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建忠 《内蒙古教育》2002,(1):34-34,39
一、增强目标意识,变面面俱到的“满堂教”为有的放矢的“重点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笔者常在许多公开场合中发现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教者为了求新,不顾学生个体差异,不切实际地套用教法。于是乎,教学中一会儿表演,一会儿“走过场”似的讨论……似乎要把天下最时髦的教法都搬来用,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完整性,索性把中心思想拿来填空,还把学法当内容来教。整堂课下来,从层面上看热热闹闹十分活跃,而反观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的面面俱到所挤占,教师的导也只不…  相似文献   

2.
3.
问题解决评价课连接问题生成评价课和问题拓展评价课,在单元学习内容中承上启下,是至为关键的一环。这种课型分五个流程,在每个流程中都需严格把握时间,根据需要实施问题导学智慧型行动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展示对话学习,学生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下面就以我校张海峰老师执教的八年级下册《背影》为例阐述该课型  相似文献   

4.
王晨 《贵州教育》2014,(7):23-25
正问题解决与学习评价教学模式是指利用问题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并不局限于用问题对教学内容作例证性阐述,也不局限于用问题做单纯的巩固知识的基本训练,更不是把问题等同于习题,甚至用题海加重学生负担以换取短期教学效果;而是把问题作为出发点,把问题作为基本要素来组织教学过程,用问题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出教学准备;通过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作为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发展和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个问题不断呈现、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不仅是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而且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本文按照知识的分类。从尽可能把问题设计成程序性知识的形式、在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提升,提炼为更高层次的陈述性知识等方面谈了复习课中怎样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学》2006,22(8):26-26
杜威从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反对赫尔巴特学派形式阶段说所进行的现成知识灌输,倡导问题解决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的支持者认为,通过教学所掌握的客观知识内容及知识体系是毫无意义的。教学目标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主动地探求思索并明智地驾驭实践的态度和方法,掌握有效地解决及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凡 《学子》2014,(12)
正一、分清微型课、说课和常规课微型课是教师在无学生的情况下,面对教育专家、同行进行15~20分钟的虚拟教学。它能较方便、快捷、全面地考查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基本功和授课能力等。虽然微型课表面上听课的是教育专家或教育同行,但对话的对象却是虚拟中的学生。它不需要教师口头阐述设计意图,但要将教学意图渗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说课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数学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巩固知识,强化概念,增强技能,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数学课堂练习,就能突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再现知识要点,架起“旧知”到“新知”的“桥梁”;在练习中巩固已学知识,理解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在练习中,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10.
11.
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形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个体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本人就"问题解决过程"和"‘自问自探’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探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到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不仅明确地给出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地思考问题。面对课标的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我们能做什么?笔者认为,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数学思维方式的引领,除了在教学设计中体现问题解决的学习流程之外,教师还必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基于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而《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充分表明学生是"数学化"的主体,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孙丽华 《新作文》2004,(10):34-35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教学中如何体现“双自主”呢?实践证明下面四种课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能够反映所要学的知识、又能够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相关联的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关系,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概念。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技能操练式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对学科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思路,而且对本学科形成更为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信念。因此,“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等学习理念完全一致。“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的“问题”所含的信息可能呈模糊或混乱状态,有时看上去甚至相互矛盾,其内容丰富,目标涉及面宽,答案具有不惟一性等,所以,“问题”与普通习题相比能对解题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构成挑战,更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和激发求异思维。基于“问题”的特殊意义,本文着重阐释生物教学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问题”的生成策略。  相似文献   

16.
信师祥 《天津教育》2008,(11):47-47
笔者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了“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为创设“问题情境”奠定基础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以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基础,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精心筛选材料,紧扣教科书而又不拘泥于教科书,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而又应有所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7.
李兴球 《人民教育》2014,(16):26-28
一、加强“自学指导”1帮学生理清知识结构的思路、重点和难点。2帮学生制订自学要达到的目标。3强调学生自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以《掌声》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使用“智慧自学簿”,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智慧自学簿结构如下:《掌声》智慧自学簿老师目标导学:  相似文献   

18.
一、注意保持不同知识之间的平衡传统学科教学强调教材知识的结构性与系统性。事实上,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形态与教材上的学科知识结构形态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仅凭教学传递课本知识,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目的。而如果完全从研究性学习焦点问题出发而组织知识教学,则难以避免知识的随机性和零散性。我们需要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研究性学习方案与课程内容相  相似文献   

19.
播音小课教学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其课堂的随即性较强,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播音小课的特点,不断探索总结教学规律,提高小课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