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之友》2001,(6):58
1835年,德国特利尔市中学,一位十七岁的年轻人在他的毕业作文<青年人如何选择职业>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因为在我们能够对它作出决定性影响之前,社会上的种种关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把它规定好了."这一独特的想法使当时的阅卷老师大为吃惊,他们还没遇到过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尽管他的观点不被老师接受,但他们还是给了他高分.这位年轻人就是卡尔·马克思,后来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巨人.  相似文献   

2.
你还烦恼吗     
沈园 《出版参考》2010,(8):47-47
有一个年轻人,跑去向智者倾诉烦恼。年轻人说了很多,可智者总是笑而不答。等年轻人说完了,智者才说:“我来给你挠一下痒吧。”年轻人不解地问:“您不给我解答烦恼,却要给我挠痒,我的烦恼与挠痒有什么关系呢?何况我并不需要挠痒!”  相似文献   

3.
去年党的生日这一天.重报集团资料室来了一个清瘦的年轻人。名叫王茂华.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系,曾就职于国内某电脑公司,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我们对他的全部了解。在资料室工作15个月以来,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两个:第一.他工作的时候总是用小跑;第二,接受任务只有一句简短的肯定答复“好的”。看起来他似乎没有抱怨或要求之类的烦恼.我想,他应该是在承受压力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享受着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首尔的咖啡馆里,你常常可以看到坐在邻桌的年轻人,手里拿着智能手机,总是忙着敲打键盘。他们一会儿把手机屏幕给旁边的朋友看,然后引起一阵笑声。他们并不是相互之间在闲谈,而是各自与twitter上的网友  相似文献   

5.
有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一无所有、一文不名,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他这样问一位老人:"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穷?你已经很富有了啊!"老人由衷地说。"这话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不正面回答,反问道:"现  相似文献   

6.
迟到的礼物     
易名 《新闻世界》2007,(8):43-43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是,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随着毕业典礼的临近,年轻人期待着父亲给他一个惊喜。终于,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红得发紫的“杜拉拉”,现在有了英国版。陕西师范大学推出的新书《爱德华礼物》,讲的正是英国杜拉拉的故事。本书的故事情节简单得没有任何波澜,一个职场失意的年轻人麦特,在常去的星巴克咖啡店巧遇爱德华——这个神仙般的老人,他总是“凑巧”的出现在麦特有职场困惑的时候,帮助他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8.
从阎真的小说中,我们能够读到阎真是一个有着中年智慧的知识分子,但是,他的小说却总是停留在一种令人遗憾的肤浅层面上。也许对作品的这种定位可以为他赢得更多的读者,尤其是那些涉世不能算太深,却在生活中屡屡碰壁的年轻人。虽然也不能因此说阎真的小说是在宣扬某些错误观念,但他的小说充其量也只能被称为片面的深刻。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春天起不断生病住医院,与外地朋友几乎完全中断了联系,因此好几个月都没有给老友范泉通信了,但我躺在病床上总是时时思念着他,担心他的病情,默默地遥祝他早日康复。今年9月末突然收到钦鸿先生寄来《范泉先生纪念文集》的约稿信,简  相似文献   

10.
慧不如痴     
我见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学历又高,拥有国外的硕士学位,他一度是我最看好的未来接班人选之一,但这件事始终无法如愿。他做任何事,都能快速上手,表现杰出。但问题是刚熟悉一件事,他就开始想下一个职位,他的期待与要求,总是比主管快。基于人才培养,许多次我也按照他的意愿,提拔升迁。甚至我还一度自责,是不是我的反应慢了,以至于让一个有为的年轻人浪费了太多的  相似文献   

11.
小岛记者     
在小岛崎岖的山路上,正匆忙地走着一个年轻人。他就是被守岛干部、战士誉为“小岛记者”的方斌。方斌5年来踏遍了前沿十几个小岛,写了300多篇新闻稿和文艺作品,被报刊采用,并被几家报刊聘为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受到了新闻单位的奖励,部队党委3次给他记三等功。1981年底,方斌从安徽枞阳县来到这弹丸似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中华民族对自己的先贤英烈,总是不能忘怀的。正如郁达夫在《怀鲁迅》中所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知爱戴,是永远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在中华民族的大英雄林则徐的身后,不仅清廷给他以哀荣,更有人民给他以怀念,历史给他以  相似文献   

13.
题记:有个年轻人从小就向往在海洋航行,他偶然读到一本书,说地球是圆的。于是他大胆设想,向西航行也许会到达东方。24岁那年,他领着87名水手向大西洋进发,海上的航行单调乏味,苦熬了两个月的船员们几乎崩溃了,但这个年轻人仍就坚持说继续向前走。就在两个月零九天的时候,海上飘来一根芦苇,大陆出现了。这个叫哥伦布的年轻人用事实告诉我们,命运之船  相似文献   

14.
秀才吃包子     
1、有个秀才,每写文章,总是空洞无物。朋友给他提意见,他却说:“这才是学问,你读惯了就好了。”  相似文献   

15.
我新住的小区有位年逾70的老人,他经常旁若无人,边走边高唱流行歌曲,神态如老顽童般。老人还经常邀集一群老朋友聚在一起,插科打诨、嘻嘻哈哈,甚至跑到小孩子堆里踢毽子。每天早上还可以看到他在绿化带耍太极、练气功。  相似文献   

16.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因此,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都多给他布置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相似文献   

17.
有一群从事新闻的年轻人,生活在江南一座不大的城市。这座地市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决定着这群年轻人也许一生都碰不上什么重大新闻事件,好在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对新闻的抱负。他们总是满怀热情,充满期待,于是就有了下面《衢州晚报》年轻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韩东是一个文学马拉松的绝佳选手,从他在文学上的起跑算起,到如今可能有近30年的时间了。而且,他还在拼命跑,丝毫没有松懈、没有要放弃的样子,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和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19.
影坛不老松     
那年,北京的天空异常晴朗。才脱下冬装的北京人显得格外精神。正准备去采访陈强的我们竟在北影宿舍院的一株大树下,意外地见到了陈强。他正在一个鞋摊前修鞋。也许因为他在银幕上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几个来北京打工的年轻人已经将正在修鞋的陈强围个水泄不通。我们的摄影师却借机抢拍到一组精彩的镜头。 陈强接过于洋为我们写的介绍信,穿上已修好的鞋,推着一辆“老爷”自行车,带领我们朝他居住的8号楼走去。 路上我禁不住问他:大树距您家不足1000米,为什么还要骑车呢?  相似文献   

20.
一些年轻人,当他们走出校园时,总是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一开始就应该得到重用,得到丰厚的报酬。他们在工资上喜欢互相攀比,似乎工资成了衡量他们一切的标准。但事实上,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是无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不会很高,于是他们有很多怨言。 也许亲眼目睹父辈们和他人被老板解雇的事实,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将社会看得比上一代人更冷酷、更严峻,因而也更加现实。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仅此而已。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曾经在校园中编织的美丽梦想也逐渐破灭了。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