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富差距”问题已不算是新生事物,暂时的“差距拉大”或许也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但当其不断的扩大超越了纯经济领域,而几近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趋势时,便不得不引起我们再一次理智而冷静地思考:经济发展是否一味需要这种差距润滑的非良性刺激?而社会公众,又是否能一味默话这种心理负荷的无限加重?中国社会目前贫富差距明显具有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原因。为了消除贫富差距,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重构价值体系,呼唤人文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济南大学学报》2006,16(1):90-90
唐斌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一文中认为,近年来,社会公正(正义)问题已逐渐成为国内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1)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公正问题;(2)中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对社会公正的影响;(3)中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对社会公正的影响;(4)关于社会公正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国内社会学学者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至少有两方面的理论贡献:第一,基于对中国现阶段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变迁的现实把握和敏锐观察,社会公正作为社会学的核心学科理念的地位得以确立,社会公正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话语。第二,在整理和研究西方正义理论以及论证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尽管学术界因缺乏权威的数据,尚未能对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贫富差距究竟达到何种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是,人们已从新闻媒介对典型事例的披露及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深刻感受到贫富差距的存在,感到这种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态势。于是许多人在议论、忧虑;这种由“贫穷”到“贫富不均”的变化正常吗?会导致两极分化吗?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此作一番认真的哲学思考。一、问题起因的具体考察贫富差距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现阶段形成,其实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作为某种不能不采用的分配体制和政…  相似文献   

4.
中美两国贫富分化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字上看,中美两国的贫富差距都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并且两国国内的收入差距均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两国的贫富差距的表现形式以及造成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都不同。经济增长有利于消灭绝对贫困,但并不必然会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考察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程度,不能仅凭简单的数字对比;中国面临既要发展经济以解决增量财富不足,又要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5.
对社会转型期中国贫困农民处境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期中国贫困农民群体处境艰难,表现在农民与市民的生活差距太大,贫困农民负担沉重,看不起病,子女大量失学等方面。农民创办乡镇企业、进城打工一方面是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摆脱农村贫困的生活。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不公平。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国家和社会应该关心和爱护贫困农民,把注意力集中到农民的教育、健康和发展上来;媒介宣传应该反映贫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合肥市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合肥市民对现实中收入差距的认识和感受及其对合肥市民心态的影响,指出人们对腐败等非法致富缺乏认同,是产生社会不满情绪的根源。同时,在分析收入差距和社会不满情绪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析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轶 《江苏高教》2004,67(2):33-35
本文通过简析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分流和社会分层的一般关系,讨论了我国教育分流对人们所从事的行业、职业及是否在业、是否失业的影响。本文认为,社会分层可以激励人们接受教育的需要和热情,而教育分流决定了人们教育程度,进而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概念,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哲学)等三重维度进行过论证。但是,从《哲学的贫困》开始,马克思以更为科学的用语,逐渐替代了“市民社会”概念。这种“市民社会”概念在哲学中的被替代,凸现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意义。市民社会是在近代从政治杜会中分离出来,是从事物质活动的商品的经济社会。我国从未出现从政治社会中分离出来的市民社会。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以培育、发展和形成我国的市民社会为社会组织载体。当然,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冲突,规定着在培育我国的市民社会中,要注意克服其缺陷,用社会主义政治社会的人民性调节市民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葛杰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撰文认为,我国的收入差距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与个体差异有关;二是与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有关。由于个体差异而引起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因为它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但如果是这种收入差距是由于个体差异以外的原因引起的,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就值得质疑了。缩小收入潜在差距除了在二次分配中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和贫困群体的扶持之外,更重要是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交易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郑悦 《现代企业教育》2009,(10):176-177
本文从“社会结构”入手,分别介绍了布劳(PeterBlau)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看法及其所下的定义,依据“变化”这一线索分析了我国改革前后的社会状况及变化。对于改革以来社会阶层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的分析,具体地分析了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社会对贫富差距认知发生的变化和这种危险所表现的社会心态、发生原因以及最终所导致的贫富差距开始固化为社会结构。最后,论文指出了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的治理对策,即我国该如何处理好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以利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市民社会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近代主要从经济角度规定市民社会,转变为当代主要从社会联系和化的角度规定市民社会;由近代把市民社会看作主要是物质交往领域,转变为当代把它主要看作是一个自治的民间社团及其活动所构成的公共领域。这种转变扩大了市民社会的外延,使得人们产生这样的误解,即市民社会是不可超越的。这种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人主义及各种腐败现象提供了舆论环境,从而导致了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混乱和无序。实际上,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在地包含着关于市民社会的政治超越学说。他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创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科学的区分了它们各自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贫富差距现象。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收入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年收入对比;财富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对比。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进行了较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在此期间,我国社会基本不存在贫富差距现象。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和由收入差距的积累而形成的财富差距的总和。因此,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归根表现在收入差距上。在我们社…  相似文献   

13.
一、贫富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人们的满意度却没有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正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贫富差距有所拉大。主要表现是:一是个人差距拉大。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已超过1000人,百万富翁300万人。与此同时,我国还有近5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则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这方面的差距甚至超过了居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之首的美国。二是城乡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上看.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中国的市民社会逐渐产生和壮大起来。由于历史和化的原因。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可以保持天然的良好关系,这使得市民社会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及人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第一,市民社会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基础和动力;第二,市民社会在促进经济市场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市民社会可以更好地保障个体利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越来越困难,流动的空间也越来越狭小,这将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并将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纳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对我国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困难问题研究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对该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努力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我国社会人群合理流动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有一些学者担心,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会拉大贫富差距,无助于分配的公平。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贫富差距是否过大并不在于是否承认有财产性收入,而在于财产分布的差距和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否过大本身。承认财产性收入是最近的事情,但改革开放近30年来。收入分配的差距和财产分布的差距从总体上看一直在扩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打破了。过去个人收入相差无几的状况,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迅速提高;但同时也产生了部分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并且此问题的存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原则,目前应正视现实,加强调控,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基础上,防止贫富差别过大,将差距控制在既能激励劳动积极性,又能为多数人所能接受的水平上。一、要正视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及其必然性1、现阶段…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稳定需要并依赖法治的辩证关系,对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分析,从法治角度,提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坚持依法行政,改善行政执法;厉行司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制约机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已出现了一定的贫富差距,包括地区间、城乡间、不同行业间、不同所有制企业间以及非法暴利、权力腐败和经济行为市场化所造成的贫富差距,这种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笔者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表现及成因,提出解决这种贫富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富民思想是我们认识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我国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的职工之间、企业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和不合法致富的加剧。贫富差距存在着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价值判断。把握适度的贫富差距,能充分激励竞争致富,促进社会进步,但是又不能无限扩大贫富差距,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它控制在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