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微博这种简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风潮,本文以微博中英中语码转换为研究范本,运用Verchueren的顺应论和于国栋的语言顺应模式分析微博中语码转换的动机。探析作为一种策略,语码转换在微博中是如何顺应心理动机,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  相似文献   

2.
陈玲  刘玉霞  李健 《海外英语》2012,(13):212-213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语码转换日益成为了微博语言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该文以维索而伦提出的的顺应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学者提出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对微博中英汉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语料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动机和所实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二种语言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也要有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思想去学习.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要从新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二语动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二语动机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就对混合教学模式下二语动机的干预进行简单的研究.从混合教学模式下常见的问题出发,对二语动机的概念及其特点进行简单的说明,最后对混合教学模式下二语动机的干预作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华颖 《文教资料》2006,(31):171-172
在中英文化交流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语言禁忌现象。语言禁忌现象在各种文化中的普遍存在促使我们对语言禁忌进行理性探索。本文着眼于中英语言比较,主要探讨了英语语言禁忌及其特征和分类,并列举了大量中英禁忌预言互译的实例,试图对中英禁忌语的翻译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英语语言教学的角度,通过一系列的语篇分析理论,探讨了在语篇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实践应用问题,提出了利用中英文化差异突出语篇文化的渗透的重要性,明确了今后英语语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英混合语由来已久,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语码转换现象,其影响尤为广泛,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更是出现了新的促成因素。为探究当下对待中英混合语的正确方式,文中首先阐明了国内中英混合语的流行状况,从理论出发明确其概念和分类,进而从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角度尝试分析其快速发展的成因,为其规范的良性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会话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和我们在日常面对面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英"语码转换现象是网络会话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本文从Jef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的角度对网络聊天室中存在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探讨,阐述其发生的原因、社会语用功能及其与发生在面对面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语言特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域理论,以中英语言为研究对象,从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例证对原文与译文语域的特点与功能的比较,本文提出了翻译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证明了语域理论对翻译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Halliday的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语域理论角度和于国栋的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约顺应和心理动机顺应的语言顺应理论角度对中文歌词里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歌词中的语码转换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语域和语言顺应的双重制约。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会话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和我们在日常面对面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英"语码转换现象是网络会话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本文从Jef Verschueren的语用员应理论的角度对网络聊天室中存在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探讨,阐述其发生的原因、社会语用功能及其与发生在面对面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语言特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没有屈折形态且学起来简单的“洋泾浜语”,是一种因为对外贸易与交流需要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或贸易语言。中葡混合语“广东葡语”或“澳门葡语”就是明末清初中国对葡贸易交流而形成的最早的一种洋泾浜语言。19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后,随英美殖民主义者取代葡萄牙成为中国主要对外贸易对象,中英混合语即“洋泾浜英语”逐渐形成,“广东葡语”逐渐失去其重要地位。但是,“广东葡语”对“广东英语”产生了不少影响。通过对“广东葡语”产生、变化及其消亡过程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出近代初期中国社会变迁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不同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实际上,积极的态度和手段能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语言习得进程中,动机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二语研究范围的重点由"教"到"学"的转移进程中,将二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领域成果融为一体的二语动机策略愈发显出自身重要的价值。教育心理学家D?rnyei所提出的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是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新发展成果,他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当今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如何更好地研究二语动机策略,并恰当地应用到语言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赵芬艳 《英语广场》2020,(15):46-48
委婉语作为中英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共存,不仅促进了人类语言的发展,在人际沟通和交往方面也有着自身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中英文化中委婉语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文化内涵二者都有着明显差异。本文试着分析了有关生老病死、性别偏见和种族歧视、职业和贫穷的委婉语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差异,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使用中西委婉语,从而达成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5.
邱玉冰 《文教资料》2008,(12):47-49
由于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差异,汉英标示语无论在词语涵义还是句式结构和语气方面都各有不同,因此,汉语标示语英译必须考虑中英不同文化中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大多是通过语言接触实现的,语言接触会引发两种语言元素的相互迁移。语言学界研究较多的是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而对借用迁移即目的语向母语的迁移较少关注。在中英语言接触环境下,英语元素也在不断地向汉语发生迁移,从而引发汉语语言系统的演变。本文根据Thomason等人的语言成分借用等级,举例说明英语元素在词汇、句法及音系形态等层面向汉语的迁移,以期对跨文化、跨语际的教学和实践以及对外来语的引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介语和混合语的元音发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的发展进程,比较了过渡、越位和反转三种变化模式在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中的表现,分析了反转模式的成因,进一步证实二语习得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接触。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的研究意义将由此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李华军 《考试周刊》2012,(30):29-30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本文以中英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结合新闻英语的实例.讨论英汉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方式及其语用功能,并分析其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语言接触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是语码转换,表现为不同语码的混合.本文是以语码转换为参照系统,描述在现代汉语中新近出现的一种语码混合的语言现象.本文称之为"类语码转换",旨在揭示它与语码转换形似而质异的特殊关系.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类语码转换这种语言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本文欲在此领域加以探索,以效抛砖引玉之力.  相似文献   

20.
李茸 《英语广场》2023,(6):20-23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于不同文化中,是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媒介。本文试从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出发,结合委婉语的起源、分类及功能,对中英委婉语的翻译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委婉语翻译策略,以期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表达和交流的障碍,促进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