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卫平 《新闻战线》2023,(10):77-78
浙江省金华市传媒集团依托社区微网格,启动“金小彩社区新闻传播+民生融通”项目。该项目结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创新运营实现入口轻量化、流量私域化、权益专属化,使“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真正在基层融合融通,增强了用户黏性,开辟了地市党媒新媒体运营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2.
王倩  冷晔 《青年记者》2016,(30):43-4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剧了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的步伐,中国传统礼俗社会原有的差序格局被打破,城市传播中“传播”的多个含义如信息传递、公共交往、意义生成和关系建构等随之发生微妙的改变.社区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社会互动与共享融合的关系,是居民在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中形成的稳定的生活、地域共同体,更是心理共同体.同时,社区作为与居民关系最密切的基层组织,构筑了社区行动和社区参与的平台,全方位实现了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21,(18):8-8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是新闻资源集中的地方,是鲜活素材的源泉。社区传播不仅满足了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激增的信息需求,开辟了新闻报道的蓝海;而且肩负起社区建设和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的使命,成为探索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现实环境中,社区传播的实践应当深入开掘信息传播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从顶层设计、联动机制、社区媒介建设等多方面构建居民日常生活的"传播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下旬以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及国内多家多家媒体报道了发生在荣获该年度“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毛集镇的咄咄怪事。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因为骗取公款被开除党籍多年后,在没有重新入党的情况下,居然被上级党委任命为社区党支部书记。为了了解事情真相,记者深入毛集,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调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区、镇主要领导居然坚持认为区、镇两级党委是按照组织法和选举程序来的,自己没有错。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7,(5):F0004-F0004
陈学进,黄梅县黄梅镇东禅社区党总支书记,生于1969年11月。他自任党总支书记以来,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被黄梅镇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隽 《新闻战线》2023,(5):60-62
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地方化和地方传播国际化正相向而行,地方外宣在促进跨国、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人”为纽带,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以“物”为媒介,增强国际传播共情力;以大视角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以小切口增强国际传播引导力,是地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话直播节目是由广播电台在直播间设立专线电话,主持人、嘉宾主持节目,听众拨打专线电话参与节目,电话交流的内容即时直接播出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是借用了电话这种人际传播工具进行大众传播,使大众传播具有双向性、互动性功能,强化了其传真性、时效性、说服性功能,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8.
陈娟 《青年记者》2021,(18):17-18
传播与社区建构关系密切,在传播学诞生前便受到学界关注。当前,社区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社区传播承载着社会治理的新功能。本文从社区与社区建设、传播之于社区共同体建构、社区传播如何参与社会治理三个层面出发,对社区传播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9.
《国际新闻界》2012,(6):122
5月23日下午2点,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跨文化沟通系列公开讲座"第七讲在1602教室准时开讲,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高钢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信息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网络信息传播及对社会运行的影响",讲座持续了三个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区文化传播与建设重要载体的音乐广场,有利于满足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又表现出健身运动的强身功能,为社区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本文通过对其效能和问题的探讨,提出改进的措施,以使其在促进社区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音乐广场是最受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宣传方式,音乐广场效能的社区文化传播与社会治理创新,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是改造文化传播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方式,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肖志芬 《新闻窗》2010,(2):91-92
SNS是英文SocialNetworkingService的缩写,指社会网络服务。近年来,SNS作为网络社区的典型代表,在传播形式和人际互动等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价值和影响力。SNS是web2.0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别是2007年至今。中国的SNS网络社区迎来了发展的难得机遇,尤其在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中广受欢迎。以“人人网”和“开心网”为代表,SNS网络社区迅速成长,雅虎、腾讯等门户网站也相继推出了SNS的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12.
唐英  任莉 《青年记者》2016,(27):84-85
相较传统大众媒体平台上的新闻,社区新闻有更明确的传播空间;相较微博传播,微信传播有更突出的关系倾向。当社区新闻遇上微信公众平台,“关系”的化合必然影响新闻传播的所有环节。从理论角度看,社区是基于居住的关系共同体。共同体的利益共性,使社区居民对所有与社区有关的信息抱有利益攸关的亲和性。而这与基于关系圈层的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有明显的内在契合。进而言之,以社区与微信为平台的传播,都是“关系”基础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宗教极端思想对新疆的渗透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抬头,并滋生出了新疆本土的宗教极端势力,“7·5”事件更催化了极端思潮的蔓延.2012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舂贤在与和田地区、皮山县党政领导座谈时首提“去极端化”目标.① 新疆有农耕和游牧两大文化体系,且城乡经济差距大,南北疆文化差异悬殊,“去极端化”的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在此背景下,精准传播是符合疆情的传播策略.本文所指的精准传播是一种“靶向”传播,包含“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即依托“大数据”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精准传播和运用社会学方法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的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14.
11月5日-6日,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新闻院校的研究生欢聚复旦,参加“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此次年会的主题是传播、和谐、创新。创办于2001年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新闻学院研究生团学联承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鲁卫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萧思健同志致欢迎词。概括起来,此次年会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社区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是媒体发展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的产物。南湖晚报于2009年开设“社区版”,每天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社区新闻。2010年,开设了报中报“社区报”,分为社区·关注、社区·市井、社区·互动、社区·网事等版面,每天出版,在地市级晚报中率先推出了“社区报”的概念。“社区报”以特定的定位、鲜明的特仁.、创新的思维.得到了市民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陈剑 《视听界》2006,(1):155-156
当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使传播活动由口头传播、社区传播……发展到国际传播的时候,传播的功能便由最初的交流功能被附加上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功能:资讯传播、教化民众、政治宣传、广而告之、娱乐大众、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实现(互联网)等等。而媒体在发展进程中也一次又一次地矫正和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媒体精神的体现也就有了多维度的表述:舆论自由、政治喉舌、社会公器、娱乐至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媒体精神还没有被传播学界进行系统研究和界定,但是,其精神内涵却正在成为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座航标。2005年美…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传播学传入中国以来,其为国内学者提供了新型的研究视角,也为传播学之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近几年,社区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一个新的热点和焦点,无论是对虚拟社区还是对现实社区的研究,都为进一步理解社区的意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象.在这些新近的社区传播研究中,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斌教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的《社区传播论: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一书,针对整个社会运行的基层机构——社区进行研究,分析社区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及社区传播对于社区的意义.该书以传播学为本位,借鉴了新闻学、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运动等其他学科的有益成果,这种跨学科的视野,使该书对社区传播的研究取得了有别于主流学术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以现在流行的网络传播现象“微”为出发点,对网络微传播过程的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主要从它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与方式、传播对象切入逐一研究分析,概括出每一个构成要素中“微”的含义、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力,最后从浅层面上总结了微传播对每一个“社会个体”以及整个“社会传播体系”所形成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合川日报》以“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指导工作、服务大众”为己任,按照“党报水平、晚报风格”的定位和“主流新闻、责任传媒”的理念,时时注重宣传策划,在提升时政要闻高度、发掘经济新闻深度、触摸社会新闻温度、扩大新闻传播广度等方面收获良多,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重庆市区县报年度综合考评中位于前列,连...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文化核心决定了文化的基本方向,媒介品味塑造了传媒的媒介形象。本刊“组织传播”栏目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品味,增强对于碎片化、异质化、多元化的媒介文化的欣赏力与鉴别力,为读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产品。本栏目所提供的传播平台可以当作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旨在建构“公共领域”中自由地公开和表达意见的舆论场,在“组织社会”中维护共同的“普遍利益”,发扬学术期刊的传播宗旨,促进科研成果的高质量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