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人们把只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称为“偏食”。最近,我惊讶地发现,这种“偏食”现象已蔓延到职教这块领域了。你若不信的话,请看:专业课上学生严肃认真,神情专注,如获佳肴,食之犹恐不饱;可文化课上则松懈散漫,态度漠然,甚至如自由市场,各干各的“营生”。有的学生如是说:我们花钱来职业学校就是要“吞”技术“咽”本领的,哪有时间“品尝”那些“小菜”(指文化课)呢。而一些教师的高论则是:职教中的文化课不过是宴席上的可口可乐而已,可有可无!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我们是职业学校,学生的目的也无非是要学得一技之长,那学生“偏食”又有什么不好呢?这话初听起来似有一定道理,但“偏食”带来的后果却是不良的。其一:专业不“精”。以财会班  相似文献   

2.
“邯郸学步”不可取○白春平谈起教学经验交流,许多人都希望得到有教学特长的教师的真“经”法“宝”,自己拿来一试就灵验。也有的教师不解:同样的教材,学生同样地学,也用了同样的教法,为什么教出的成绩就是不如人家?这不由使我们想起“邯郸学步”那则笑话。赵人走...  相似文献   

3.
黄兆龙先生写的《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以下简称“黄文”),认为“现代学校非常需要研究和运用‘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按规律办学管校”;认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对“无”进行探索与开发是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孙仕满 《山东教育》2005,(18):48-48
今日,孩子自己在家。早晨上班时他答应做完作业后再玩。10:00我打电话给他,他正在上网。12:00我下班回家,他还趴在电脑前面。翻看作业,竟然只写了几行。  相似文献   

5.
我的儿子莎莎是全家的中心人物。他在奶奶家是长孙,在姥姥家是长外孙。全家老少对他犹如“众星拱月”,他是受头等优待的人。莎莎成了“小霸王”。就说大年三十在姥姥家吃饭那一回吧,丰盛的菜肴刚上桌,莎莎就马上爬在桌上用手抓菜大吃大嚼起来。我告诉他要懂礼貌,等大家—块儿吃,话没说完,姥姥就进来了。她说:“别管孩子,让他吃。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他是我们家的小宝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举办的一次艺术大赛的赛场,有一位评委自豪地说:现在的学生,一入学,就树立起了一个目标,参加大赛,还要拿名次!这是真话,却也真使人不寒而栗。这说明,应试教育如今又有了一个孪生姐妹——应赛教育。  相似文献   

7.
“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的情况下,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全家人对独生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少孩子还沾染了讲究吃穿、互相攀富的习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孩子的家长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为了不至于使孩子“冒富”,便煞费苦心地装起穷来。他们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并减少在孩子身上的支出,  相似文献   

8.
从化与艺术的角度看,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升温和膨胀,折射出的是化原创性的缺失,凸显出的是艺术创造力的匮乏,表现出的是审美感悟力的滞后。因此,尽管不少节目名称起得十分时髦花哨,颇为洋派欧化,但其形式大多雷同,内容都是低俗低智或乱搞恶搞,有时几近于用恶作剧来取悦受众,这样可能会使受众开心一时,收视率飙升一段,然而造成的逻辑对应就是使当代传媒娱乐化整体性地滑坡低靡和主体性的骨质疏松。而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特别是先进化,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内驱力。  相似文献   

9.
据《南京晨报》日前报道,天津的8岁女孩刘真然从上小学到二年级从未参加过考试。这是她的另类老爸给她的“特权”:一到考试,就放假回家玩耍。刘书宏坚决不让女儿参加任何考试,以表示对中国应试教育的抗议。如此“另类教育”,笔者认为不可取。首先,考试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形式。家长不让学生参加考试,就难以比较准确地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几年,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中小学取消了期中考试等一系列考试,更不再进行考试排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该不该重奖高考"状元",历来争论不休。最近,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获得68万元奖励的消息,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可否认,重奖"状元"出发点是好的,如奖励方所说:"营造重视教育的氛围,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1.
结果管理以目标为指向、以结果为驱动,不对工作的过程作过多的干涉,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明确权利责任,有利于推进自主管理,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然而,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质,由于配套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结果管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封闭式管理”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管理模式。我刊曾在2001年第7-8期和2002年第2期刊出了争鸣文章。需要说明的是,从文章的倾向性来看,前两次刊出的大多是赞成的文章,而这次刊出的均是反对的文章。同我刊《探索与争鸣》栏目的已往编辑原则一样,这种倾向性的变化,并非我刊的特意取舍,也不一定是现实中两种观点呼声强弱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少先队小干部》2012,(Z2):56-57
小编的话:亲爱的队员们,上期"西门吹灯闯江湖"的故事大家看得过瘾吧!将原本略显枯燥的法律故事变成四格漫画是"红领巾普法行"的一大创举,这样就更能符合大家的阅读习惯喽。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体会成长,原来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李海涛 《现代教学》2011,(12):46-46
如今的不少学校,在“安全第一”的口号下,体育课几乎被架空了。不仅像掷铅球、投标枪、跳山羊之类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被取消了,而且连篮球、足球之类挑战性稍强的比赛也很少举办,“每天锻炼一小时”在一些学校里几乎成为空话。不仅如此,更有一些学校还制定出各种详尽、严厉的校规和班规来限制学生,如不能追逐打闹,不能在校园内快速奔跑,不能随便到运动器材上玩耍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学校教学研究活动期间,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蚂蚁和蝈蝈》一课。学习第2段小蝈蝈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唱歌、跳舞这一内容时,教师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了"自由自在"的含义后,与学生开始了如下对话: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生我觉得是"自由"的。生"讨厌"的。师噢?看看谁能猜出老师想要的是哪个词?生"高兴"的。生"自由"的。师是"懒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辑之间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第7版上,刊登了《9岁儿童遭音乐老师胶带封嘴》的短和漫画。漫画上这样写道:都给我老实点,谁再乱讲话,他就是你们的“榜样”。好个“榜样”作用,让人看了心里着实难受,但类似情况在我们周围确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秀”一词在各行业时髦起来。如“时装秀”、“模特秀”、“车展秀”……。翻翻字典,方知“秀”指秀丽,妩媚优异,最佳等解法。如此说来,在时装,模特等展览上使用“秀”字无可厚非,而“作秀”一词也更显时代感和创造性。但如果把“作秀”…词搬到课堂上,笔者却觉十分不妥。  相似文献   

18.
每代人都面临着如何培养下一代品德的问题,但每代人都面临着其独特的时代特点。我平时除了关注女儿的学习,也有意识地培养其品德,诸如不让她娇生惯养,尊重长辈,有礼貌,增强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公德意识等等。我们认为孩子品德的培养本不是一朝一夕,而需要贯穿于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近日,我在一篇题为《从“错误”开始教起》的文章中读到一则小故事,读后颇有些感想。《从“错误”开始教起》一文中讲述了一位教练教孩子学溜冰的故事:在教学溜冰动作前,教练先让孩子们做摔跤游戏,孩子们觉得很有趣,不仅不再惧怕摔跤,而且还学会了跌倒后作翻滚动作保护自己;可是接下来学“直排轮的站立”这个动作时,这位教练有节奏地喊着“踩死蚂蚁!踩死蚂蚁!”初读至此,我颇为佩服这位教练的匠心独运,但细细品味,心头却不禁为之一颤:蚂蚁虽小,也是一个生命,这一声声的“踩死蚂蚁”,岂不是在误导孩子可以漠视生命吗?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有些…  相似文献   

20.
这种“家教”不可取钱树勋一个时期以来,部分在职中小学教师利用晚上和星期日的时间,在家里对少数学生补课,辅导作业,开展“家教”;学生家长每月向教师支付一定的“家教费”。这种以创收为目的的“家教”在一些学校里越演越烈,大有蔓延的势头。本来只有少数教师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