定的手段,在单簧管演奏中,表现手段不外乎特有的演奏法、指法、音色、节奏、速度等方面的细微处理和变化。现代教学中,在保证演奏手段得到良好训练的基础上,广泛引入具体作品进行教学,已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练习作品来掌握单簧管演奏技术有时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外的历史,文化,乐器渐渐流入中国,极大地拓宽了国内人民大众的认知范畴。在人民生活越来越富有的同时,中国的乐器市场也欣欣向荣,迎来了极大的发展。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以往只用来演奏西洋乐曲,现在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音乐元素,它具有独特的音质音色,传播着传统乐曲的内涵美。本文着重分析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及特色,希望能给后来者一些启示,以促进钢琴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 (piano) ,这一传统而高雅的外来乐器 ,是在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大批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涌入而出现在中国的。1915年 ,赵元任创作发表的中国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 ,是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方面的新起点。此后相继出现了1917年赵元任创作的钢琴曲《偶成》 ,192 1年李荣寿创作的钢琴曲《锯大缸》 ,还有钢琴伴奏谱《思乡》、《玫瑰三愿》和《大江东去》等。这些作品的问世证明了中国的作曲家们已经开始了尝试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 ,这也给后来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 ,到现在不论是钢…  相似文献   

8.
谈中国钢琴作品"润腔"的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作为源自西方的键盘乐器,发音清晰而绝对,不能在演奏期间升降或滑动,与中国传统音乐中普遍的音调游移及滑音装饰性大相径庭。中国钢琴创作源于中国音乐传统,技法的艺术表现也要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演奏中除运用西方钢琴技法外,还要掌握和运用表现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技法,运用好节奏润腔和音色润腔,使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更好地表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9.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的民族性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议题。其中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音乐审美问题,二是乐器演奏技法问题。前者上牵涉到民族文化问题,下涉及到听众审美观念问题。后者则牵涉到乐器本身的局限性问题以及演奏技巧问题。作为问题核心,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民族性需要在技术层面和审美层面进行深入讨论,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解决演奏的民族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的音乐市场十分繁荣,其中钢琴作品作为一种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而其又是西洋乐器与我国传统音乐的良好交融,在充分表现西洋音乐美感的同时,也散发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美.本文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的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促进中国钢琴作品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曲目众多,广博精深,每一首都深深的打下了中华民族的烙印,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由此,本文将以“中国风”为切入点,对中国钢琴作品独有的特征,其音乐曲式、风格特点和中国风格作品的演奏技巧三方面入手,以多首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为例,探讨如何正确、形象的演绎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从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中国风给予钢琴作品别有洞天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一种文化教育,作为中国人,应该推崇并弹奏好中国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3.
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单簧管比赛于4月24日至5月6日在北京举行。本赛事是国际性的音乐专业比赛.面向全世界单簧管学习者和演奏者.旨在通过高水平的比赛选拔具有卓越潜质的音乐新秀。本届比赛得到世界各国音乐机构和音乐人的广泛关注.共有近20个国家的117名选手报名,经过严谨、客观、公正的选拔.最终有52位选手获得参赛资格。  相似文献   

14.
从演奏者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作品《夕阳箫鼓》的审美特征与音乐表现进行简要地分析。提出理解和把握中国作品的审美特征是使用钢琴这个西洋乐器充分表现此作品内涵和风格的关键。以及通过具体的演奏技巧和作品内容的分析,使演奏者能够更好的诠释该作品的审美特征,增强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钢琴这一乐器在很多大型演奏会中都必不可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乐器都逐渐被市场淘汰了,而钢琴这项古老的乐器经久不衰,至今依然活跃在乐器市场中,想必有它独特的价值。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演奏风格,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钢琴作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理论评论奖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论证、组织发动、报送选拔,于今年9月在北京圆满结束。为表彰此次比赛获奖者,进一步推动我国音乐创作和理论评论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理论评论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12月23日在京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为切入点,选用作品以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为主,深入剖析了中国钢琴音乐对旋律、和声、曲式的民族化改造,并对每类予以系统归纳,文章重在对中国钢琴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化特性进行条理性总结,意在对钢琴作品的内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钢琴音乐最早在西方出现,随后又传入我国。经我国钢琴作曲家不断努力之,创作出了许多高水平的作品。中国钢琴作品是建立在本民族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同时中国钢琴作品又融合了西方钢琴音乐文化的内容,又带有一定的时代风貌。中西方演奏钢琴的方法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侧重于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和声色彩,在对中国钢琴作品音阶、调式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大提琴的出现最开始是在西洋,后来慢慢发展到中国,我们将它称之为西洋乐器。音乐家钱仁平先生曾经也说过大提琴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大提琴的演奏者,一百多年过去,从那个时期,大提琴就开始在中国出现,从无到有,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大提琴也开始步入正轨,逐步走向成熟。本文对中国大提琴的作品演奏及教学研究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