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成人的世界里美国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孩子们也难以摆脱父母的影响,一样很不消停.大家在上课的间隙,纷纷加入对美国大选的意见,别看孩子们年纪小,见解可不一般.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做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话题了,孩子们查文献,找证据的能力很强,加上家里面父母的谈论,分处不同阵营的孩子们居然也都可以引经据典的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2.
2012美国大选     
《海外英语》2012,(10):8-8
转眼间,美国又要迎来四年一度的领导人选举了。奥巴马能否连任?还是会被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取代?结果很快就会揭晓了。我们暂且把结果放一放,先来了解一下美国大选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美国2000年大选因计票混乱导致总统难产,两党候选人展开司法大战,招致全世界嘲笑,最终经由联邦法院裁决,小布什进入白宫,客观地反思这次大选,很难说法院干预选举体现了司法公正,美国人也未必会因这次大选出了乱子而废除选举人制度,但是,这次大选的政治影响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4.
《海外英语》2013,(1):63-63
2012美国大选已经落下帷幕。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美国民主党人奥巴马成功连任总统。关注时政的同时,也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哦,现在小编带大家学习一下大选中的英文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2112年的美国大选再一次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今年以来《人民日报》所有的美国大选报道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人民日报》在美国大选报道中构建的是一个有着党性原则的,相对客观的,体现着中国视角的批评性框架,这个框架在注重客观报道的同时体现党性原则,在体现中国视角的同时注重适度批评。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电视政治广告已经成为当代竞选政治的主流,在政治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美国大选为例,从四个方面管窥政治广告的传播形态:其功能是建构拟态环境,其传播特点是形象说服,其传播方式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其传播效果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大选之选前在大选前一周,学校到处张贴选战海报——支持奥巴马还是麦凯恩?我们班上2名黑人同学,每天都要跳段奥巴马舞,唱首奥巴马歌。  相似文献   

8.
一部电影《刮痧》让许多华人都知道了美国的儿童权益保护协会(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知道一旦与"儿童虐待"挂上钩是要上法庭的,并有可能失去孩子。回国与朋友同学聊天,好多次都聊到这个话题:在美国不敢打骂孩子,要不孩子报警就不得了了。  相似文献   

9.
2016年,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震惊世界,但伊朗是个例外。以《德黑兰时报》为例,记者和编辑们通过采访和对外媒报道的筛选,客观公正地对美国大选予以追踪报道。在美国宣布大选结果的第二天,《德黑兰时报》登载了长短不同、冠有特朗普名字的14篇文章,对特朗普获胜后的美国、国际背景、社会变化及原因进行全面剖析。人们拭目以待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的政策,不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将是革命性的,世人要做好准备,以迎接职业政治家地位下降、没有世界警察时代的到来。进入21世纪,成功始于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而它必须建立在理性思维之上。  相似文献   

10.
朋友的父母来美国探望儿子一家,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喜欢得不得了,孩子在学校做了很多手工,还有画作,拿回家奶奶看了之后笑眯眯地不住点头,赞不绝口,和国内的女儿及外孙视频聊天,提起了这事  相似文献   

11.
品牌需要年轻化 当麦凯恩紧紧咬住奥巴马在政治上“缺乏经验”这一事实,进行猛烈攻击时,他正在犯下一个巨大的错误:面对奥巴马这个明显的“缺点”,竞争者不假思索地攻讦,却在不经意间将自己贴上了品牌老化的标签。这将意味着他们将逐渐远离最有影响的社会群体。黯然退场的希拉里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2.
正如每个国家都很重视青少年教育一样,美国也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但美国没有全国性的青少年教育专门机构,青少年教育融于日常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教育影响各有侧重在美国,对孩子教育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美国的家庭非常重视培养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东西 《家教指南》2009,(10):28-28
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讨成人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因此,美国父母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他们希望孩子愉悦地度过人生。下面是他们的一些小招数。  相似文献   

14.
卢晓军 《小读者》2011,(9):I0015-I0016
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是中国和美国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中美不同的父母观:第一,子女的所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  相似文献   

15.
杨健 《中华家教》2011,(3):28-29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钱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难以回避的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中国父母不妨也学学美国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做法,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金钱教育。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报道,多年来,美国确实给无数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一个画饼充饥的机会。不知有多少人坚信,中国孩子到美国读书很轻松。在这样的意识支配下,就有了下面这样的说法:如果在中国玩儿不转啦,孩子们,咱就投奔美国去!如今的各类媒体把这种说法演绎得几乎全民皆知。  相似文献   

17.
邓万祥 《教师》2011,(7):123-124
正如每个国家都很重视青少年教育一样,美国也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但美国没有全国性的青少年教育专门机构,青少年教育融于日常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8.
4.重视道德教育。美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民主观念、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强调要“学会关心”,即。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关心世界”,提倡爱校、协作、和谐以及群体精神。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并注意从儿童抓起,如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农场、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等。美国的博物馆林林总总,有化的、艺术的、历史的、军事的、科技的,仅首都华盛顿就有18家之多。这些博物馆以及白宫、国会大厦、自然风景区不仅是免费开放的,而且重视历史、科学、技术、化等方面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陈敏 《天津教育》2013,(2):13-15
一、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张漫画在网上流传甚广,说的是:1岁,当中国孩子认字时,美国的孩子自己扔尿布;2—3岁,当中国孩子开始背唐诗时,美国的孩子在帮做家务,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3—4岁,中国孩子学钢琴、舞蹈、下棋等才艺时,美国的孩子在做家务,铺床、摆餐具;4—5岁,中国孩子在进行各种艺术才能培训时,美国的孩子在擦桌子、收拾房间;8一12岁,当中国孩子完成怎么也写不完的作业时,美国的孩子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学着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当中国的学生搞题海战术时,美国的学生学会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这幅漫画尽管有些夸张,但基本画出了两种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培训期间,我深入到美国学校,通过观察、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初步了解了美国的中小学,尤其是中学实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做法。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培养美国精神。在美国,经常听到人们自豪地说:“我是美国人”。这不仅是因为美国人潜意识里的优越感,更与培养美国精神有密切关系。美国精神首先是做一名美国人的自尊、自豪感。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在其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政治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