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基于全民教育、大众教育和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自行束脩以上"的争辩、对"类"的争辩、对"有教"的争辩三个方面的辨析,研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内涵。在阐释"有教无类"之平等、正义价值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下择校热与补课热、高收费与乱收费、高考加分与自主招生中的不正之风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从法律与政策支撑、亟须倾注全社会之力和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三个方面,分析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束脩的含义因与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有直接联系,影响到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和评价,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注意。汉代注家对此无明确释义,六朝以后释束脩为十脠脯,唐宋此说大行,以至于今。其用唐韩愈对十脠脯说提出疑义(参见韩氏《论语笔解》),清乾嘉以来持不同意见者稍多,至今人们亦无统一见解。解放以来谈及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者常涉及脩,专以脩为题的文章也凡五见,其中四篇均为一九八二年以来所刊出(《文史知识》和《齐鲁学刊》各二篇》;说明此问题正为学界所瞩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以束脩为题的文章除一篇外均不同意十脠脯说。弄清孔子关于束脩的原意,实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所必需。今不揣谫陋,略陈管见。不当之处,尚待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是一些学者、专家进行探讨、评析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之一。其争论主要在于 :对“类”字的不同理解 ,对“教”字的各种看法。现在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已基本形成共识 ,但对“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系统论述还较缺乏。本文从“有教无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实施的目的及配套教学方法两大方面来系统地论述“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并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及教学方法三方面论述了“有教无类”与“全民教育”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论语·述而》记孔子之言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汉语大字典》"束脩"条目下的第二种解释是"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所用的例句正是这句话。本文认为不妥,此句的"束脩"应解释为"年十五岁以后束带修饰"。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教育精神:"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一词,原出自于2500多年前的孔子思想。在记述孔子教育言行的《论语》中有此一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南怀瑾先生曾解释道: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  相似文献   

6.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强调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后来,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更被尊为圣人。在我国历史上,孔子还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论(1ün)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历史人物思想的诠释中,必然有一定的前设存在。本文试揭示已有对孔子"有教无类"研究的前设,并将之归为三种解释框架:一是训诂学的解释框架;二是"教育对象"的解释框架;三是意识形态的解释框架。并在反思这三种解释框架的基础上,提出解释的思路,即在背景化和总体性的视角下重新解读"有教无类",认为其蕴含着通过教化达到种族融合,消泯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践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9.
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首创私学,使平民子弟也平等地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公开声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只要送上微薄的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礼,我没有不给予教育的。不管现实生活中将人分为多少“类”,而要进入我的门下接受教育,我都欢迎,绝不会接受某一“类”而拒绝另一“类”,一律平等对待。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表现在很多方面:一、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孔子从来不摆师道尊严的架子,师生之间经常讨论各种问题。有一次,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北游农山。孔子请他…  相似文献   

10.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评价,历来都有争议。本文拟就“有教无类”的本义、理论基础、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作一探讨与辩析,以就教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有教无类”的本义“有教无类”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古往今来对这句话的不同解释和争论,分歧集中在对“教”的对象——“类”的理解和对它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上。宋代朱熹在他著的《论语集注》中解释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朱熹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只是由于不同的“气习”薰染,才有性善、性恶之分。如有君子教训,则性恶者也。可以恢复性善。故不论其善类恶类均应予以教育。南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把“有教无类”疏解为:“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皇侃认为,孔子此语本义是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论“庶鄙”。有些同志看问题不够全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写道:“孔丘开设‘私学’,………  相似文献   

11.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具有伟大意义的教育思想,主要内涵是不分贵贱,皆能爱教。春秋末期,学术下移。竞相为士以及社会发展急需更多人接受教育,时代趋势,为孔子提出这一思想提供了社会根源;同时,由于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和“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理论,又为提出“有教无类”主张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因此,“有教无类”在春秋末期产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2.
文摘     
“有教无类”新解“有教无类”表述了孔子教育思想精萃。历来注家都把它理解为“教育不分对象”。谢质彬在《文史知识》提出新解。谢说:孔子的这句名言即“有教则无类”。它是由“有教”和“无类”这两个动宾结构组成的。“有教”是有教育意思。“无类”是没有种类的意思。正确解释,应指人们智能的种类即  相似文献   

13.
《论语·述而》记孔子之言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汉语大字典》"束脩"条目下的第二种解释是"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所用的例句正是这句话。本文认为不妥,此句的"束脩"应解释为"年十五岁以后束带修饰"。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历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导师,圣人的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他的教育思想贯穿古今,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仍然有十足的借鉴意义。"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教育方针,经过笔者深刻的研究发现,这一思想并非有唯一的解读,分别站在教育对象与教育作用两个角度,可以对"有教无类"做出两种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但是,对这句话的解释,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都认为孔子在这里是谈教育的对象问题,都把“有教无类”理解为“教育不分对象”——什么样的人都给予受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有教无类"是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育人理念,原意指人无分高低贵贱均可接受教育,而在当前,"有教无类"更应凸显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紧扣科学教育观,提出了"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理念,并通过开展海量阅读工程、推进"走班制"等改革措施,培养出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涵型人才。我刊采访到了该校主管教学与德育工作的两位副校长,一窥该校"精心、精细、精品"办学的究竟。  相似文献   

17.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当今社会提出的和谐教育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又不完全等同于有教无类。今天的"无类"教育有新的问题、有更广泛的涵义,如何在实践中逐渐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和谐教育是当今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议题。  相似文献   

18.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当今社会提出的和谐教育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又不完全等同于有教无类.今天的"无类"教育有新的问题、有更广泛的涵义,如何在实践中逐渐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和谐教育是当今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议题.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古代的注解,还是现代各种版本的释义,都是以"意译"的方法解释《论语》中"有教无类"这句话。"有"的意思,"类"的意思,都交代的很不明确,这必然导致历代对"有教无类"这句话的误读。其实,将"有"释为"获得","类"释为"需要遵循的固定模式",才能得到这句话的本意,即"人们可以通过不固定的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获得教育"。  相似文献   

20.
因为孔子秉承"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所以孔门弟子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个别差异很大。本文着重考察了闵子骞、冉雍、澹台灭明、高柴、樊迟、漆雕开、公西华、有若等弟子在孔门私学受教育的情形,可以看出孔子对他们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有时哪怕仅仅片言只语,或指点,或感慨,或批评,或激励,均可"于细微处见精神",让后来人知道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