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伞头秧歌"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表演分扭秧歌和唱秧歌两个方面,且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秧歌有"过街"、"掏场子"、"小会子"三种主要舞蹈表演形式。"伞头秧歌"几种角色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伞头"的道具运用及步伐和肢体动作;"鼓子"的道具运用及击鼓的动作;"拉花"扇舞的"绕"和"甩",步伐的踢与吸,体态的扭倾含腆。  相似文献   

2.
朔州秧歌是在山西省北部朔州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广灵秧歌、繁峙秧歌通称为"晋北大秧歌"。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地方文献和实际调查所获得的口碑资料,论述了朔州秧歌与地方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山东省商河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对鼓子秧歌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带有浓郁区域性特色的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在千年的传承中受历史、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拥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政府保护力度不够、传承方式单一、表演形式相对单调等原因,鼓子秧歌呈现衰颓的态势。要改变这种衰颓态势,鼓子秧歌的发展需要在与时代特色结合的同时,与地方乡土特色、民俗文化及其他多元文化因素相结合,从而使其绽放崭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马体亚 《文教资料》2005,(25):41-42
鼓子秧歌是山东民间歌舞种类之一.鼓子秧歌的流传与发展变化,是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民俗习惯和地理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秧歌是集歌、乐、舞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不同类型的秧歌表现出不同的舞蹈语言特征,也反映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鼓子秧歌和伞头秧歌是秧歌的典型代表,两者的舞蹈语言受到了各自舞蹈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艺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说唱于一身。临县伞头秧歌源远流长,相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探究其发展可以归结为:从"赛社""赛会"到"社火""会子"、从"跳大傩"到"祭瘟神"、从"转道场"到"踩牌子"、从祭祀中的"皂罗"到秧歌队中的"花伞"、从"阳歌"到"秧歌"、从固定的"祭歌"到即兴编唱的"秧歌"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任何舞蹈的存在,均会受其特定的历史环境、现实环境的影响,留在舞蹈的具象上。临县伞头秧歌"扭时不唱,唱时不扭"的表演特点也不能脱离开这一规律。伞头的"歌"和伞头带领下的"舞"是临县伞头秧歌的最佳表达;伞头是承载"扭时不唱,唱时不扭"表演特点的关键人物;秧歌与宋舞之间的承启关系又进一步印证着"扭时不唱,唱时不扭"的临县伞头秧歌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安徽花鼓灯源于"系鼓互歌"调剂秧歌劳作的风习。在北宋汴京的民间形成,在当地劳动生活的基础上,兼融南北文化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与舞蹈风韵,花鼓灯是一种自娱娱人并带有竞技性的广场艺术表演即兴的,在这里我之所以把跳花鼓灯称作"玩"花鼓灯,是因为当你置身于花鼓灯舞蹈之中,当你亲身跳过花鼓灯,你就能体会、理解花鼓灯的本性就是一种"玩",你只有去"玩",去嬉戏,从中体会玩的本性和玩的根含义,玩出审美精神才能跳好花鼓灯。  相似文献   

10.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个民族生长栖息的地域特点、地方特色,造就了它独有的文化大花园.你若是正月里来到山东,必会置身于秧歌的海洋中……山东秧歌风格多样,很是流行,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扭那么一段,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还属"胶州秧歌"海洋秧歌"鼓子秧歌",这三种舞蹈被当地人称为"三大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1.
朱文娟 《考试周刊》2011,(52):226-227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如今已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代表形式之一。作者根据东北秧歌"艮、俏、浪"的风格特点,从东北秧歌的体态、手巾花、扭和舞蹈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教学生跳好东北秧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鼓子秧歌不断发展,现在已成为各大院校舞蹈专业男班民间舞课中的必修教材之一。由此可见,鼓子秧歌在男班民间舞教材的重要地位。它舞蹈内涵丰富,具有广泛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从训练角度看,它不仅训练舞蹈演员大开大合动作的收放能力、腰部“发力”的控制能力、“抻”节奏的把握能力,更重要的对培养男性特有的阳刚之美有着广泛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以晋西临县伞头秧歌作为个案,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探讨伞头秧歌赖以生存的民俗基础,窥一斑而见全貌,作者从"小地方、大社会"的思路出发,对临县伞头秧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细致分析,为全国的地方艺术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陕北秧歌是陕北民间艺术的魁宝,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和审美特性。从传播学、民俗学、符号学以及"狂欢化"角度对陕北秧歌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陕北秧歌是植根于乡土世界与民众精神之中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民间文化形式之一。20世纪40年代,这一传统民间文化形式被发现并纳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文艺建构与发展的全新轨辙。中国左翼革命对"民间"的发现以及借助对传统民俗活动的挖掘与利用来建构其文化新秩序的策略实施,使借鉴民间传统秧歌的表演形式而创造的新秧歌有了发生的契机,新秧歌运动在这一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16.
大奏鼓,原名"大典鼓"、"车鼓亭",发源地在石塘镇箬山里箬村,原先是由流行于福建泉州、晋江一带元宵节闹花灯时迎神"割火"时表演的"跳鼓"演变而来。大奏鼓的表演方式,是由男性7-9人扮演女角,身穿类似戏曲中的媒婆服饰,手执扁鼓、木鱼,跣足上场,且敲且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大奏鼓蕴涵着箬山渔村独特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既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其价值正在蓬勃兴起的民俗旅游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7.
延安整风运动和"讲话"之后,中国共产党更加强化了意识形态对思想文艺领域的规范和控制,也对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领域所独具的地位及作用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因此,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发生及其对民间传统艺术自内容到形式的改造和利用,均使之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文艺形式实施文化革命的一种资源和策略。而文艺"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要求不仅规定了"新秧歌"创作的题材和主题,而且影响了这一艺术形式的总体表演风格和审美倾向。被赋予全新艺术职能和审美要求的"新秧歌",作为40年代革命文艺的一种代表性形式所具有的范式意义,对之后共和国文艺新秩序的建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玩法: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请五六名幼儿做鞭炮(手拿玩具鞭炮,内放五颜六色的碎纸),四散蹲在圆圈内。第一遍音乐(除间奏) 全体幼儿自由地向圈内走秧歌步。第二遍音乐①~②小节继续走秧歌步。③~④小节(即间奏) 两脚稍分开站立,按节奏手作敲鼓状,身体左右自然摆动,同时按节奏念“咚……”⑤~⑥小节走秧歌步。⑦~⑧小节同③~④小节。  相似文献   

19.
定襄秧歌主要活动于元宵节期间,全县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村庄要组织此项群众文艺活动。一般一过"破五"(正月初五),各村就积极组队、筹措资金及用品,指导排练。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高桥秧歌主要在本村各街巷参灯、转旺火,即有灯山前围绕着熊熊燃烧的旺火为乡亲们表演。80年代以来,每逢元宵节,县里组织群众文艺汇演,  相似文献   

20.
学踢足球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真是个好天气。哥哥说:"我们一起到楼下去踢足球吧!"我不好意思地说:"我不会踢。""没关系!我可以教你踢呀!"哥哥爽快地答到。"OK,没问题!"我高兴得叫起来。我早就想学踢足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