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教师要积极营造利于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相互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真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教学过程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渗透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在赋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感。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正确捕捉、领悟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引导学生以读传情,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内容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会文学作品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这好似物理学中的“感应”现象;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世界,并以此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理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生物的特殊产物.是课堂教学的特殊催化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动机体中欢腾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富有情趣的教学.不仅可以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也可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语文是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感情充沛,构思精巧。然而在相当多的情形下。学生由于思想经历、知识储备等原因.不能较好地把握教材所传达的情感.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凝聚着作者生命情致的作品需要读者主体情感的积极投入才能映射出它璀璨的光芒。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10.
教育是一项极富感情的事业,因为教育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现代教育观念认为,积极的情绪、情感是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需要的教学手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同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更需要情感的参与。因此,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教的不应该只是知识而已,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包括一个人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等,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我接手了一个“特别”的班级。家人和朋友都为我捏了一把汗:“学生能你的话吗?你能‘震’住学生吗?”所谓“特别”,是这个班的学生调皮得出了名的,任课老师们无不头疼。我自己却不怎么担心,因为我为这份工作准备了一个法宝--情感交流,我相信这个法宝能让我在这个班级立足,相信这个法宝能让我从容面对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困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照苏氏的理论“情感血液”“沸腾”,当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知识才能打入其长期记忆库,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苏氏所说的“情感”之“血液”才是“沸腾”的,理方能达心,知方能入脑,如此的教学境界,方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流:知识信息流和情感信息流。这两种信息流相互影响,交织流动,共同汇成教学过程的信息交流。当知识交流与情感交流都畅通时,总流量最大,教学活动就处于最佳状态;当知识交流与信息交流有阻塞时,就会引起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活动失常或完全终止。因此,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陶斐 《政治课教学》2009,(10):34-3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的课堂其实就是学生与学生心和情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心和情感的交融。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开在心灵的花朵,正因为情感的存在,才使得一个人变得有血有肉、实实在在,而不是空有一副皮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杨芸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4):130-130
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 ,它和其它学科一样 ,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也可以说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师生是直接的参与者 ,要想使这个活动顺利完成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达到活动的目的 ) ,师生间必须要有默契的配合。那么 ,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默契的师生关系呢 ?我认为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并随之产生的共鸣 ,可以算是一种默契 ,也是语文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实际上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课文内容来进行情感的交流 ,进而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每一篇动人的文章都成了师生情感…  相似文献   

18.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把一堂课当作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通过自己丰富的情感再现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入耳,理之达心,知之人脑,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19.
王桂秀 《现代语文》2009,(12):81-8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如果能和情感因素相结合,就更易于发挥教学的潜力,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下面是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关于情感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其中蕴涵着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学生在教师的爱心鼓舞与耐心教育下健康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们的学习劲头往往受到课堂氛围、教师品质、学习内容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或者丰富的肢体动作,触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让他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