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何谓“引导”? 词典释曰:“①带领;②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的关键,是要有人听,有人跟。欲人从,必有法。引导,是门艺术。大众传播媒介号称意见领袖。其天职,就是引导广大受众的视听和思想,可说是最专门的引导者。试想,如果你举着旗在前面引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面愈来愈宽,需求的质量也愈来愈高。因此,党报要起到“主流媒体”的作用,宣传内容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宣传艺术要与时俱进,才能吸引读者,影响读者。一、宣传要新活深宣传本来就是一门艺术。讲艺术就是使宣传内容做到新、活、深。“新”首先是题材要新,其次写作手法要新。“活”就是具有多样性、贴近性、可读性、趋众性。“深”一是指内容的思想性强,指导性强,具有“超前”性,二是指意境。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江作苏同志在“创造美的意境”一文中说,…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对于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对台广播报道的特点,阐述选择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与提升对台广播宣传效果的关系,具体分析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并提出选择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备受关注。然而各类媒体在争相报道三农问题的同时,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就地方党报如何搞好农业增效、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等问题的报道及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其“规定动作”比其他报纸都多,在“规定动作”中,党务政务的工作性信息报道、政策性新闻报道等时政新闻占大头。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硬新闻“硬度”高,要做得吸引读者眼球、满足读者需求,受到读者欢迎不容易,如政治性会议新闻就会议报道会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可读性上不及晚报、都市报的软新闻,但硬新闻有硬新闻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创新报道。从新华日报连续三次的改版经验来看,党报完全可以通过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淡化工作味,突出新闻因素等手段,做强、做宽、做深报道。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新闻报道质量,笔者认为,要改变对经济新闻报道的认识,培养专业的地市党报经济新闻报道队伍,准确把握报道视角,创新报道模式。  相似文献   

9.
孙国红 《报刊之友》2013,(10):120-121
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市场的细分,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地挤占着党报原有的生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时政新闻报道的角色更加微妙起来。一方面时政新闻报道是党报天然的优势资源。另一方面党报时政报道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的报道模式,空洞的内容,八股的文风,越来越远离读者。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使报道形式更多样,报道内容更鲜活,文字表达更生动才能满足读者日趋复杂的阅读需求,才能体现时政报道的竞争优势。只有盘活时政报道资源,创新报道模林,让时政报道接地气,才能当好领导的决策参谋,成为百姓的贴心朋友,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李浩 《新闻世界》2020,(4):44-47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做好纪检监察报道意义重大,党报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主阵地,更需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报道。纪检监察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严肃性、专业性,对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准确性、尺度有较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党报在报道中需处理好导向性和可读性、政治性和新闻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严谨性和创新性这四对关系,实现宣传效果、新闻效果、传播效果的统一,努力讲好新时代的反腐倡廉故事。  相似文献   

11.
刘黔 《新闻窗》2006,(3):49-50
地市党报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中心工作的任务。特定的内容规定性使党报与晚报、都市类报纸相比,其内容取向更强调政治宣传和弘扬主旋律的作用。因而报道内容相对较硬。而与中央及省级党报相比,地市党报内容的显著性和重大性又稍逊一筹。如此,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传播和引导功能,实现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的辩证统一,从而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就成了众多地市党报长期以来探讨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民生新闻以其更具亲和力的平民化表达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以异军突起之势蓬勃发展,成为各种媒体体现平民视角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13.
郑珑 《东南传播》2016,(2):18-20
新闻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历来处于先行位置,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做好对台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是每一个从事涉台新闻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都必须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从秉持善意、客观报道、改进提高宣传方式、技巧等方面入手,探讨对台新闻报道应如何更加贴近台湾同胞的生活和实际,让台湾民众看得懂、听得进,使对台新闻报道能起到增进两岸民众心灵沟通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社会新闻与晚报、都市报特别投缘。晚报、都市报因率先研究、善抓社会新闻而打开局面,蒸蒸日上;而社会新闻也因晚报、都市报的大力实践、创新而提高品位,焕发新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社会新闻的广阔领域中并  相似文献   

15.
孟为 《青年记者》2007,(14):21-21
近年来,随着我国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类报纸对其报道风格与市场定位开始进行深入反思与改革探索。一些媒体出现了一种新动向提出创建城市主流媒体,“主打主流人群,主打主流新闻”。而与此同时,一些党报为了改变其销量与影响下降的局面,曾一度“大报小办”,所谓“师小报之长技以制小报”,结果反而是失了优势,得了劣势,丢了党报主流新闻的品牌。  相似文献   

16.
张素云 《青年记者》2007,(12):71-71
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其特点为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联系密切。地市党报理所当然应该高度重视,切实搞好社会新闻的报道。目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如何正视社会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升社会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报道因其内容的重要性和与受众的关联性.在党报各类新闻中担当着重要的职责。然而,时下不少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僵化、内容狭窄,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略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致使许多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有用信息,常常被淹没在公文化、模式化的领导讲话和会议程序里。  相似文献   

18.
题材是有效传播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特殊的对"外"传播形式,对台报道加强对题材的发掘和规划,有助于形成传播合力,促进"入脑入心"。本文从新时期台湾受众的心态变化入手,提出当前对台报道要立足"两岸",加强对"和"、"通"、"同"、"突"和"民"五个方面题材的发掘与规划,促进对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经济新闻已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报道称,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经济类报道水平已成为媒体品位高低的一个标志。显而易见,在继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之后,经济新闻又成为各家媒体角逐、比拼的一个"擂  相似文献   

20.
孙浩 《新闻传播》2012,(4):166+168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商签多项经济合作协议,两岸的交流交往达到了空前规模,适应这种情况,对台广播的舆论导向也从"政治驳异"转向了"文化认同",广播文化类报道在对台宣传中起到的作用大大增强,本文旨在从广播音响报道这一基本新闻形式的属性和功能入手,分析对台文化报道在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