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若梅 《江苏教育》2023,(52):23-26
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阵地。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途径。高校应发挥党建优势,突出党支部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功能,探索教师党支部党建与课程思政的互动融合,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长效育人机制建设,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2.
《文山学院学报》2014,(5):87-9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引导和指挥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为例,通过对该课程考试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造就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在其人生选择轨迹是他们人生中正确政治立场、价值观的引领者。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的攻势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提出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师不仅是他们的良师,而且是益友,这是思政课教师坚持党性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当中,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肩负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大论断。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做好课程思政是每个高校都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对X大学教师、学生进行实证调研,深入了解课程思政现状,发现在沟通交流、课程融合、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321”系列解决措施,即3支核心队伍——学校管理队伍、授课教师队伍、学生队伍;2种手段——文化建设及新媒体运用;1个体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以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渠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中把握好三个问题,即在质量遵循上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课程内容,在质量依托上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向互动的课程模式,在质量保障上完善"教学能力"与"教师魅力"双标准入的课程队伍,以此制定出配套合理、定位准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改革方案,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各地高校的鲜亮底色和竞争优势,共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本文针对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面向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予以高度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亦前所未有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断提升,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成为不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广大师生对该课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倦”,如教师教学自信心缺乏、教学形式单一化,学生被动听讲、产生严重厌学情绪。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谢华汉  陈娟 《华章》2008,(7):85-86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特殊又重要的课程,一直是逃课话题中突出而敏感的,本文以广东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为调查对象,从教师授课、学生以及学校管理三个层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逃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的核心是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解决教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存在思想与实践、知识性与教育性、教与学三个方面的矛盾困境。MOOCs开放性和问题逻辑导向性的教学范式特征,能有效实现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意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清醒认识当前国际竞争的复杂性,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阵地意识;清醒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特点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意识;清醒认识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学生意识;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要求,牢固树立五育并重的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两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不仅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龙头课程,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核心的课程,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而“两课”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教材是教学之本。因此,为了取得“两课”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加强和提高高校“两课”教材建设和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认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为重要依托,重视激发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及能动效应,强调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互动交流,注重教师引领效应及主导性的有效发挥,实现教育主导性与接受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本文立足高校和学生实际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结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纪律观念和创新精神等优秀品质的养成,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质量提升、课程思政和一流课程建设的切实需要,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切实需要。因而要以"一目标"——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两主体"——学生、教师为核心,以"三平台"——线下、线上和实践为载体,以"四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一二三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这既与学生有关,更与教师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作用的发挥。由于课程评价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导向功能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最核心的功能。本文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分为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两个方面,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与任务等方面论证了在当今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品质、科研水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在于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发现新问题开展新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教学激情,促进教学科研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功的基础是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实践.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这门课程提出的新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新时代高校在不断的探索中,从课堂教学、学生需求和育人平台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但协同育人在制度建设的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方面还存在问题,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教师的协同认知方面还有困难。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想政治协同育人要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整合教学内容、深化学科融合和增强教师的认知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意识与角色定位,关系着教师职业素养与课程本质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有的功能和特点,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担当起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的角色。这一角色定位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确立自觉的类角色意识、群体角色意识与个人角色意识的综合素养,从而有效实现课程的教育功能,体现课程、学生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