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觏一生作诗三百多首,虽然不以诗名世,但其诗艺亦颇耐人寻味。透过李觏感时论世、论史品文、赠友送别、借景抒情、旅居交游、即事咏怀、托物言理等不同题材的诗,可见李觏诗中内蕴着由用意出人、用字立异、用辞尚诚构成的诗艺。李觏的诗艺对诗歌创造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真正的诗,不是吟风弄月,写草描花,而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现代生活商潮弥天,铜臭熏地,声色犬马翘足台前,神圣庄严屏声台后,真正的诗与诗人,已成稀世之物.读李青松赠我的诗集《重温亲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我领略到一种倾倒于谬斯、逼近于自我的世纪末的最后执著.  相似文献   

3.
张籍现存450余首诗中有30多首重出于他人诗集,对于这些"重出"诗,佟培基《张籍诗重出甄辨》已作比较深入地考辨,本文就佟文未考定的、证据不足的两首重出诗作补充甄辨。认为《送李评事游越》确为张籍之作;《赠项斯》为王建之作,题应为"寄贾岛"。  相似文献   

4.
在徐志摩先生(1896—1931)的诗中,这首《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几乎与《再别康桥》齐名。1924年5月,诗人随泰戈尔访问日本,其间,写有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后收进诗集《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删去前十七首,仅存这最后一首。在这首小诗中,诗人满蕴激情地摄取了与日本女郎作别的瞬间情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河南教育报刊社社长高治军先生的第二部诗集《沐春踏歌行》全书分5辑,收录了他一年多来创作的200余篇诗词新作。诗集内容题材广泛,涉及工作生活、学习思考、兴趣爱好、旅游记行等诸多方面。既有写景诗,如《春行》、《山色》、《雁鸣湖》等,也有咏物篇,如《钧瓷》、《赠玉》、《胡杨》等;既有《布达拉宫》、《瞻王昭君墓》、《花州书院感诗》等行游四方对名胜古迹的凭吊,也有《赞神六升空》、  相似文献   

6.
刘健生同志的诗集《岁月赋》 ,收集了作者 1983年 7月至 2 0 0 2年 2月所写的旧体诗三百多首。这些诗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每一首诗都是因时而发 ,因事而作 ;每一首诗都蕴含着作者的人生感悟 ,反映着作者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7.
宋敏求所编《孟东野诗集》是今天所见一切孟郊诗集的祖本,其存疑诗亦复不少。其与聂夷中重出诗中,《劝酒》“白日无定影”和《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二首》其二“日往复不见”两首,作聂夷中诗为是;其《怀南岳隐士二首》为僧贯休所作的可能性更大;《感怀八首》所述多有与孟郊生平不合处,其二、其六当为孟云卿之诗;与顾况重出的《婵娟篇》,却不可轻易否定,它可能是孟郊早年受吴中诗派影响,学习吴楚民歌的结果;《读张碧集》虽非孟郊所作,但孟郊推尊李白、主张风雅的一贯主张并不会因此而坍塌。目前辑补的孟郊诗只有《望远曲》与《观音岩》两首较为可信。孟郊共有组诗28题155首,宋敏求《孟东野诗集·后序》云得孟郊诗“五百一十一篇”,可今天所见各本均不足此数,原因很可能在于组诗的拆分计数上。  相似文献   

8.
白蕉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书画家,尤以书法追似古代书圣王羲之、王献之享誉艺坛。《白蕉》是他在1929年出版的一部新诗集。这部诗集内分二辑,共收诗作52首,其中第一辑含29首,第二辑含22首,另有题记诗一首。白蕉自撰的《序》与《后记》,则分别置于诗集前后。1歌咏爱的悲愁和欣喜白蕉在《序》中说,这部诗集中"大都是爱的悲愁和欣喜的歌咏"。这是对诗集大多数诗篇表现题材的归纳,也是对整部诗集基本主体和旨趣的概括。  相似文献   

9.
近时受李教授灵年兄转托,为《中国历代僧诗全集》整理4部诗集。从平山沙门行昱所著《晴空阁诗集》,却意外地发现《曹楝亭银台兼摄两淮盐院呈赠》七律一首。诗曰: 花柳江南锦障开,天心特简摄盐台。 垂裳早辅君王德,煮海争夸相国才。 禅阅却从三昧得,诗篇况自八叉来。 当头明月无私照,旌节何时顾草莱。诗作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岁次乙酉。行昱写这首呈赠曹楝亭七律诗,正值康熙御驾南巡之时。这有呈赠诗前后多首诗为证。此前有《三月初九日清江浦接驾》(2首)、《十一日驻跸高桥》、《恭和御制赐高旻寺僧纪荫诗原韵》、《乙酉闰四月初一日銮回驻跸高旻寺御前应制赋得龙出晓堂云》、《初二日御赐澄旷二字恭颂》,在呈赠诗之后还有《恭和御制塔湾行宫诗原韵》、《初六日恭送圣驾谢恩》。从前后诗题可知康熙此次乙酉南巡,涉及地名有清江浦、高桥、高旻寺和塔湾行宫,时间从三月初九至四月初六,几近一月。  相似文献   

10.
《赠汪伦》是一首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名诗,如何让学生感受这份真情呢?我想首先得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备课时我偶然发现一则讲述《赠汪伦》一诗来历的小故事。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李白晚年在皖南流浪时,突然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来信:"先生喜欢游览胜景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开怀豪饮吗?我这里有万里酒店。"李白一下子被这封有趣的信吸  相似文献   

11.
彭小萍 《考试周刊》2007,(34):111-112
霍建起的影片情境优美感伤,物境清新明丽,情境与物境交融,颇有中国古典诗词风韵。他的一部电影就是一首诗,将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情境与意象具体可感,从而使影片的"情"与"景"浑然一体,在优雅伤感的意境中,传达了导演对亲情、爱情,甚至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道光《褒城县志》所载苏轼牛头寺诗,各种苏轼诗集皆未收录,但这一记载渊源有自,明清相关方志可为佐证,此诗题目当为《赠牛头寺明上人》。苏轼至少两次经过褒城,具备创作此诗的条件和可能,且此诗深层意蕴与熙宁元年苏轼除父丧还朝时心境若合符契。牛头寺诗存在并未收入苏轼诗集、仅在褒城地区长期流传的可能,诗作本身也没有任何有意作伪痕迹,因此,我们认为这首牛头寺诗为苏轼佚诗当无可疑,应当据以补遗。  相似文献   

13.
傅山与顾炎武唱和诗共有六首。第一次唱和诗两首,是在清康熙二年(1663)所作。丁宝铨《傅青主年谱》:“(康熙)二年癸卯,五十七岁:崑山顾宁人访先生于松庄,赠五律一章,先生依韵答之。”丁宝铨刻《霜红龛集》(本文引《霜红龛集》,均为丁宝铨刻本)卷九载有傅诗,并附有顾诗)《亭林诗集》卷四载有顾诗。第二次唱和诗三首,也是在清康熙二年。《傅青主年谱》没有记载,《霜红龛集》也未收这次唱和诗,《亭林诗集》卷四收有顾诗两首。第三次只是顾炎武寄侮山诗一首。《傅青主年谱》:“(康熙)十三年甲寅,六十八岁:是年顾宁人有寄先生《土堂山中诗》。”《霜红龛集》附一、《亭林诗集》卷五均载有此诗。现把这六首诗按写作时间分三组,注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健生同志的诗集《岁月赋》,收集了作者1983年7月至2002年2月所写的旧体诗三百多首。这些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每一首诗都是因时而发,因事而人;每一首诗都蕴含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反映着作者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5.
曾坤 《语文知识》2015,(4):21-22
《诗经·邶风·静女》这首诗清丽可人,千百年来广为传颂,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欢,也曾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在还保留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但是关于诗中的"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句,人们一直将其理解为女子第二次赠送礼物给男子,如朱熹在《诗集传》里就这样解说:"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中华书局出版的由刘毓庆、李蹊译注的《诗经全译》对这两句诗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说“诗教”     
我国曾被誉为诗的国度。“诗教”,堪称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朵奇葩。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在他看来,“诗教”的目的在于“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基于此,他写下了一千三百多首诗赋,对其弟子进  相似文献   

17.
意境与情怀     
高治军先生寄来新诗集《明月清风吟》,出于礼貌,即以五律一首相赠:“思绪一腔满,清风明月吟。情关今打事,笔写地天心。旅伴夸才捷,诗朋感意深。中州多俊彦,骚雅孰追寻。”并答应有点体会再相告、交流。  相似文献   

18.
《薛文清公文集》二十四卷,明薛瑄撰。其流行版本有四个系统:曰诗集、曰文集、曰全集、曰全书。 诗集系统为河汾诗集,由薛(礻基)整理、阎禹锡校勘、谢庭桂锓梓者也。谢庭桂氏《河汾诗集后题》云: 右河汾诗一帙,乡先生薛文清公所作,其孙刑部主事(礻基)之所汇粹,门人国子监 丞阎君禹锡讎校之以授予者也。诗凡八卷,一千一百三十首。其篇什既多,缮  相似文献   

19.
赠别诗所表现的内容,顾名思义,是临别所赠,因而它有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创作群体,但是对它的界定问题历来比较模糊。赠与别二者必须同时具备,并与相关的其他题材区分开来,如送别诗、赠答诗、酬赠诗,与赠别诗既相包容又相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一、分散式诗歌欣赏。所谓分散式诗歌教学欣赏,就是选取同一题材的诗歌若干首,然后每节课教给学生一首。如送别诗选择《芙蓉楼送别辛渐》《、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几首诗歌。每天把一首诗抄到小黑板上,上课时把小黑板挂上,组织学生朗读几遍,然后稍作讲解,学生通过朗读和听讲,基本上能够掌握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