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十堰市在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文章从城市公交、班线客运、客运站场、公路建设四个方面论述了十堰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现状,分析了十堰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推进十堰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近年来,十堰市在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本文从"城市公交、班线客运、客运站场、公路建设"四个方面陈述十堰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十堰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结合十堰市的客观实际,提出了推进十堰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事实上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它不仅造成了新的城乡二元对立,而且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和贫富分化,造成了生态风险转移的城乡差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打造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城乡人口红利分配不均致使中国农村人口发展严重滞后,也使中国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探索缩小城乡差距的道路上,中国经历过平均主义路径、城市偏向路径和城乡一体化路径三个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前两个模式效果不佳。目前中国在探索城乡一体化模式,但理解偏误后的城乡一体化也面临危机,其中农村人口的身份和家庭转移的不完全性是危机的典型特征。要根据差异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模式来解决农村人口发展问题,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5.
边疆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十三五"规划中重点阐述的国计民生的问题。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经济等原因,边疆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其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延边州城乡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在延边州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现状,结合实际现状详细分析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势在必行。由于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道路客运与城市交通客运作为两种公共交通组织形式,都是城乡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乘客的集散、送达,还是线路、站点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我国目前城乡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发展的趋势,应加快两者的融合,将两者作为社会化、专业化的运输体系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协调安排,从而推进我国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进程。今年3月份,十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大部制改革方案,将原来隶属建设部的城市客运职能划归交通部。新的大部制改革对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实现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建国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理论与实践说明,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城市工业化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同步进行,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城乡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即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其中发展乡镇企业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发展乡镇企业可以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我国农村由自然、半自然经济步变为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8.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离不开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支持。构建了由四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皖北六市的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皖北六市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从加大皖北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皖北城乡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给出推进皖北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各市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异,阜阳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水平最高,淮北最低。  相似文献   

9.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济南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并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然而当前济南市城镇化增速滞缓、集约发展水平低、小城镇建设较弱、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通过建设城乡资源统筹利用体系、建立新型城镇化的带动机制、建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制等创新机制,将为有效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并最终实现城乡融合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阐述,结合中国国情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能集中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分析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猪肉产业链存在着组织松散、效率低下、竞争力低等问题,加快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链效率是关键。猪肉产业链整合不仅包括各经营主体的整合还包括物流整合、信息流整合以及价值流整合;同时,经营主体的内部驱动力和产业链外部环境的促进力是推动产业链整合的两大动力因素。内部驱动力在于对价值最大化、节省交易费用和协同效应的追求,其中价值最大化是根本内驱力。外部环境促进力主要是现代经济竞争和政府政策鼓励。实力雄厚的屠宰加工企业是猪肉产业联整合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60-80年代末,是普鲁士统一德国和俾斯麦帝国走上世界强权之路的时代。普鲁士和德意志的政治领域、社会经济、化生活都处在“统一”这一时代的历史任务之下。统一为德国近代城市化的初步实现莫定了基础。统一推进了德国近代城市化的进程。统一和近代德国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和互相促进的,而统一恰恰是一种决定性的助力。  相似文献   

13.
合并后多校区大学学科融合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融合是合并后多校区大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在学科融合进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是:“五个统一”是学科融合的组织基础、教师思想的融合是学科融合的关键、体制创新是学科融合的可靠保证、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学科融合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4.
德育工作必须关注文化整合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和力量。因此,无论是德育过程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是德育实践的有效进行,都要求我们对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基本内容有:精神文化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行为文化要素。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何以可能是指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前提性,即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根据、意义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其融合的境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行为与人文行为的融合。融合的进程遵循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具有递进性和回复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旅游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基于旅游全价值链的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会给旅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切入,研究了旅游全价值链的九大构成要素,即资源融合价值链、市场融合价值链、功能融合价值链、品牌融合价值链、文化融合价值链、情感融合价值链、资金融合价值链、技术融合价值链、人才融合价值链。最后提出了基于产业融合的旅游全价值链体系,这将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与价值提升提供全新的理念指导。  相似文献   

17.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思想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实践的更进一步思考。“融合”高度概括了当前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无法分割、相互发展的逻辑,强调了两者的紧密依存的互动关系。高校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上能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指出高校将在诸多方面为“两化”的融合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中小学新课改推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借鉴企业绩效管理来思考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改进和提高教师整合绩效和实现学校目标。本文将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整合在人类绩效技术模型中,结合当前"整合"现状,提出了"整合"的绩效改进模型,并剖析了模型中的五个环节:绩效分析、原因分析、干预措施的选择、干预措施的实施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研训一体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最佳途径。要做好这一工作,应从狭域的研训一体与广域的研训一体、机制上的研训一体与体制上的研训一体、浅层次的研训一体与深层次的研训一体等三个方面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文学有众多合题效应。从局部看,有主流文学、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合题,有个我人生和群我人生、社会人生和宇宙人生的合题,有理性本体论和生命本体论的合题等;从整体看,时代生活进程、世界文学格局和民族文学传统形成“历史合力”效应。局部合题使我们避免片面性,审时度势地思考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丰富性;整体合题帮我们把握新世纪文学发展走向,它将是现实主义主潮与现代主义新潮的互动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