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为主导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近日对外宣布,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这标志着人类在破解宇宙中“反物质之谜”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
正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团队常年工作在百米高的花岗岩山体腹中,身处"不见天日"的工作环境,团队却解开了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都想解开的谜题——2012年3月8日,他们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并测量到其振荡概率。由于这项震惊国际物理界的成果,王贻芳获得科学界"第一巨奖"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成为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经过17年9度空缺后,毫无悬念地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同年底,这一基础领域的科学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然而,在欢庆成功之余,中微子实验项目一位科学家的一番话却很耐人寻味。他说,长期以来,主导基础物理研究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研究积累薄弱等客观原因,一直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不小差距。但更为重要的差距在认识层面。比如,我们就常常听到这样的疑问:你这个基础研究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4.
<正>11月17日,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中国大饭店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陆锦标,因在大亚湾实验中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共享"物质科学奖"荣誉。颁奖环节,一贯"严肃脸"的王贻芳接过奖杯时,难得地笑了几次。虽然转瞬即逝,但恰好被镜头捕捉到。后来的发言,他按要求准备了致辞稿,和不苟言笑的性格一样,讲话规规矩矩,洋洋洒洒的感谢占了大半篇幅。不想最后  相似文献   

5.
中微子物理是粒子物理最重要的前沿之一,存在众多未解之谜,可能成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突破口,也是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的交叉前沿。大亚湾中微子实验2012年出人意料地发现大的新中微子振荡模式,使近期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和CP相角成为可能。江门中微子实验(原名大亚湾二期实验)2013年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2015年启动建设,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它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核心科学目标,同时精确测量中微子6个振荡参数中的3个,达到好于1%的国际最好水平,使检验中微子混合矩阵的幺正性、发现新物理成为可能。它也可以研究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大气中微子,寻找暗物质、质子衰变等,在多个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能对理解微观的粒子物理规律做出重大贡献,也将对宇宙学、天体物理乃至地球物理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在不久前的诺贝尔北京论坛上评论说,中微子振荡实验(OPERA)很重要,令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中微子可以超越光速,但他认为他们过早地发表了结果,应该进一步研究.考虑各种可能性,更加认真地对待。而我要讲的和强调的是: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评出2012中国科技之"最"最玄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12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成果上榜。《科学》的评价是,"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大亚湾实验的结果可能就是标志着这一领域起飞的时刻。"  相似文献   

8.
曹俊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6(3):353-355,242,363
1科学背景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站位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内,其主要科学目标是通过探测来自反应堆的中微子,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角θ13。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I0006-I0006
一位美国科研人员在广东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站装配大厅内查验数据(10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明放 摄  相似文献   

10.
新闻缘起:前不久,大亚湾核电基地艳阳高照,彩旗飘扬。200多位中外来宾齐聚岭澳观景台,共同见证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又一个重大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这里破土动工。该项目是目前中美两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对提高我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工典札上,来宾纷纷发表讲话,感谢中广核集团对实验项目的大力支持,并对该项目寄予厚望。目前,在距广东大亚湾核电站300米左右的一座小山旁,中铁十五局的工人向着花冈岩的山体开钻。2年后,在这座小山的腹部将建成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场所。见证开钴这一历史时刻的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说,这个项目对于加强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能源部基础局副局长罗宾·斯蒂芬的评价比白春礼还高:这里将创造新的科学历史,这里的实验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实验,它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人类也具有重要意义。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实验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8-19
对普通公众而言,只在《2012》这样的科幻电影里听说过充当“灾难制造者”的中微子。“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微子.太阳不会发光.不会有比氢更复杂的原子.因此也不会有地球.人类。”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工程副经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说,中微子不仅在微观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有关,例如宇宙中反物质消失很可能由中微子造成。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0,(21):7-7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在线版10月19日(北京时间)报道,近10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着力打造一个肩负着雄心勃勃计划的实验装置,以解开宇宙射线和中微子产生的谜题。现今深埋在南极洲冰盖之下的一台“望远镜”,将记录下宇宙射线中的中微子在和冰雪中的原子发生碰撞时产生的稍纵即逝的蓝色之光,其灵敏度有望帮助人们确定那些不断轰击地球的宇宙射线和粒子究竟来自何方。  相似文献   

13.
《科教文汇》2005,(4):11-11
我科学家与它擦肩而过 上世纪70年代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唐孝威教授和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教授在德国汉堡相识.恰巧当时两人都对“质子衰变’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谈论实验方案.1979年9月.唐孝威和小柴昌俊回国后多次联系表示建议中日两国共同建造大型“水切仑柯夫”探测装置以探测“质子衰变“的事例;之后两人各自向政府申请实验经费,唐孝威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而小柴昌俊获得了研究经费。经过20年的奋斗,小柴昌俊最终证实太阳中微子丢失.探测到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和大气μ中微子振落现象,从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4.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采用掺钆液体闪烁体(Gd-LS)作为探测中微子的靶物质,Gd-LS的性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艰苦攻关,制备出一种新型Gd-LS,性能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消除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最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核探测器研制方面的国际地位。“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掺钆液体闪烁体的研制”成果荣获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人包括张智勇、丁雅韵、周莉、王瑞光、刘金昌、曹俊、王志民、关梦云、钟玮丽、路浩奇。  相似文献   

15.
正9月7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因其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院院士王贻芳、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教授陆锦标因其在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6.
成宇 《百科知识》2004,(8):30-30
根据我们现在的认识,太阳的核心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热核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中微子,这就是太阳中微子。然而,科学家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测量抵达地球的中微子,结果却发现,测量到的中微子仅为根据太阳活动理论算出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粒子物理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那些年代,物理学家们透彻地研究了亚原子物理,包括结合核子成为原子核的强作用力,以及以p衰变为典型的弱相互作用力。关于弱相互作用,56年中微子第一次被直接探测到,60年代人们发现了第二种中微子,即“型中微子。60年代晚期还发现了太阳中微子的短缺,这是第一次探测到中微子振荡的后果。关于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I0015-I0016
【导读】在内部从下向上观察到的太阳中微子天文台不锈钢球体。中微子探测,瞥见太阳的灵魂——太阳内核产生的PP中微子被直接探测到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10,(7):10-10
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网站近期报道,该校宇宙学家通过对宇宙星系3D图像的观察分析,测定出中微子的质量不超过0.28电子伏特。报道称,这是截至目前最精确的中微子质量测量值。该方法的运用使人类向最终准确测定中微子质量又迈进了一步。相关研究论文将发表在即将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6,(8):24-24
中美两国科学家将联手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进行大规模的粒子物理实验。这项耗资近5000万美元的实验是中美两国迄今最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合作项目。主持这个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说“:国际合作组将在大亚湾核电站附近设置3个探测器进行中微子测量,将在2008年建成隧道,2009年安装探测器,2010年开始获取数据。”根据计划,中方将投入1.5亿元人民币(约合1870万美元),负责基本建设和建造一半探测器;美方投入2500万至3000万美元,负责建造另一半探测器。中微子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粒子,在最微观的粒子物理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