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半德国血统、一半美国血统,从小在英国长大;学习了七门语言,选择中文作为大学专业——牛津男孩Louis坚信自己的未来在中国。他说:"不扎根中国,就对不起我学的中文专业。"他是Louis von Guionneau,中文名"小鹿",年龄不大、信念不小。看完"西方"看"东方",促进文化沟通成了他的使命,也促成了这个21岁大男孩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一个叫做"看东西"的网站。喜欢中文的原因2013年9月3日,Louis发布了第一条新浪微博,分享他学习汉语走火入魔的窘事儿。"刚上完中文课,家里的电话响了。我接了,  相似文献   

2.
国内有个朋友让我帮他找一些资料。我问:"你什么时候要?"他说:"这两天吧。"因为跟他很熟,于是我接着问:"两天是多久?"他说:"一个星期。"中国人说话喜欢用虚数,这对于我周围的德国人来说,就会给弄糊涂了。对他们来说,两天就是两天,怎么可能变成一个星期呢?"我马上办。"这句话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分钟、一小时,但也有可能意味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这要说给德国人听,他们该睡不着觉了,非琢磨出个所以然来不可。为了提高效率,德国人基本上什么都要量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初学中文 有一外国学生初学中文,十分吃力。 这天,老师问他:"如果我想让某人到这边来,用中 文怎么说?" "这边请!"外国学生一字一顿地说。 老师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么,如果我想让某 人出去,用中文怎么说?" 外国学生眨眨眼睛,然后走到门外,说:"这边请!"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过马路,人们绝对是按人行横道上红绿灯的指示行事的,因此,当有一天傍晚,我在莱比锡火车站发现两个当地的年轻人违章过马路时,竟“如获至宝”地说给我的德国陪同HENRIETTE PLEIGER(中文名字裴海丽)小姐听。当时人行横道的红灯亮了,尽管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但人们都站在原地不动,只有那两个人犹豫了一下便跑了过去。我甚至有点“兴灾乐祸”地对裴海  相似文献   

5.
"兰妮的‘甜蜜十六岁’晚会明明办得很成功,她却说她不满意,还说她后悔要大家穿晚礼服去。"你晚餐时抱怨。过了会儿,你又歪着头说,你有些怀疑会不会因为当天你太漂亮,好多人赞美你,使兰妮吃醋了。我也记得那天晚上你回家,一进门就说好多人夸你漂亮,尤其兰妮的父母和他们的朋友还偷偷用中文说:"看!这丫头又高又美。"你回头一笑,对他们说谢谢。他们先一怔,接着说:"原来你也会听一点中文。"你则得意地说:"不是一点,是很多!"  相似文献   

6.
生活的小细节决定民族的大命运,并不夸张!"让我来按冲洗键。"成了许多德国人的口头禅。一位在沪留学的德国青年,前些日子应邀到一位中国同学家做客。期间,中国同学说:"对不起,我现在要去一下卫生间。"不料德国人问道:"对不起,请原谅我的冒昧,我想问的是,您上卫生间需要多长  相似文献   

7.
中文里说人走起路来慢吞吞地,又摇摇晃晃地,叫"鹅行鸭步",英文里用鹅走 路描写军队检阅时走的"正步"--goose step,中文里说冷、害怕或恶心的时候起 的"鸡皮疙瘩",英文里叫"鹅肉"--goose flesh。你鸡我就鹅,英文又跟中文捣 起蛋来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学会找英语单词的多样性和词语典故。 比如,伊索寓言里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有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但每天只生一 个,这人嫌生得慢,拿刀把鹅杀了取蛋,结果鹅死了,蛋也没了,这个故事写人又  相似文献   

8.
正我2011年来到中国,我来中国留学以前,在沙特的一个公司里工作。在沙特有很多做生意的中国人,在中国也有很多沙特公司。好几年以前,会说中文在职场上并不是什么优势。但就从2010年开始吧,在公司里,会说中文的人的薪水普遍要比别人高很多。于是我就辞职,自费到中国留学,学习中文。来中国以前,我一直以为中  相似文献   

9.
大学时,一位老师谈起他在德国的留学生活。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在德国,因为学制还有一些适应问题,有些人一待就会待上10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我惊愕地张大了嘴巴:"啊!那么久啊。"老师笑了笑:"你为什么会觉得那么‘久’呢?"我说:"等拿到学位回国  相似文献   

10.
人都有成见,我以前对德国就有成见.我听过的故事,我读过的书和报,还有我看过的电影和电视,都使我对德国形成一种成见,而且是很深的成见.说实在的,长期以来我不喜欢德国,也不喜欢德国人,更没想去德国.可是,世事难以预料,近10年来,我不仅去了德国,还去了不止一次,并且还在那里住了不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我在美国出生,很小就进了幼儿园。为了让我早接触中文,从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坚持和我在家说中文,并鼓励我看中文电视节目和听中文故事。每次回中国,爸爸妈妈还会给我买许多中文DVD带回来。刚开始,我既听不懂也看不懂。但爸爸妈妈和我都没有放弃。  相似文献   

12.
早些年,在柏林似乎很少能遇到想学中文的德国人,曾和一位德国同学谈论过此事,她说:“这也没有什么奇怪,中国离这儿那么遥远,和我们的生活又没有什么关系,学中文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3.
和一位留德的老师谈起他在德国的同学。老师:"在德国,因为学制还有一些适应的问题,有些人一待十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我说:"啊!那好久哦。  相似文献   

14.
绝不在孩子面前闯红灯在德国过马路,人们绝对是按人行横道上红绿灯的指示行事的。因此,当有一天傍晚,我在莱比锡火车站发现两个当地的年轻人违章过马路时,竟“如获至宝”地说给我的德国陪同Henriette Plelger(中文名字裴海丽)小姐听。当时人行横道上的红灯亮了,尽管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但人们都站在原地不动,只有那  相似文献   

15.
闻亮父母是从中国北方农村出来的,读了大学,来到德国。闻亮常常自嘲地对同学说:“我爸爸妈妈等着我给家里光宗耀祖呢。”同学们一听这话就想起动画片《花木兰》,想起祠堂里争吵不歇的花家老祖宗们。他们就挺庆幸自己是德国人,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对父母负责,更不需要对从来没见过面的祖宗负责,只是对自己负责,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爱好和专业。闻亮的父母从中国买了一大堆数学习题大全,精选,以及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习题,让儿子一有空就做。因为闻亮五岁就来德国了,会说中文却不会读不会写,这些书上的中文看不懂,当然就影响他解题。这些书都被闻亮叫…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晴朗的清晨,井然有序的法兰克福机场,安检的德国人问完几个简单的问题之后,麻利地在我的护照上盖了个戳,并微笑着说:“欢迎来到德国。”就这样.我踏上了德国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7.
法国记者贝尔纳·努斯曾经说过:"德国人非常热爱森林,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像德国那样对森林有如此炙热的感情。"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德曼特也认为森林对德国人有重要意义,森林体现了德国人的自我意识和对家乡的挚爱。由此可见,森林在德国文化中有着非比寻常的独特意义。本文尝试研究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18.
虽然我去德国之前对德国知之甚少,可有两则关于德国人的笑话我却记忆甚深。一则是说,若是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英国人决不惊慌,至多耸耸肩就依然很绅士地往前走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美国人则很可能唤来警察,报  相似文献   

19.
1.有两个女生到法国留学,刚到巴黎,在街上看到一个黑人从对面走过来,一个对另一个说“真黑啊”。那个黑人马上走到她们面前说了一句,“就你白!”2.我朋友一再告诫我,在国外不要乱说中文。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碰到过外国人懂中文的事,已经好几次了。”他和朋友在麦当劳吃东西聊天,正说着湖南人的话题,因为朋友是湖南人,结果有个德国MM在边上插了一句,说:“我知道湖南人,很好,我看过一本书。”我朋友当时吓得愣了好几秒,没回过神。他从此以后都不在国外说中文了,哈哈!3.更强的是我一个印度同学,一次有人问他,“听说你会说中国话,是吗?”那印…  相似文献   

20.
大学时,一位老师谈起他在德国的留学生活.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在德国,因为学制还有一些适应问题,有些人一待就会待上10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我惊愕地张大了嘴巴:"啊!那么久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