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屈辱史,其次才是探索和抗争的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一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说是重点,是因为中国古代辉煌历史背后的弊端在中国近代阶段得到彻底暴露,中华民族要想腾飞就必须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找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说其是难点,是因为学生对近代史,越学越觉得憋气,导致不爱学;即便是学生想学好中国近代史,诸多的不平等条约,繁琐的屈辱条款,真正掌握也并非易事。而教师面对如此的现状,也感觉难教。因此近代史的教学需要深入的研究,其中近代史中的不平等条约的教学更应引起重视。学习有独立过程,因为没有教,学生也…  相似文献   

4.
近代不平等条约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依据,列强通过战争和侵略,强迫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形成了一个庞杂的条约体系.攫取了大量的侵华特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5.
丁召书 《历史学习》2006,(10):24-24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6.
英国是近代中国遭受不平等条约压迫和束缚的祸首。在西方列强向中国逼订不平等条约的行列中,英国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所起作用位居首要。从劫掠条约权益来看,英国所占份量亦是首屈一指,不仅大部分是它作俑,而且所有条约特权它均要染指。对中国人民和历届政府的废约要求,英国态度尤为顽固,始终不愿放弃殖民主义立场,但终不能阻挡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代中国的孱弱,西方列强纷纷扩张侵略势力,面对侵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拯救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由此,侵略与反抗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之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便以此命名,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研讨中,普遍对有关不平等条约的理解存在误区,本文对三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8.
薛伟强 《历史学习》2005,(11):32-33
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为世诟病的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等特权持续了近百年,清廷为什么要签订这些条约,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近代中国存在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是列强对中国的暴力强加,外交讹诈,再加以所谓的法律固定化制度化的结果。主权国家之间缔结的条约一般都是平等条约,即双方自愿商定,权利义务对等;只有战胜国强制战败国签订的割地赔款的和约带有不平等性。欧、美、日资本主义列强兴起后,在全球范围内疯狂侵略扩张,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400多年间,它们用直接军事…  相似文献   

9.
10.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近代边疆史地研究勃然兴起,它既是清代考据之学日趋衰微、经世之学开始复兴的一个具体表现,又是对当时海警飚起、强邻四逼、边疆危机的敏锐反映。这期间有两大史地研究学派:一是中国史地派,二是世界史地派。他们的研究是近代中国人为谋求富国强兵、制敌取胜方略的大胆探索;是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这是一次有益的学术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小说对传统情节设置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情节设置上,现实主义小说确立了一套规范的情节模式,即力图在虚构的种种具体故事情节中实现充满理性精神的因果逻辑。在21世纪初叶,现代小说的出现冲破了传统小说的情节模式,其最重要的表现是它打乱了封闭型因果格局的情节设置。  相似文献   

12.
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冷淡。探讨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造成冲击的原因,可引导人们正确面对这种冲击。  相似文献   

13.
条约适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条约国际层面的适用,具体由国际机关实施;另一方面是条约国内层面的适用,由当事国国内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实施。其中条约的国内适用是缔约国善意履行“条约必须遵守”这一国际法义务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采取入宪方式规定条约适用,中国当前依然坚持着“逐个领域、逐个立法”的条约适用模式。学者应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一道,共同努力解决实际层面的困境,推动条约适用制度早日入宪,以更好地推动条约在国内的适用。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李鸿章与近代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中国的自强事业,曾国藩、李鸿章二人都曾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不仅使留美幼童如期遣出,而且还在尔后派遣学生留欧:曾李二人为中国近代留学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顺德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核心任务之一,这既符合上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体现了顺德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传承,反映了顺德的地方特色。在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顺德必须抓住广佛同城化、珠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合作加快的机遇,坚持制造与创造相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配套,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  相似文献   

16.
法律制度的变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即国家主导型和自然演进型。中国近代的法律制度变迁采取了国家主导型的变迁模式。采取国家主导型的变迁方式是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这一变迁方式导致了两个后果:国家悖论和民众对国家制定法的疏离。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与湘中地域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品性的形成与湘军的崛起,离不开湘中这片故土的社会文化风气的熏陶与浸染;曾国藩的思想文化对近现代湘中地区社会文化风气的形成、变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深远,尤其是曾国藩统领的湘军的崛起,更加剧了曾氏对湘中民间乡土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大学课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体现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特征,遵循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其变革还具有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与高等教育整体改革一体化的特点。在大学课程制度构建与改革中,需要通过落实大学的自主权、促进师生民主参与课程教学、明确课程的管理机构及各自的权限、建立科学规范的大学课程教学运行程序等措施对我国现代大学课程制度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当前为什么要研究现代学校制度 现行的学校教育是工业社会的产物.17世纪中叶以后开始出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形成了社会化的大生产和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建设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和学科课程制为新学校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19世纪初,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与工业社会相匹配的学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