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李建文 《生活教育》2010,(11):54-55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而不复存在。”学生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我认为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当中,我深刻体会到建立好班集体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通过怎样的传导途径,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呢?  相似文献   

4.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集中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只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语、一个微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要倾注一片爱心,就能扣响学生心灵的大门,就能走进学生稚嫩的世界,走进学生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王苗 《课外阅读》2011,(11):377-377
职专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受社会负面影响,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障碍,产生封闭或半封闭的心理,或疑惑,或迷惘,或冷漠,有的学生不与同学交流,不与教师交流,甚至不与家长交流,却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无话不谈,使老师很难摸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管理上往往处于被动局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的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这道出了我们教师只有悄然走进学生心灵,方能巧治学生心病。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对学生的教导越来越不凑效,当我们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当我们的学生似乎越教越不听话时,我们不禁陷入沉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发现并宽容他们新、奇、趣、怪的想法,可以激发他们具有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其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该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拥有几分稚气,多些爱,少些威严,融入学生中间。教育需要爱,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需要以心激心,以情悟隋。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用爱去浇灌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人说:  相似文献   

10.
一朵玫瑰花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要注重运用形象思维、渗透情感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实现青少年和历史老人的对话,让历史走进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2.
李兰芬 《成才之路》2009,(11):75-75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的确,如果教师能够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那你就能时常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是的,育人要先育心。作为一名低年级班主任,我深切地体会到:班主任要用真情去付出,谱写“心”的对话,要用倾情去交流,创造“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跃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3(7):160-160,F0003
一谈到德育,人们往往会想到报告会、讨论会、校会、班会以及政治课教学,这是狭义的理解。其实,道德教育的天地广阔得很。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尊重教育”的前提下,加强基础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创设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架设沟通的桥梁,使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姚栋萍 《文教资料》2008,(30):107-108
作为教师要细心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微妙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让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本文就此从尊重学生,真诚对待学生,信任和宽容学生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分析作文指导低效的主客观原因,探究如何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需要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是解决作文"写什么"和"怎样写"问题的关键。作文指导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文本身的特点,编排好训练序列,进行唤醒记忆、丰富积淀、思辩提升等训练。  相似文献   

17.
洞察当今教育,不少教师走入了误区,他们仅仅将自己定位在授业的职责上,课中课后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方面,只要学生考到了高分就心满意足了。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呢?笔者将就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和其他的人一样,当初刚走上讲台时.很喜欢模仿那些年长于自己的同事。尽管这样的模仿并非出于本意,带着一点无奈,效果也并不那么好。但毕竟自己还年轻.经验少之又少。所以常常会看着别人做些什么,自己也学着做什么。看着别人忙这忙那,我也学着他们去忙.当然只是一种瞎忙罢了。不过有时,我会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早一点走进那个圈子。可以早点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成熟。  相似文献   

19.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洗涤学生心灵、减轻学生精神压力,帮助学生用正确的心态看待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高中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的心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此,从思想政治课相关含义解析入手,深入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心灵成长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策略,必可更好地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走进你的世界。那么应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呢?在给学生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后,我做了让学生“给班主任的几点建议”的征稿调查安排,经过汇总分析,现在就学生反馈的一些信息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