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  相似文献   

2.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王安石和他的弟弟王安国、王安上等一起游览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北面的褒禅山,写了《游褒禅山记》一文。他在文中抒发了自己游山后的感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段话的表层意思是说要登山观赏到奇丽的风光一定要有志向,深层意思则是只有不畏险阻,知难而进,才能攀登知识或事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句话对于作文是颇有借鉴意义的。常常见到很多习作结构语言都不错,但是缺少对材料的深入开掘,结果其意蕴只能停留在“夷以近,游者众”的层次,不能达到“险以远”的奇妙境界。所以,必须拿起思维的尖镐,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用有大量的“其”字,分别兼有多 种词性,担当多种句子成分。而一些中学语文教参,如《高中文 言文评点译释》①、《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②等书,对《游》文中 “其”字的注释都不尽相同。例如: 入之愈深,其1进愈难,而其2见愈奇。 《评点译释》注作“其1:相当于‘则’;其2:相当于‘所’。”而 《对照注译》则释为“其1:那里,指示代词;其2:那,指示代 词。”为此,笔者分析了《游》文中所有有“其”的句子,对 “其”在句中的词性、释义及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提出自己的看法。 《游褒禅山记》共有“其…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鉴赏》2002,(10):68-68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6.
赵燕问:《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 《游褒禅山记》的三、四两节在前文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即写了作者的游山之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呢? 在第三节,作者先发感慨:“于是余有叹焉。”这一句由记转议,由悔变叹。接着作者层层深入地谈了三点游山之得:1.要求思。作者认为古人之观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观”后深广的求思,也就是作者悔恨自己没有古人那种深广的求思精神。作者告诉人们要观更要求思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由悔产生的一种游山之得。2.要有志。作者先写了游华山洞所见:“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后写作者的感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再根据作者的所见所感总结出游山之得:故非有志者  相似文献   

7.
原创试题下面两句话均出自北宋的王安石之手,请你分析对比这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所隐含的人生哲理,并作文。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2.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孤桐》)  相似文献   

8.
孤独的英雄     
人生是一条向上攀的山路,每个人都希望走到山巅,去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人生的山路何其难走!荆棘丛生,需要我们自己去开辟道路,越往上爬,越需要忍受更多的饥渴、烈日、寒风、冷雨…… 所以,很多人在半路退却了。有人陶醉于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的山麓,他们止步了;有人沉醉于山腰上高大肃穆的松树林,盘旋的秃鹰,他们也止步了。 这条山路越往上攀,人也就越少。“入之愈深,其见 愈难,而其见愈奇,来而记之者愈少。”剩下的这些为数不多的人们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当他…  相似文献   

9.
“什么清白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选……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芽”人们读到这传神的个性化语言描写时,一定会笑孔乙己的迂腐,觉得这样的辩解完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胡搅蛮缠。其实孔乙己说这番话也是有他的根据的。在现代汉语中,“偷”是“盗窃”的意思,这是不辩自明的。但在先秦时期,没有用“偷”字来表示“盗窃”的。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则罚之,此何也芽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有甚…  相似文献   

10.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鸦片烟愈禁愈严 ,流弊愈大 ,应亟请变通办理……若宽内地人民栽种罂粟之禁 ,则烟性平淡 ,既无大害 ,且内地之种日多 ,夷人之利日减 ,迨至无利可牟 ,外洋之来者不禁而绝。许乃济折 ( 1 83 6年 6月 1 0日 )材料 2 鸦片之害 ,其终不能禁乎 ?臣谓非不能禁 ,实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银之多 ,由于贩烟之盛 ;贩烟之盛 ,乃食烟之众也。无吸食 ,自无兴贩 ;自无兴贩 ,则外夷之烟自不来关。今欲加重罪名 ,必先重治吸食。黄爵滋疏 ( 1 83 8年 6月 2日 )材料 3 吸食者果论死 ,则开馆与兴贩即加至斩决枭示 ,亦不为过……迨流毒于…  相似文献   

11.
品读王安石     
美文采撷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①。纵被春风吹作雪②,绝胜南陌碾成尘。——《北陂杏花》夫夷以近③,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登临送目⑤,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⑥,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⑦,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⑧。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子曰:仲永…  相似文献   

12.
雊鹆     
王汾滨言:其乡有养八哥者,教以语言,甚狎习,出游必与之俱,相将数年矣。一日,将过绛州,去家尚远,而资斧已罄。其人愁苦无策。鸟云:“何不售我?送我王邸,当得善价,不愁归路无赀也。”其人云:“我安忍?”鸟言:“不妨,主人得价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树下。”其人从之。携至城,相问答。观者渐众。有中贵见之,闻诸王。王召入,欲买之。其人曰:“小  相似文献   

13.
任昉年谱     
昉生于宋大明四年庚子,卒于梁天监七年戊子,享年四十九岁,历宋、齐、梁三世,自孝武至于梁武,凡十四帝。今仿清人体例,于十四帝之下各系帝纪事,略及三公,由此可明昉所生活之时代也。任昉年谱系昉以三事:曰仕履,曰交游,曰著述。仕履不记出藩入守,亦不记品第,概以“除”字领。交游则记从某某游,与某某交。从某某游者,乃交游以求仕宦也。  相似文献   

14.
勿记人过     
节选文段吕蒙正①相公②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③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相似文献   

15.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署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相似文献   

16.
三、除法关系 在古文中,两个数字并列有时表示除法关系。 [例13]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这句话中的“参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按古时制度,城市之大小,大城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城不得超过九分之一。这个例子中的除法关系很明显,容易辨识。除法关系在文学语言中还有别的表达方式。 [例 1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这里的“十一”…  相似文献   

17.
小引“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探洞观景如此,作文更是如此。要想作文脱颖而出,就要思路创新,立意创新,视角创新,构思创新。否则,思路闭塞,立意浅陋,视角囿于平庸,构思落入俗套,写出的作文难以跨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的档次。那么,思路、立意、视角、构思,如何进行创新思维呢?下面一组学生写的“创新作文”实例告诉我们:思路贵活,立意贵深,视角贵新,构思贵巧。一、思路活:“创新钥匙”开启“思路金锁”。例文一  相似文献   

18.
李公亭记按林(山票)西湖山诗,题云:“湖山一景,不减韩山,自榛莽中起而新之,环立四亭,植松插竹,游者众矣。”此诗乃咏其所立之亭,非题李公亭或观稼亭也。王汉湖山立石诗 '《婉志》题湖山立石王澳薛驳抱理势迥石刻原文立石持太常博士知草州事王漠薛数抱模势迥石刻共十一行,末行尚有"巾祥符六年二月十五  相似文献   

19.
火花     
干任何事情都是开头不易,坚持更难,而且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好的开头,虽然说等于成功的一半,但一半不等于全部,更不能以为就此便可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胜利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0.
古人论治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刘安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王安石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