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减”背景下,小学整本书阅读更有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其实施也提出更高要求。借助情境理论,以任务驱动方式,区分课型实施,取得整本书阅读最佳教学效果。以小说《童年河》为例,分课型设计了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拓展课。导读课带领学生走入作品情境;推进课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拓展课促成阅读成果的转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进阶发展,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阅读任务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借助阅读任务,不仅让学生会读、读懂整本书,还可以帮助学生读透整本书。现以《朝花夕拾》为例,谈谈阅读任务驱动下的“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3.
何捷 《江西教育》2024,(18):10-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设置了“整本书阅读”这一拓展型任务群,提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读书,读整本书,持续读书。从此,“上好整本书阅读课”成为每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直接提出,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至此,会上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成为“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保底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璐 《教师》2019,(9):64-6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关于“阅读整本书”的要求,但是不少一线教师面对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仍疑惑重重。为了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学会读好整本书的方法、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探索导读课教学的可能性,文章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为例,探讨兴趣引路、方法指导、形象感知三种教学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本文在理解“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定位与内容的基础上,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索“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落地实践,力求通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和实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逐步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  相似文献   

6.
韩娣 《考试周刊》2024,(16):1-6
基于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文章提出了针对二年级学生“三环节七课型”的模式进行阅读引领,立足“整本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力为总目标。课题以社团活动为据点,确立阅读目标和书籍,采用行动研究、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以“据点激趣课”“读物概览课”“情节梳理课”“讨论交流课”“方法指导课”“读写结合课”“电影欣赏课”这七种师生共读课作为引领开展实践研究,关注二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整体性、有序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后一阶段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红岩》为例,分享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做法: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产生“读下去”的心理期待;设计活动式的学习任务,明之以法,导之以行,让学生会读,真正潜心“读进去”,发现整本书的奥秘;阶段性交流与展示阅读成果,促使学生能主动“读开去”,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徐晓芳 《江西教育》2024,(15):44-4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习任务群视域,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从制作微课、鉴赏插图、设置问题、搭建平台、亲子共读等环节出发,设置优化学习任务群,提升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策略,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它直面学生不会读书、读书少、读整本书更少这一根本问题,强调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多种策略阅读整本书,整体把握整本书的丰富内涵和精髓,丰厚文化底蕴。这对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综合提升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必将发挥重要而持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革命文化题材作品肩负着传承革命精神,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在红色经典作品《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的读中推进课中,教师要根据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特点,重视文本的育人价值,整体构建学习任务群,设置红色英雄赞学习任务,组织开展“讲小英雄故事”“为英雄画像”“向英雄礼赞”一系列层进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思考、探究。这样,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以文化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刘凡羽 《教学月刊》2022,(Z1):96-100
"读整本书"是有深度、厚度、高度的语文实践活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采用"一本四读"模式进行任务设计。"一本",指教师每个学期从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篇目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本,这契合"双减"政策"轻负高质"的要求;"四读",指基于阅读任务驱动的课前自读、基于对阅读任务理解的课中展读、基于学生对阅读任务理解的教师促读、基于任务检测和提升的课后评读。教师要通过"四读",以精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将这一本读透,再由"一本"上升到"一类",掌握这类作品常见的阅读"范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快乐读书吧”是落实整本书阅读的主要阵地。厘清“快乐读书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其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求,探索其学习任务的设计路径,是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金钱 《学苑教育》2023,(33):70-7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整本书阅读的课型、内容、方法、程序、活动等进行研究,可以提出三种课型(“指导课”“推进课”“分享课”),从而构成一个体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在“三课”教学中,教师有目标地组织、安排,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整本书式的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讲好“三课”是最根本的方法,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广大教师去探讨。因此,本文将从“指导课”“推进课”“分享课”的角度出发,浅谈上好“三课”如何能够让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教学关键在于“研讨”。“研讨”决定“整本书阅读”的深度、高度和效度,以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发展。“整本书研讨”从课程性质、语文学习任务群整体要求及与非“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互补三个维度推进。本课例“研讨”的角度精妙,能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但深度有待加强,方法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5.
评价是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手段,建构由表现性任务、阅读过程、多元主体构成的“1+5+n”整本书评价模式,旨在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实现以评促读、以评促教。  相似文献   

16.
仇天然  陈林静 《江苏教育》2023,(27):73-76+3
<正>“整本书阅读”在六大学习任务群中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强调引导学生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笔者带领五年级学生进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时,尝试以情境任务体验,优化儿童的言语经验,通过“化身书中人物,再现西游风貌,共赴取经之旅”系列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感受整本书阅读的意趣,发展高阶思维,提升言语品质。一、  相似文献   

17.
<正>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语境下,2022年版课标在继承了前版课标的基本精神上,将整本书阅读郑重写进课标,进一步提出“整本书阅读”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群来呈现,并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目标、内容及要求。可见,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重视。然而,在实际阅读中,学生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和引领。“放羊式”阅读的现象大量存在,学生读没读,读得怎么样,阅读情况千差万别。教师的指导也大都停留在让学生说说感动的情节、喜欢的片段,分享一些阅读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浅层的阅读教学效能低下,效益有限。如何推进整本书有效阅读?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准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想】《儒林外史》人物众多,故事繁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所取舍,分阶段找准切入点,步步推进深入阅读:第一阶段,导读激发兴趣,让学生“要读”;第二阶段,设计任务单,让学生“深读”;第三阶段,专题探讨,让学生“会读”.导读课前,笔者制作了阅读学情调查表,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紧扣“讽刺小说的阅读”这一点,利用教材中的“导读”信息,整合有效资源,以六张邮票为切入口组织导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指导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1]。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整本书阅读”承载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任。将“学习地图”这一工具应用于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版课标设置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并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提炼经验,建构意义,最终形成阅读策略,获得语文素养呢?这就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读—写—评”一致,不断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