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表现在:从逻辑意义上,二者的内涵外延不同;二者存在着选拔功能与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与少数学生、重知识与重能力、重视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与忽视人的个性发展的对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密切联系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并依据一定的条件会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两者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截然不同。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比较 ,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3.
应试教育造成人才残废,是因为其教育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1)教学观念陈旧。在教学质量观上,以学习成绩、分数为质量;在学生观上,把学生人为地分为好、中、差三等,并一成不变地看这种分等;在质量获得观上,把学生当作仓库,把学生获知过程当作填满仓库的过程。 (2)教学目标片面。以升学为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的价值目的局限于知识量、记忆力和应技试巧上,导致学生机械地、片面地学习,扼杀了学生的认识兴趣和创造力,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内涵与本质特征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办学主张和办学运行机制,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它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1.什么是素质教育?众说纷云,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表述:它是依照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挖掘和发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弊端一是教育对象主要面对少数学生;二是教育的内容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诸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三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育少年成长发育规律。素质教育则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  相似文献   

7.
社会要发展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打破旧的、机械的教育模式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大批合格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一市场经济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经济,具有不断自我强化、自我扩张的内在机制,它把一切生产要素都囊括进市场,各部门的依赖与联系日益紧密、又不断融合与渗透,开拓出许多新的生产领域,社会经济不断走向纷坛复杂的多元化结构。这就必然要求全体劳动者、全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既不能设想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国家能达到这样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也不能设想一个文盲、科盲也能在这样的社会生存下去不被淘汰。日本、西德能够在战后二、三十年的时间内重新成为经济大国,而印度走不出贫弱之邦的低谷,众多因素中,国民素质的差异不能不说是主…  相似文献   

9.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指一切围绕考试要求、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应试教育思潮,一直影响着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体育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片面发展,严重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影响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张继军 《教书育人》2001,(14):14-15
现在有一种很强势的观点,似乎我国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应试而教,为考试而学。”故以“应试教育”四个字概括了我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我认为严格地讲,现在人们常说的“应试教育”并不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全部,只能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存在这种严重倾向。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学校基础教育,之所以走到被以“应试教育”四个字概言之,大多不是因为教育本身的因素,而是教育之外的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经济发展状况落后;基层政府执行办学指导思想不稳定;国家对教育投入不力;师资培养能力薄弱;社会的教育观念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爆炸,素质教育成为现实而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并已在相当的程度上付诸行动。本文拟就两种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以期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素质和能力的提高。1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就主流情况进行的划分素质教育是强调对学生身心、道德、思维、判断、比较、综合、行动等方面基本素质的教育,它是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将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基础。应试教育是强调让学生掌握人类所创造的所有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的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人的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向蓓莉社会变革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人在心理、思想、知识、态度、行为上是否相应变革,因为一切社会都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制度、管理、科学技术的推促和生产的革新最终要由人来实现。变革的失败,根柢即多在人的变革的失...  相似文献   

13.
提高人口素质,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一是高质量的专家.二是高质量的劳动者。为此,教育要超前,实行教育改革,而教改的紧迫任务就是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实现观念的型新和思想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握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众所周知,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为适应升学考试而实施教育,其实质是灌输知识,突击选拔意识,只为  相似文献   

14.
展望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潮迅猛到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它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当今世界面对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革,使人类面临着种种困难,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而我国还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等等.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素质和规格的人才,才能适应和满足21世纪的需要,是我们研究构建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或教育模式的出发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触摸着时代跳动的脉博,冷静地思考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和肩负的任务及存在的问题,便会深刻的认识到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重要价值.对这个问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本文仅就21世纪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这样两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胡光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段论述既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应试教育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淘汰选拔教育模式 ,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指导学校的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来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后者具有对前者批判继承的关系 ,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推进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已讲了多年,表面上无人反对,实际上,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且成为显著典型并不多,大多数地方素质教育仍停留在浅层次、平庸化、形式化层面,素质教育收效甚微,这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两种教育观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这样的教育称为素质教育.而应试教育是以适应考试为唯一手段来甄别和选拔合格人才为特征的教育方法.应试教育在我国尤为流行,因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应试教育的历史性典范.科举通过国家办的统考,相对公正,而且又是人人可以企及的,为非特权阶层开辟了一条通向名利富贵的道路,贫民百姓有机会实现平步青云的梦想.因而极具吸引力.目前,新的应试教育的核心是上大学.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是一般老百姓可以企及的目标,“文革”以后恢复大学招生以来的统考,虽然同隋朝以来的科举考试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形式还是相类似.中考、高考虽曾起到过积极作用,而且历来被誉为“最公正、最公平”,但是这种公平也不过是在考试结果——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已.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进入大学校园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有大学生才是人才.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相似文献   

18.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刍议任秀珍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质量观、价值观、人才观的高度概括。它反映的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意向和由此产生的教育教学过程、方法及其评价手段。“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对象上局限性。“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9.
由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中心课题,面对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这种转轨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何为应试教育?何为素质教育?怎样将应试教育转轨为素质教育?笔者小揣浅陋,对以上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现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对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试教育,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教育活动。其培育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竞争发展中社会的需求。而专业人才的教育,必须是脱胎于旧的教育方式,于是素质教育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然而面对纷纷扬扬的各种观点,我们又该如何认识素质教育呢?第一,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想观念因为素质首先表现为我们对人、对事的一种认识,对教育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深层次的、抽象的渗透于灵魂深处的潜意识,是文化的积淀,是个人认知世界的全部的行为习惯的反映。其次,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终极目标是培养素质,这种导向性制约着人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