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锟 《新闻前哨》2013,(8):77-77
今年5月,以"明星代言问题食品不担责"为标题,不少媒体刊登了这则消息。由头是两高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下面一段话: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了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一般理解为不包括代言明星。于是"明星代言问题食品不担责"一说便铺天盖地闯入读者的视线,网友评论义愤填膺,标题党又一次忽悠了读者。其实,受访者后面还说了一段话:"司法实践中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代言明星如果兼具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或者广告发布者的身份而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仍然有可能被追究刑事  相似文献   

2.
8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二审。修正案草案新增加了“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全国人大法律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意味着广告代言人对虚假广告也应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广告充盈报纸版面及电台、电视节目,已成为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一些虚假广告也鱼目混珠,广告主以此为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广告法》有关虚假广告责任认定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24条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发布者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提供的媒介覆盖率、收视率、发行量等资料应该真实。但是,隐瞒和夸大报刊真实发行量的现象在相当一部分报社、杂志社严重存在。这种虚报发行量的做法实在不妥。一、报刊发行量与广告的关系发行量指一份刊物...  相似文献   

5.
陈雪  孙滨  胡心甜 《新闻前哨》2012,(10):116-117
医疗虚假广告,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或发布者利用各种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向消费者传授医药不真实信息,用虚假事实(夸大疗效或无中生有地鼓吹疗效)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以期达到营利等商业性目的的一种不良的大众化传授方式。不难看出,虚假医疗广告的危害性是不可估量的。那些被夸有神奇功效的药品,可能会在炫耀的商业目的笼罩下变成食人健康、夺人生命的恶魔。一、我国对医疗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18):48-51
虚假广告侵害市场经济秩序,也侵害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行政机关可以对虚假广告进行规制;作为受害人,与虚假广告发布者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也可对虚假广告进行规制。对特定主体(如其处于垄断地位没有竞争者)的虚假广告,政府管理是规制虚假广告的唯一手段。但在多数情况下,广告法应当借助私权主体力量,采用公私合作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媒体脸谱     
新政明星代言食品广告将承担连带责任《食品安全法》草案增加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  相似文献   

8.
刘振 《声屏世界》2007,(11):50-51
近来,有关虚假广告的争论可谓是甚嚣尘上。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虚假广告的批评不绝于耳,喊打之声日趋强烈:另一方面,虚假广告却毫不收敛,甚至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按照我国当前的广告运作及监管模式,每一则广告的传播,必须经过以下环节:广告主、代理商(即广告制作者)、监管部门与广告发布者(即媒介)。从根本上说,任何一则虚假广告的诞生都意味着上述某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从理论上说,以上所言的广告传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虚假广告的产生,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广告发布者即媒介的审查责任缺失是虚假广告得以大肆传播的主要漏洞。  相似文献   

9.
所谓误导广告,是指由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故意或过失,使广告内容不明确,令广告对象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广告。这类广告的特点是:无论广告内容真实与否,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8,(3):55-60
虚假荐证广告对消费者的伤害巨大毋庸置疑,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也无需累述,但实践中,一旦荐证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其自然人荐证者的影响却往往被人忽视。新《广告法》(1)第56条第2款的规定忽视了广告荐证者主观心态、过失程度的不同。一味地对自然人荐证者苛以"严格责任"的规定过于极端,不利于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以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取代原严格责任原则,在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更为自然人荐证者提供了合理的救济路径。区分不同主体、不同主观心态下的荐证责任,并明确荐证者在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荐证责任期间已届满或者符合产品责任之免责事由的情形下无需承担荐证责任,将有助于平衡自然人荐证者民事权益与消费者利益,解决二者之间的"实质公平"的问题,实现新《广告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广告如何依法治理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说到依法,当然要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工商和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发布的一系列有关广播电视广告管理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都明确要求“广播电视广告应当遵守《广告法》”或“按《广告法》的规定执行”等等。《广告法》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媒体发布的虚假广告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合法竞争秩序,对虚假广告的整治,需要明确媒体在虚假广告中的法律责任。当前我国广告媒体法律责任规定中存在不承认个人作为广告发布者的资格,媒体承担责任的过错责任原则和赔偿标准过低的问题,这不利于对虚假广告的遏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广告的界定和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的定位,总结了互联网广告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解决其不利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迪 《今传媒》2023,(4):113-1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广告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相较于传统广告,它具有极强的交互性与传播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传统广告的失控性与无效性。但是,网络广告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侵权、诱饵、虚假广告等问题。为了净化网络环境,本文基于《广告法》提出要明确网络广告的主体责任划分,完善网络广告的监管机制,以此来保护消费者以及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近段时间,名人代言的问题广告炒得沸沸扬扬,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官司。问题广告是指广告主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进行广告信息传播时,其创意、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12):53-57
虚假广告破坏国家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虚假广告违法主体不仅应承担罚款等行政责任,而且应承担"消除影响"责任,以充分保护消费者利益并维护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秩序。我国《广告法》应当理顺第56条和第57条的逻辑关系,扩大第57条"消除影响"责任适用范围,并建立《广告法》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效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7.
媒体虚假广告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步国 《新闻界》2006,(6):80-82
一、媒体虚假广告的法律概念与判断标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虚假广告并没有明确界定,如《广告法》第3条、第4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相关立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诸多的广告管理法规、规章如  相似文献   

18.
王琳文 《中国广播》2014,(10):103-104
广告法修订草案一审稿近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备受舆论关注的广告荐证者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在草案中皆有明确。如草案获得通过,明星将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作证明。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作推荐证明,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还将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9.
当前,虚假医药广告主要是广告宣传活动中违反了《广告法》和《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在广告中出现以医疗机构、学术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内容,这些药品广告说过了头,用虚构的权威机构或者专家、患者当“托”,在广播、电视、报纸上现身说法,有很大的欺骗性,使广告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相符,欺骗和误导了患者,威胁着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0.
侵权行为是指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以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侵权行为具体化至新闻法学领域即为新闻侵权行为.①侵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和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侵害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媒介刊播失实新闻或虚假广告对群众的财产权利造成的间接侵害;二是抄袭剽窃造成对他人著作权的直接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