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朴学大师段玉裁花费了将近四十年功夫写成的力作,其书不仅是文字学、音韵学的经典巨著,而且堪称训诂学的巅峰之作。王念孙曾盛赞此书“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段注自1815年问世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推崇,研究者多多。  相似文献   

2.
《汉书》应劭注包括注音和释义两部分。音若类注音法已明显处于劣势,直音是最主要的注音法,反切正日趋流行。认为反切为孙炎、服虔度所创制的现点不确。其释义体例在汉未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不但揭示了汉未汉语词义的系统性,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汉语调汇词义的复杂性、具体性和抽象性。具有较高的语言、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语>何晏注是对汉魏<论语>训解的一个总结,对后世的影响远胜过汉魏说<论语>其他诸家.何注既注意文字训诂,又重视经理阐释,其视角较为合理.何注主要是从词的语义系统和语境角度对词义加以训释的,此外也用本字训释通假字、以方俗语训释通语.何注所采用的训诂术语不多,基本继承汉代学者的用法,也有创新.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训诂学专著.其内容包罗万象,“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许冲《上(说文)书》),情况极其复杂.许慎在此书的说解中,运用了大量训诂术语.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5.
李颖 《语文知识》2009,(4):87-88
韦昭注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国语》注本,虽然保存了很多古义,训诂成就不容忽视,但也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本文讨论了《国语》韦昭注中一些词语训释问题,即“贪冒”之“冒”为“贪”义;“班贡”为偏指“贡”的偏义复词;“奖”为“助”义;“资”为“蓄积”义等共四条,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兰碧仙 《现代语文》2009,(8):152-154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历来被列为形书之首,后代学者对其不断进行补充与修正,其中最有权威的当属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纵观<段注>,可以发现形音义互求的思想统率全篇.本文主要从形训、音训、义训三个方面对<段注>的训诂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希望能够体现<段注>在训诂方法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7.
8.
柳亚子是二十世纪我国最卓越和重要的革命诗人。他的革命和文学生涯,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些历史时期。他的诗词,是名副其实的诗史。试从其中引出两首来看——  相似文献   

9.
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呜呼:感叹词,唉。前人说欧阳修以五代为乱世,所以他所作的《新五代史》叙论,多以“呜呼”开头。盛衰:指一个王朝的兴盛和衰亡。天命:宿命论者所谓上天的意志。《新五代史·唐家人传》中记载李存勖(xù序)将出库物给军,刘后不肯,说:“吾夫妇得天下,虽因武功,盖亦有天命……”遂不发饷,以致身死国亡。薛居正著的《旧五代史》也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吕氏春秋>高诱注为研究对象,用事实详实说明其注文体系蜒于解读等训诂特点,并进一步论证了高谤注优于同时代其他注释大家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郑玄《论语注》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汉代及后世的传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系统地注解《论语》,郑玄在注释中使用了约20个训诂术语,这些术语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术语系。全面分析这些训诂术语及其内涵对于正确解读《论语》原文及郑注都有重要的作用,并能为专书训诂术语体系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清代学者戴震的《屈原赋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归纳,认为其具有"实证主义""简明""在楚言楚"以及"儒家色彩"的训诂特点。  相似文献   

13.
<礼记>郑注的显著特点是注重文化词语的训诂,以传注形式将训诂引入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语境,使训诂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同时展示了训诂的文化阐释功能.本文着重探讨<礼记>郑注按社会历史文化环境释义的方法:一、根据典章礼制释义;二、根据心理特征释义;三、根据历史背景释义;四、根据风俗习惯释义.  相似文献   

14.
一字(包括词)书训诂和传注训诂性质不同。前者属于独立的训诂,后者属于隶属的训诂。所谓独立的训诂,“虽与文章所用训诂不相应可也”,而隶属的训诂,“于义界与义源往往不分”。这就是说,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对字词作出解释叫做独立的训诂,结合上下文而随文为训叫做隶属的训诂。独立的训诂,取字词中的概括意义,多训  相似文献   

15.
综观近30年来学术界对《段注》本义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段玉裁本义考求方法的探讨,二是对《段注》本义性质的探讨。此外,表述《段注》本义时所使用的词语差异("字的本义"、"词的本义"、"本义")也是本文讨论的焦点之一。其中,对《段注》本义的考求方法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具体,《段注》本义性质的初步涉猎给日后的学界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而《段注》本义表述用词的差异也再次引起了学术界对用词规范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词也"或"辞也"在训诂学著作中,均被认为是用来说解汉语虚词的术语,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说文>中"词也"并非是解释虚词的术语,"某词也"也并非全是解释虚词的术语.<说文>中"词也"类训诂术语共有25例.从语言形式上,可以将其分为七类,是否均为解释虚词之术语,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文>"词也"之类训诂术语,并非是毛亨、郑玄解释虚词时采用"辞也"的沿用.许慎对虚词的解释比毛、郑显得更加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17.
就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研究,爬罗剔抉,剖析致误的五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8.
段玉裁《说文解字:》“一曰”训诂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断析“一曰”真伪,阐明“一曰”存废之由;说明“一曰”的行文特点;辩明不同意义在音、形、字属方面的异同;揭示“一曰”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价值;剖析合有“一曰”的字所出引文的作用等.由此,可以看出段玉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贯通古今的历史眼光和普遍联系的哲学品质.  相似文献   

19.
科学规范的术语是任何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术语的规范统一也是该学科成熟的标志,训诂学同样也不能例外。文章通过对《孟子》原文和赵歧注中的术语的使用做一个穷尽式的统计,并从术语的数量及其使用的规范性的角度说明从战国到汉这一段时间里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连雪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63-164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作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从它流传于世之后,历代为它作注释的注家有很多,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三家注。《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旧注本,裴駰是系统注释《史记》的第一位功臣,他以徐广《史记音义》为基础,兼采当时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是集汉魏两晋时期《史记》注释之大成的训诂著作,《史记集解》注释兼及音义、名物、地理、典故,并发表评论,补充史料,极大丰富了训诂学的内容,对后世史籍注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