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46):28-29
托尼·莫里森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讲述了以佩科拉一家为代表的黑人在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逐渐丧失黑人文化身份的这一社会现象,而以克劳蒂亚一家为代表的美国黑人却在恪守黑人家庭和社区职责的同时,大力弘扬黑人文化传统,建立合理、健康、独立的黑人文化身份,从而完整保留自身的黑人性。  相似文献   

2.
《慈悲》是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在2008年发表的小说,其背景设置在17世纪晚期的北美殖民地,主要讲述黑人女性在面对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时所产生的不可磨灭的创伤以及经过一系列的斗争逐步走向独立、觉醒,创伤得以复原,身份得以重构的故事。本文旨在用创伤理论探析小说中黑人女性个体创伤的成因、复原和身份的重构,揭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集体创伤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形成、代际传递和缓慢愈合之旅。  相似文献   

3.
作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美国主流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的作品不仅表现黑人女性寻求独立的自主精神,也传承黑人群体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所罗门之歌》就是一部有关黑人男性摆脱他者地位、构建自我身份、寻找自我价值的小说。该书讲述了主人公奶人,由迷失自我、对周围人漠不关心、遗忘历史到清醒刚强、独自南下寻找祖先根源、领悟传统文化和祖先理想的转变过程,凸显了自我身份的构建与社会认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宠儿》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之一。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小说《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通过分析莫里森在小说中对黑人女性一段被遗忘历史的痛苦回顾,揭示出生活在奴隶制及其阴影下的人们,只有爱自己,积极融入黑人社区,才能直面历史的阴魂,重新寻找历史对现实的意义,粉碎无法言说的过去附加于身的他性,走上获得主体地位之路。  相似文献   

5.
《一名女奴的人生际遇》是早期非裔女作家哈丽雅特·雅各布斯的一部自传式作品。它揭示了处在奴隶制与父权制夹缝中的黑人女性的生存境遇以及出现的身份危机。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主人公琳达的成长史,可以窥见其对身份的探索,以及黑人女性的觉醒对整个黑人民族身份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成长小说《巴德,不是巴迪》以其鲜明的黑人文学特色、独特的叙事策略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乃至20世纪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利用黑人独特的叙事策略达到建构主人公文化身份的目的。通过研究小说的语言特征和其中的非语言因素可以发现,小说通过利用美国黑人英语构成"讲述者文本"并再现特定的文化现象来构建主人公的黑人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奴隶制湮没了人性,剥夺了美国黑人族裔作为人的身份,给黑人族裔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磨难。黑人族裔要想走出奴隶制的阴影,必须直面历史并互帮互助。本文从黑人族裔的身份入手,探究《宠儿》中体现的黑人族裔从身份丧失到重构这一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常帅 《文教资料》2008,(26):35-36
身份的确立是存在的合理性的根本.从身份失却的那一刻开始,个人对身份的追索和建构就开始了.黑人文学作品<根>中的第一代主人公"昆塔"的命运、生活境遇和抗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了个人在身份的失却后对身份的追索、探求和建构.  相似文献   

9.
《凯恩河》是当代非裔美国女作家拉丽塔·塔德米的成名作,讲述了作者母亲家族三代黑人女性,从一八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的一个世纪里,在路易斯安那州凯恩河地区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本文从《凯恩河》中黑人女性人物的角度出发,分析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从丧失、觉醒到最终建构的艰辛过程。  相似文献   

10.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首部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黑人男青年自我探寻的故事。本文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镜像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观出发,分析麦肯·戴德和吉他·贝恩斯两位黑人男性的精神世界,说明只有在正确的镜像中寻找自我并将自我与他者相结合,才能成功地找到他们的身份。  相似文献   

11.
在《天路历程》中潜隐着一种关于身份认同的思想。通过释读,作品被理解为一部关于主体的绽开史。在主角开始向内反思并寻觅自身身份后,文本呈现出了对立的发展:一方面,主体在探索中渐次建构了自身,但这却导致了关于身份的固化与封闭;而另一方面,主角以实信者为“镜像”反观自身,并展开了在思辨中的层层消解,但这又致使了关于身份的矛盾与悖论。最终,这样一个分裂的主体在爱中得以弥合。所以通过释读可以看出,在《天路历程》中潜隐了一种内在具有两极割裂、但又在爱中得以弥合的早期现代主体。  相似文献   

12.
小说《宠儿》通过对女主人公塞丝反抗白人主导文化,赢得内容内部的理解和互助,以及努力促成黑人和白人的和谐相处,最终建构了自己的黑人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从黑人文化身份入手,分析了当代颇负盛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黑人的三种生活状态,并对美国黑人既是非洲裔又是美国人的双重文化身份进行了探索和挖掘。认为作品中挣扎在文化夹缝中的美国黑人只有加强文化身份意识,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牢记过去并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在美国社会更好地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4.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秀拉>中塑造了一个丰满复杂的黑人母亲伊娃形象.通过解读伊娃的母亲身份建构困境,本文探索了掩藏其后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小说《宠儿》通过对女主人公塞丝反抗白人主导文化,赢得内容内部的理解和互助,以及努力促成黑人和白人的和谐相处,最终建构了自己的黑人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秀拉>中塑造了一个丰满复杂的黑人母亲伊娃形象.通过解读伊娃的母亲身份建构困境,本文探索了掩藏其后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今天,难民问题依旧是当代英语作家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巴基斯坦裔英国作家莫欣·哈米德的《西去》是一部聚焦难民问题的小说,它讲述了以萨伊德与纳迪亚为代表的难民艰辛的心路历程。从跨国难民所遭遇的源自地理、文化以及精神等三重空间变动,难民在接纳国身份调适的多重障碍以及难民的身份建构等三方面展开,重点探讨小说中难民在接纳国的身份建构问题,从而试图为难民问题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运用加布里尔·佐伦等学者的空间理论对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该作以三组二元对立关系呈现了物理空间的并置、心理空间的建构和对历史空间的回溯与展望,进而揭示空间形式对作品主人公身份探寻与自我建构这一主题的阐释和深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中,女主人公莉迪亚面临着身份建构的难题。后殖民学者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提出的"杂糅性"和"第三空间"为文化殖民背景下少数族裔寻求身份建构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美籍华裔女性来说,霍米·巴巴的理论也是帮助她们利用自我意识抵抗美国白人文化权威、平衡文化身份、完成身份建构的有效策略。而莉迪亚正是缺乏相应的自我意识,忽略了自我身份的"杂糅性",无法在中美文化身份中找寻出一个居间的"第三空间",从而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走向了失败,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她痛苦而短暂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向苍天呼吁》是一部关于追寻身份认同的小说。小说通过一个黑人家庭各成员的种种经历,向读者展示了黑人群体的创伤性体验和记忆,这种体验和记忆是黑人过去的重述,同时也预设了黑人的可能性未来。主人公约翰冲破了父亲、宗教、群体和自我否定的重重包围,重新寻回早已失去的身份,同时也架承了黑人的过去和未来,为本族群体寻回失去的身份。作者鲍德温通过约翰表明了黑人和黑人群体不能在悲痛的创伤中盲目失去自我,应该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在整合中确立本群体的身份的立场,同时也揭示爱的力量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