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教育的变革与“对话”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历史上曾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教师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他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认为学生有一种“不驯服的烈性”,教师只有用权威去“压制”和“克服”它。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贬低甚至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只看作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看守者和助理者。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观点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为适应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体育教学突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思想和课程目标的转变,随之相应的体育教育改革也必然发生根本的转变,必须要有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使之得以实现。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在众多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中,当首推“快乐体育”。一“、快乐体育”的内涵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马际娥 《农村教育》2006,(7):100-100
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在教育教学中。不是教师越勤快地讲授,学生就会学得越多。相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是“勤快”地讲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越少.学生独立探究体验的机会就越少,教师的“勤快”必然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7.
编辑手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是一种探究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着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10.
对话:平等中的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有一种思维定势,就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起决定作用。过分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凭自己的学识、方法、经验驾驭课堂,很少受到学生的质疑和挑战,课堂教学“唯我独尊”。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师生关系。然而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要取得成功,需要教师的指导影响,但最终还要取决于学生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最新理念》一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教育“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我们的学生乐此不疲的就是善于解答各种问题 ,却缺少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缺少问题意识必然导致缺乏创新精神。我们希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并与有志于此的同行深入地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离不开教师。新课程是伴随着新思维而产生的 ,新课程必须要有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来支持 ,其中教师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至关重要。那么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和体现其主导作用呢 ?首…  相似文献   

13.
克弱思维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师的角度谈一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克弱思维法从学生、教学内容、教师自身出发,去发现“弱点”(突破口)、研究分析,努力克服,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师教的清楚,学生学的明白。  相似文献   

14.
余敏 《江西教育》2002,(23):12-12
“聊天法”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聊天,无拘无束地在一起交谈,对学生施加影响,不知不觉地将教师要学生做到的事,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做好,进而得到教育的方法。“聊天法”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概括起来有如下五种:一、“朋友式”聊天法。“聊天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视学生为朋友。学生对教师就像对朋友一样敢于亲近,敢于掏知心话,这就是教师和学生聊天的感情基础,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想什么,喜欢做什么,偏爱什么,有什么活的思想,就能通过聊天随时被教师发现,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活动,有针…  相似文献   

15.
“教育即研究者,教育即总结者”在如今的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是一种始自现实的“反思”或“评价”,是在一个一个案例中的不间断的“过程”。本文以具体实例展开论述,展现教师在学生从一个“不斯文的孩子”到“益虫”的转化中因材施教的过程,同时教师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从而为帮助学生成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是建国以来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持久的学术论争,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我们将沿着历史运行的轨迹,展示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一、历史轨迹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问题可上溯到本世纪初“现代教育”派“学生中心说”与“传统教育”派“教师中心说”的对峙和论争.赫尔巴特尖锐地抨击了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片面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宣称“按照方法培养(学生)心智的艰巨任务,从总体上讲应留给教师”,“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杜威则走向另一极端,在他看来,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是在经验中获得生长的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教”,而后学生再“学”;师者“传道”在先,徒者“闻道”与“学业”于后。这必然导致学生所闻之道有“同出一辙”之感。如果教师“先教”,势必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一种很难突破的定势,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虽然有些教师会在自己“传道”的过程中会给学生一些启发,但这种启发是在已定的理论范畴基础上的启发。当然这对于理科的内容也许有一定的帮助,那么对一些有关人文学科,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以教师先“教”,学生后“学”,教师以“授业”为第一…  相似文献   

18.
一、体育教学的实质及价值 所谓“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同时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主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进课堂笔记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讲授法仍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授课的同时,学生必然作出一些反应,其中最普遍、最一般的学习反应就是记听课笔记。考察目前学生记笔记的常用方法,不能尽如人意。在听讲过程中,学生往往按照教师所讲顺序及板书,一步一步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课后照本宣科。这时,课堂笔记仅仅起到了一种“档案”作用,从认识心理学角度看只是一个“贮藏”过程,而另一种更为重要的价值,即通过编码加工产生的“增殖”效应远没有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固然有其深刻的、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因素,但仅学校教育而言,明显地反映了德育过程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从德育过程,剖释学生“双重人格”的成因,并提出消除学生“双重人格”的教育策略。 一、德育过程的偏差:忽视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善于做表面文章、作虚假现象的学生: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表面接受,但口服心不服;有些学生在语言上是“巨人”、在行动上是“矮子”;也有学生在教师面前一套,一旦出了教师的眼界就是另一套;还有学生犯了错误也能“认错”、“检讨”,可过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