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锰 《文教资料》2008,(21):75-76
马克思把劳动二重性理论看成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随处可见.本文在论述了劳动二重性的含义及其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后,提出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一、为劳动价值学说奠定坚实科学基础;二、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坚实科学基础;三、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前 言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最卓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特别是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对他们学说中所带有的资产阶级局限性、不彻底性以及若干庸俗成分,也作了全面的批判。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彻底地批判十九世纪前半期庸俗经济学各个流派的斗争中,科学地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并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胜利地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径自己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且以这一学说为武器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建立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此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了。列宁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运用这一学说,马克思成功地解决了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廓清了一百多年来困扰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价值理论的种种迷雾,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因为这样,马克思强调指出:“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要正确理解剩余价值理沦,关键是掌握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学说。因此,在讲《政治经济学常识》第三课“资本和剩余价值”时,必须着重讲清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以及认识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从根本性质上认定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存在论革命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那么,存在论革命何以被归结为历史观的变革,生产劳动如何进入马克思的存在论视域,政治经济学批判如何本质地关涉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完善与发挥,这几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是在存在论境域中理解把握马克思学说的关键。关键词:存在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所创立的无产阶级理论体系,包含着无比丰富的内容。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三个组成部分。这些学说,不但是马克思一生革命斗争经历的科学总结。而且也是马克思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结晶。每当我们在读马克思的著作时,我们会看到严密的逻辑结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贯穿于其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组成部分的一条主线,是马克思学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通过对前人人本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以前的人本思想的超越。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对于我国的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曾对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同主义经济新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资本积累学说的论证中、在对资本主义新经济现象的考察中以及在对竞争与垄断辩证关系的探讨中,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垄断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并以股份公司作为垄断组织的萌芽形式来分析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和影响。马克思的垄断理论对于分析和指导我国市场结构的演变和优化,仍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不仅是一个贯彻马克思学说的基础性和总体性观点,而且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理论归宿和实践目标。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任务,更好地完成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列宁说过,“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只有揭露剩余价值的秘密,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才能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个讲题,就是要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我们讲好这个讲题,对学生学好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其它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天才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将这个理论纲领放在各国革命斗争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仔细考察斗争的现状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他对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卓越领袖H·Г·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革命活动曾给予过极大的关注、支持与同情,并在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分析研究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原理,这对于指导俄国的革命,为后来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两位时代巨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这个学说的基本思想,正如列宁所说的,它“已为全体能思考的和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所领会”。然而对于这个学说的产生,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通过什么途径去探索并创立这个理论,并不被人们所注意。正因为如此,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们,才以马克思早期世界观中的某些旧的思想痕迹来否定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学说的独创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为此,本文试图说明一下在二位导师会晤前后,马克思独自提出这个学说的思想发展过程,其中着重探讨一下这个学说的起源及其与正在形成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内在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诺斯的新制度经济都是关于制度变迁的学说。两种观点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前精于制度变迁的长期分析,对人类社会追求的制度目标要求更高;后则长于制度变迁的具体分析,更加关注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但二都不同程度地论证了制度对于人的重要性,从而触及到经济问题的实质。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在求同存异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博览     
相对论:爱因斯担 人口论:马尔萨斯 基因学说:摩尔根 太阳中心说:哥白尼 现代天体学:刻卜勒 生物进化论:达尔文 政治经济学:威廉·配弟 原子能物理学:居里夫妇 地质力学:李四光 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 板块构造学说:魏格纳 地理环境决定论:孟德斯鸠 经典力学与现代光学:牛顿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会不会创造价值的问题,是在现代自动化生产条件下,资产阶级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的一个挑战性题目。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奠定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基石的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能否正确回答机器人会不会创造价值的问题,不仅是对劳动价值论,而且也是对剩余价值学说的严峻考验,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科学体系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严肃对待,并且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是在批判各种机会主义的“公平的分配”和“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结合社会主义实践,认真地学习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对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劳动人民立场出发来认识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学说。"劳动创造价值"就是这一立场在理论上的集中反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当代西方经济学在价值源泉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归根结底是由两种学说的不同立场和价值取向造成的,西方学者说劳动价值论存在所谓论证方法和理论逻辑上的缺陷,源自于其所持立场的局限,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而试图将各种非劳动因素视为价值创造源泉以及离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来任意扩展"劳动"概念的做法,不仅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和歪曲,而且也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长期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贬低为对短期现象或现行政策的解释工具。  相似文献   

19.
<正>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产业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李嘉图在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吸收和发展了斯密价值学说中的科学成份,建立了在资产阶级眼界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动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1页)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方法对于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素质。探索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既要把握马克思创立并成功使用的辨证的系统抽象法,又要发扬马克思辩证法精神,在总结一百多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扩展、深化和创新方法,以此作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在条件和前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