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晓蓉 《档案学研究》2015,29(5):116-119
本文通过对不同领域中“安全岛”概念的抽象,提出“安全岛”理论是一套技术、管理、机制的防护策略理论。并从数字档案馆信息流的角度,分别从横向、纵向、网格的维度论述“安全岛”理论运用到数字档案馆信息风险管理中的策略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观概率的组织知识的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基于心理学的知识定义,分析知识的信念特征;给出基于主观概率表征知识的方法;深入探讨基于主观概率的组织知识的纵向维度分析和横向维度分析的意义及其表征方法。其中,纵向维度分析将组织知识表示为共享知识、局部知识和个体知识;横向维度分析将组织知识表示为组织认识知识、组织价值知识和组织情感知识。组织知识的内涵及其分布分析,为探索组织知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构建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珊 《东南传播》2022,(3):79-81
话剧IP的影视化开发,成为当下中国电影产业融合大背景下的一个趋势,这也使从电影现象学的角度研究“电影经验”,分析戏剧改编电影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变得十分重要。从电影现象学的视角出发,从戏剧舞台到“触摸电影”实现了戏剧改编电影作品的感知方式变异。电影主体的视角存在内在认同的强情感性和外在认同的强悬念感的两种选择,“观众身体”与“电影身体”的互动存在“纵向意识”与“横向意识”的混合影响认同模式的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4.
李玮  刘兴澳 《新闻界》2024,(2):49-61
截屏在人际交往和公共传播中得以广泛流通,取决于行动者对截屏“信以为真”的信念,即截屏的“本真性”。鉴于截屏的本质是“符号文本”,其“本真性”是一种解释结果,本文从传播符号学理论视野切入,将截屏的“本真性”看作“文本”“语境”与“解释者”三者互动作用的产物。首先,文本维度可显见的媒介技术和符号框架,分别以物质隐喻和视觉转喻的方式,使截屏被“感知为真”;其次,语境维度可感知的伴随文本和场合语境,通过互文指涉和语义框定,使截屏被“衍义为真”;最后,解释者维度可调用的个体成长经历和社群文化身份,通过经验接合和情感引导,使截屏被“认同为真”。  相似文献   

5.
“信息疫情”往往是突发事件次生的“第二战场”,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议题,其本质是突发事件生发演化与情境结构变异所形成的风险媒介化景观。在共时性维度上,突发事件的符号化、信息扩散的病毒化和公众情绪的势能化交融互动,共同建构了漂移、异轨和构境的景观整体;在历时性维度上,媒介化作为一种结构性和功能性力量,以风险的时空折叠、智能复制与数字计算,嵌入甚至主导着信息疫情风险景观的生发演化动态过程。信息疫情治理的关键在于把握突发事件风险的媒介化特征,在理解媒介化贯通“事件-信息-情绪”风险景观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的自反性原则,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索风险规避、防范与调节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媒体融合工程有机组成部分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从“谋篇布局”的初始发展阶段,进入“检验成效”的深度发展阶段,“建强用好”成为检验建设效果的评估标准。其中,“建强”是人员、设备和资产等硬实力的打造,“用好”则涉及更为复杂的运行过程追踪和效果评估与优化。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效果评估标准普遍存在“技术至上”的倾向。对此,本文提出应聚焦用户与融媒体中心的互动关系,从“可供性”的认识论出发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评估的理念进行修正,并提出了“物质-感知-关系-想象”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供性分类框架,主张通过用户的分群体调研来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可供性动态清单,进而完成融媒体中心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评估,以“可供性”为准绳“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相似文献   

7.
文件横向运动的揭示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件纵向运动先于文件横向运动被揭示的必然性随着文件运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了文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许多文件不仅存在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揭示和描述的纵向运动,而且还拥有能在横跨两个不同的社会活动间的横向运动,且文件纵向运动明显地先于文件横向运动被揭示。无论是国外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还是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都反映出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文件运动理论的研究都首先局限于文件纵向运动的范围内进行,虽然并未提及或使用“文件纵向运动”这一用语,但实际就是如此,以至不少档案学者认为,文件运动就是文件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8.
“元宇宙”使文化的情境维度由现实空间流动至虚拟空间,是档案馆实现自身文化功能的时代命题。作为终极数字媒介,“元宇宙”具有扁平化的微观空间结构,呈现出逆转、编织和负熵的宏观形态特征,为档案馆文化功能由“实”向“虚”的空间场域变迁提供了外在三元空间生产和内在自创生的逻辑进路。基于两条逻辑线索的互文嵌入,档案馆文化功能从现在向“元宇宙”拓展应遵从“虚拟孪生”“虚实相生”“虚实共生”的一体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情报资源观及动态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应对活动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情报资源作为支撑。融入突发事件场景、嵌入应对活动过程的情报资源动态聚合研究为突发事件信息问题处理提供优化思路,有助于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方法/过程]首先分析情报资源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剖析情报资源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情报资源动态聚合的框架设计,重点结合论述情报资源组织与情报资源聚合手段两方面。[结果/结论]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情报资源动态实时性强,情报工作的参与实施难度高。情报资源动态聚合是横向过程与纵向深度两个维度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应参照突发事件应对中已有资源标准与技术规范,加强突发事件情报工作的资源建设基础与主动过程参与的并重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记者摇篮》2006,(4):39-39
记者应当怎样采访?收集哪些素材。实践看,不管采集的素材在下一步的写作中是否用得着,但在采访中一定要把新闻事实的“横向”和“纵向”搞清楚,这种采访法叫“十字法”:“横向”情况,就是要了解新闻事实的性质,规模、特点等。“纵向”情况就是要了解新闻事实的将来。例如,《珠穆朗玛峰边走边长》(新华社北京某年6月30日电)一文就是这样。首先介绍珠峰上升的情况和水平运动的“自选速度”(横向);接着写珠峰和青藏高原的形成(纵向);最后还介绍了发展趋势。这样,读者就能清楚地了解珠峰边走边长情况。非事件性新闻的情况更为复杂,尤其需要采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商品化的发展,关系的建立和接触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城市化进程、全球化浪潮、数字革命使得齐美尔所言的"陌生人"从因售卖商品而进入异域的商人发展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并涵盖了个体生活的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和数字空间等每一个维度。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维度,传播学都未曾缺席,城市传播、跨文化传播、网络传播等研究领域既是传播学对现代社会新发展做出的积极响应,也是传播学对每个个体的学理关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20世纪代表性世界广告理论的特征与时代成因的基础上,论证其由简单至复杂、由单一维度至多元视角、由稚嫩至成熟的演变过程是广告学科中各个相关维度逐渐建立联系,并与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大众文化相映照的结果。各个时期的广告理论虽然各自为营,但都应时运而生,旨于有效发挥和提升广告作用。它们见证了西方国家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到晚期不同时刻的社会特质,并在更长远的立场上,建构、完善了广告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体系,使得20世纪广告理论拥有了独特的时代气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哲学人类学》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征。第一,系统性。韩民青通过对系统方法的研究,把系统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横向的“系统”或“体系”与纵向的“过程”或“历史”。他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是系统与过程的统一,哲学人类学要全面把握人类,就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侧面对人类进行全方位研究。《当代哲学人类学》从横向的系统关系人手,先剖析了人类所处的内部关系即人类自身的组合方式,后又剖析了人类所处的外部关系即人类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同时,该书又从纵向的过程关系入手,探讨了人类的由来、发展与归宿。纵横结合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为切入点,结合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两个维度的交汇点上解码国际传播的中国问题,并将之拓展至“中国之世界”的理论视野,在此基础上聚焦于实践分析,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案例,借由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基因组碱基(ACGT)模式,从接合、“共同善”、全球影响力和技术等四个要素尝试解析这一中国方案,为后疫情时代国际传播的转型升级探索理论方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知识沟研究迈进第二个50年,学术界亟须发展和完善知识沟理论,不断提升该理论的适应性和解释力。该研究提出“主客观知识沟”这一新概念,一方面肯定知识概念的主观转向,扭转知识沟研究往往限于客观知识的认识论偏差,深化我们对于知识沟丰富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把知识沟的研究视角从不同阶层之间的客观或主观知识差异,转向个体自身在主观和客观知识上的认知差异,将知识沟研究从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层面延伸至人内传播/自我传播层面,拓展了知识沟理论的解释维度。同时,该研究揭示了知识沟形成过程中的“沟中沟”现象,呈现人内层面的主客观知识差异是如何在不同群体中进行分布的,实现了主客观知识沟这一概念与传统知识沟概念的勾连。最后,论文凸显了媒介环境因素与主客观知识沟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类型媒体对主客观知识沟的不同影响,突出了媒介环境对知识沟影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研究发现不仅对拓展经典知识沟假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健康传播实践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朋友圈分享内容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信打破了现实社区与虚拟空间的界限,以强联接为主、弱联接为辅的朋友圈网络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延伸和补充作用。朋友圈中存储的用户自主发布的海量数据中潜藏着许多信息待挖掘。本文通过对朋友圈分享信息的内容定量分析,厘清分享类型、分享频次、分享动机等维度的数据特征,研究人们在虚拟社区中的媒介使用习惯和自我呈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文件横向运动最早由我国学者吴品才教授提出,揭示了文件除纵向运动之外的其他运动情况,深化了文件运动理论.但笔者认为,现行的文件横向运动的概念界定尚存不完善之处,容易造成横向运动与利用活动之间概念的混淆,笔者通过对文件横向运动内涵的挖掘,理清文件横向运动与档案利用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8.
牛耀红 《新闻大学》2024,(2):28-43+118
媒介化是近年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本文以一个地域性网络社区的形成历程为研究对象,以“过程—事件分析”为方法论,依据库尔德利和赫普提出的媒介化实证研究的三个维度:“行动者群组”“相关性框架”“交往实践”为论证结构,对媒介化“型构”(figuration)如何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结合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提出了“媒介化团结”概念。这一概念突破了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对于社会团结形式的静态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国流动社会背景下的动态社会团结形式。这对于理解当前我国社区整合形式以及推进媒介化社区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读者专题的研究对象是使用文献资料的各类读者群,读者群由彼此相似而又相异的读者个体组成,因此对读者个体的研究应当成为整个专题研究的基础和中心。以往在该领域中的论题大多停留于对某读者群的整体描述上,缺少对典型或特殊个体的深入分析。在读者的分类标准方面片面注重职业、年龄与文化水平的差异,忽视了读者个体之间在心理气质与生理需求方面的不同,因而不能全面反映读者的各种需求。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求同性”思维,多采取惯用的调查研究法、总结经验法和数字统计法等,使研究陷于一般化、公式化。读者工作的核心是“人”,这里特指使用各类文献的“文献人”。  相似文献   

20.
略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尝试从两个维度分析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具体而言,纵向上经历系统导向、用户导向到认知导向的三个阶段,横向上经历由传统联机环境向网络环境的自然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