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在实际运用中给予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标教材在应用题教学方面进行了科学地改革,不单独设立章节,把应用题教学融于计算教学之中。现行课程标准实验新教材的应用题图文并茂,用学生喜爱的漫画、对话、游戏、故事等形式呈现,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它的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发现、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讲究课堂策略,实现应用题教学向"问题解决"教学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小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为扎实,而解决问题、创造性、实践与应用等构成未来公民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却十分薄弱的现状,开展小学数学教改综合实验。主要通过应用题教学、活动课教学和开放题教学三条途径来实现,从而真正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应用题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师,如何更好的深入教学,笔者尝试从生成性的问题分析解决应用题教学。生成性问题一:应用题教学穿插与计算教学之中,如何把握?课标要求加强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在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实践中,由于低段教学过于微观地加强算理与算法的教学,以至于把应用题成了计算教学的辅助形式。笔者认为,低段应用题教学取向应该从微观走向中观。1.新取向一:应用题与计算的中观协调。老教材应用题教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将学生的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这同当今数学素质教育思想是相吻合的。然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问题意识呢?一、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R·M·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早已提出了学习的八种类型 ,并将“问题解决 (ProblemSolving)”作为学习的最高级形式。在当前国际国内的中学教育中 ,问题解决已成为课程的必不可少的组分和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1 问题解决的实质和意义那种把问题解决仅理解为“先前习得的概念、公式、定理、原理的运用过程” ,是浅显的、不全面的。虽然问题解决的活动既是概念规则的自然延伸 ,也是由概念规则整合成的“图式学习 (R·M·加涅语 )”的自然延伸 ,但更是更高级、更复杂的心理过程 ,具有更重要的学习意义。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  相似文献   

7.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同当今数学素质教育思想是相吻合的。然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如何将“问题解决”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呢?一、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  相似文献   

8.
<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解这类问题学生常常感到信息量较大,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列表的方法能直观地表示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找到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1在应用题中树立"三量"意识初中数学应用题绝大多数都可以归结为"三量"问题.例如: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利润、成本、利润率等等.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树立"三量"意识,利用"三量"列表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金蔚 《现代教学》2008,(11):63-6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比较善于解决具备特定解法的普遍问题,不善于解决非单纯性、开放式、生活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现有问题的解决方式只停留在“算法学习”层面,而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入学习还不能有效开展。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问题解决”的思想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品质,对于数学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工程问题”应用题是用分数来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与之相对应的整数应用题基本相同,仍然是工程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  相似文献   

11.
“归一”问题应用题的教学,安排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归一”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归一”,就其实质而言,即是“一个单位的量是多少”。从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讲,小学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是教学中传统的“解决”套路。一向是比较简单、粗糙有时竟然还被誉为“高效”的。这里要说的是下列两种情况:一种是结果的直接呈现。这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教师“主演”的直截了当的“告诉”式。尽管有时候“告诉”也不失为一种教学方法甚至是好的方法,但过多的“告诉”必使我们的课堂变成报告厅或者是“教堂”。假如从任务完成和显性的角度看,这办法是非常高效的。但若是从“教育”的高度看,这又无疑是“搞笑”。二是直来直去的互动“问答”式。教师问题出来,同学举手回答,答错了,自有其他同学“接力”,直至正确答案“出笼…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老师教得困难,学生学得吃力。其实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用字母代替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把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决”与高职数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解决”是使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克服我国传统数学教育弊端的良方,越来越受到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重视。鉴于高职教育应用性、技术性的特点,“问题解决”更是高职数学教学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陈国庆1980年4月,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颁布的《关于行动的议程》中指出:“80年代的数学教学大纲,应当在各年级都介绍数学的应用,把学生引导到问题解决中去”,“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第二册中的“应用题”教学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曾筱倩 《中国教师》2010,(Z1):165-165
"问题解决"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针对教学的"不平衡"现象而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以"多类"求"平衡化"、以"多元"求"个性化"、以"整体"求"结构化"、以"建构"求"特色化",统筹整个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的一种新型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费娟 《江苏教育》2006,(6B):32-33
一、拓展教材,精心编制应用题 在教学中,我们应客观分析教学内容,处理教材内容,并进行适度拓展,精心编制一些应用题,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应及题教学的难点是建立数学模型,本从高考应考复习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审题,概念转化,积累方法和课本处理几方面处理难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应及题教学的难点是建立数学模型、本文从高考应考复习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审题,概念转化,积累方法和课本处理几方面处理难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