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于1982年出版了小说《紫颜色》,该书当年就成了人们竞相争读的畅销书。小说非常理性地描述了黑人女性走出黑暗,挣脱枷锁从而走向新生的曲折过程。《紫颜色》的成功在于它为黑人妇女指出了走怎样一条解放之路并在现实面前应做何种选择的问题。本论文主要把西丽女性主体丧失的内外因分析作为前提,然后进一步分析西丽女性主体建立的内外途径,探讨西丽追寻真实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谢文秀 《海外英语》2022,(20):207-209
《土生子》是美国黑人作家理查·赖特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反映出20世纪美国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青年别格·托马斯是如何被逼绝境、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死刑的。该书多处提及“盲目”现象:不仅道尔顿太太是真正的盲人,而且别格抱怨玛丽等人也都是“瞎子”,而这种普遍存在的盲目性是造成别格悲剧的重要原因。文章将分析不同人物“盲目”的象征意义及产生原因,从而更好理解白人和黑人之间不平等关系背后的隔阂。  相似文献   

3.
《紫色》是女性主义的赞歌,"姐妹情谊"是该小说的一个重要话题。主人公西丽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但在莎格、苏菲、那迪和思琪克这些女性的支持下,西丽成功地由一个不自信、受惊吓和遭虐待的少女转变为一位自信、坚强和成熟的中年妇女。该书作者沃克致力于向读者描写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激情和反抗精神的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整体的思想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引起了“新黑人”思潮的发端.以哈莱姆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黑人文艺运动,常常被称作“哈莱姆文艺复兴”或“新黑人运动”.新黑人们拥有鲜明的种族意识,对自己的黑人身份感到自豪.左拉·尼尔·赫斯顿就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赫斯顿在创作中突破了当时美国社会中种族、阶级、性别等多重障碍,塑造了积极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开创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先河.一些后起的黑人女性作家,如爱丽斯·沃克就把赫斯顿视为自己的“女性祖先”.赫斯顿对黑人作家创作立场的认识,对黑人女性自我的积极肯定,对南方文化艺术特征的真正传承,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黑人高等教育期刊》最近发表一篇报告说,一纸大学文凭对黑人的价值高过了白人,而两者的中学文凭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该杂志根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发现,大学学位为黑人增加的收入比为白人增加的收入多11%。受过大学教育的黑人,其收入中位数增加了14335美元,即从11328美元增至25663美元,比高中毕业黑人的收入多出127%。白人的收入中位数则增加了12964美元,比高中毕业生多86%。全美教育协会前主席玛丽·哈伍德·傅特  相似文献   

6.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该书通过对一系列的女性人物的塑造揭示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以及她们的觉醒和反抗,其中反抗意识最为强烈的便是索菲亚这一人物。索菲亚是传统黑人男性眼中黑人女性的"异类",她面对黑人男性和白人的压迫奋起反抗,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尊重以及不掺杂任何歧视的纯粹的爱情。她用自己的言行向广大的黑人妇女宣告:若想获得自由和独立,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服从"。  相似文献   

7.
"黑人性"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黑非洲的知识精英倡导的一场文化运动,它以19世纪末的黑人文化复兴运动为思想基础,以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为直接前导,由桑戈尔、莱昂.达马和艾梅.塞泽尔倡导推动,旨在恢复黑人价值,唤起非洲殖民地社会民众对于黑人文化个性、文化归属的自尊、自信和认同。运动成为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精神旗帜,一大批诗人、作家聚集在这面旗帜之下。桑戈尔不仅是"黑人性"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代表性诗人,他的诗作扎根非洲黑人文化传统,赞颂黑人传统精神的价值,在艺术表现上也体现了"黑人性"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评价“黑人文艺复兴运动”时,评论界从根本上忽略了黑人女性的文学贡献,从而遭到当今越来越多的批评。仅以戏剧为例,当时就出现了一批影响大、很具活力的女剧作家,如约翰逊、米勒、斯宾塞、赫斯顿。研究“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黑人女剧作家及其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视域,因为她们通过戏剧语言表现了黑人民族精神力量的另一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小说《宠儿》通过对黑人历史记忆的重组和演绎,谱写了一部触目惊心的黑人血泪史,对黑人的前途和命运做出了全方位的思考,意在启发黑人牢记过去、直面现实、放眼未来,具有厚重的历史意识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铁木兰"原来是钢琴神童赖斯出生在阿拉巴马州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一家三代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家族成员包括牧师、教师和律师,在黑人中是特例。因为这个家族的人深信艰苦的工作、严格的自律、良好的教育就能让黑人也实现美国梦。赖斯全名康多莉扎·赖斯,其中康多莉扎源于意大利的音乐术语,意思  相似文献   

11.
在罗斯福时代,美国黑人的政治力量显著增高,参与联邦政府决策的黑人数量不断增多,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36年夏季,“联邦黑人事务委员会”或曰“黑人内阁”出现。“黑人内阁”的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广大黑人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它本身也成为黑人政治成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的人口结构中,“美国黑人”(Black Amerians,以下简称黑人)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黑人问题”是引人注目的研究题目。在涉及黑人的诸多问题中,研究美国总统对黑人的政治态度,已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罗斯福作为美国历史上著名而有影响的总统之一,他对黑人究竟抱什么样的政治态度,自然不会为学人所忽视。有一著作论定:“罗斯福……对黑人实行了一套怀柔政策。”笔者则认为:总观罗斯福对黑人的政治态度,他对黑人资产阶级以至部份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采取的是笼络政策;  相似文献   

13.
作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美国主流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的作品不仅表现黑人女性寻求独立的自主精神,也传承黑人群体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所罗门之歌》就是一部有关黑人男性摆脱他者地位、构建自我身份、寻找自我价值的小说。该书讲述了主人公奶人,由迷失自我、对周围人漠不关心、遗忘历史到清醒刚强、独自南下寻找祖先根源、领悟传统文化和祖先理想的转变过程,凸显了自我身份的构建与社会认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她尤其关注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女性的心理体验。文章选取莫里森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三位黑人女性,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揭示莫里森关注的"丑女人"的真正含义:那些被认为是"丑女人"的黑人女性其实就是最美的女人,因为她们是黑人自我的代表者、引导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5.
哈吉·马都布提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非裔作家、诗人、教育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还是一位出版商和黑人主题书店的经营者,一直致力于黑人公众事业建设。作为黑人艺术运动的“关键人物和发起者”,他早期的诗歌创作与黑人艺术运动中的其他参与者在诗学主张上保持了一致性,将诗歌与爵士乐相融合,大量运用黑人方言,表现出精湛的口语化技艺,使其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性;他极力表达对种族主义的愤怒,拥护暴力主张,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黑人性,强调黑人性所具有的力量,把诗歌写作当成斗争的武器。不同于前期创作,他后期的诗歌显示出了冷静和温和,不再大量使用黑人口语,更多展现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并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产生大胆的政治声明,这一转折在学界被看作他诗歌创作的“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刘星 《海外英语》2012,(7):194-195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是她八部小说中最为典型的三部,是完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作,称之为"历史三部曲"。托尼·莫里森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将目光放到了本土文化的历史中,运用了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觉,阐述那段不愿被人们提及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黑人现时生活的历史,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正立足于黑人女性所处的现实矛盾,她们通过积极构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自我的种族地位,并要求实现性别平等。她们为自己被多重边缘化的集体发言,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做着努力,使之构成黑人女性精神传统的重要主城部分,为黑人女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17.
黑人女权主义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以来,推动了黑人民族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帮助黑人妇女觉醒、寻找黑人妇女的自信心和建立她们独立人格方面做出了贡献。黑人女权主义者从清理美国文学作品中陈腐的、被妖魔化的黑人妇女形象着手,揭示了黑人妇女低微的社会地位的根源。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塑造了秀拉和莎格等新形象来抵抗黑人妇女所面对的种族和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8.
论“黑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人性”是当代非州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肇始于本世纪30、40年代,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运动。其间,一批创作丰盛的作家在“黑人性”的大纛下组成了一支阵容可观的队伍,在塞内加尔的著名诗人桑戈尔的领导下,以诗歌创作为主阵地,在非洲文坛上称雄二、三十年,至今影响尚未消失。因此它又是当代非州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运动。可惜我们过去对黑非洲文学研究甚少,“黑人性”问题自然也无暇顾及。现在,东方文学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因此有必要提出“黑人性”问题,磋商探讨,以推动东方文学,尤其是非洲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吴迎春 《海外英语》2012,(3):216-218
《宠儿》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为莫里森获得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该文重点分析了莫里森独特的奴隶叙述方式及其在整个黑人文学中的文学地位。莫里森以奴隶尤其是女性奴隶的角度描写了奴隶的真实内部生活,改写了黑人女性在传统的奴隶叙述及主流文学中的刻板形象,揭示了掩盖黑人真正历史的沉重黑幕!填补了以往奴隶叙述的空白,为重建黑奴文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哈菜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黑人文学艺术崛起的标志。年轻的黑人知识分子开始觉醒,有意识地从黑人生活、传统和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塑造“新黑人”形象。因为对革命思想的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受到影响,人物的独立性格不明确。作家们常把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成作为白人社会对立面的一群怒气冲冲的黑人中的一个。本文试图从人性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时期的几个作家和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