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法人人格否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拥有独立人格和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是公司制度的灵魂,但是当这一制度被滥用或者已成为不可能时,应当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法理,而研究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无疑是为了更恰当的适用该法理,以发挥该法理对公司法人制度之补充的积极作用。本文拟从法人人格否认原则的起源、概念、适用要件作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司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公司法把由股东投资形成的财产称之为“法人财产”,并授予其相应的“权利”,目的是从立法上保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法人对其经营的资产具有完整、独立、排他的权利。但公司法并未对“法人财产”的性  相似文献   

3.
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制度,是民法上优先购买权制度在公司法领域的具体适用,我国《公司法》对此作了规定,但是对于其他股东是否可以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的问题未予明确。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立法,对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差异巨大。基于立法本意以及公平原则,仅可在公司章程约定或者第三人同意的情况下允许优先购买权的部分行使。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体系中,董事会是法人治理的核心。我国目前大部分公司的董事会没有接受考核,主要由于我国现行公司法存在的较多缺陷导致对投资者以及投资委托者对董事会考核和监督职能难以落实。借鉴美国经验,对加强我国董事会建设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5.
祝金龙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221-221,34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这两大公司法律制度的有益补充。当公司的法人人格被滥用,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将无视公司的法人人格地位,否认股东的有限责任,令不当行为人对公司的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中国公司法缺乏系统性规定,司法过程中出现滥用人格否认制度现象。  相似文献   

6.
新《公司法》第20条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本文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这一制度的适用条件、情形、完善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张立君 《科协论坛》2007,(3):282-282
本文简述了关联交易的含义,先介绍了国外对关联交易的常用立法原则: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深石原则、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原则;然后再介绍我国对关联交易的几个常用立法原则:引入人格否认制度、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原则、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郭玉昆 《科教文汇》2008,(29):211-211
我国新《公司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在肯定这一终极救济手段合理性的同时,我们应充分预见“硬币另一面”的风险和成本。为防止股东滥用解散请求权之“少数人暴政”,法院在穷尽救济措施前,应充分考虑替代性解决方案,尽量避免因“矫枉过正”给公司招致的不必要损害。在理解与适用这一制度时,要从兼顾公平和效益等价值原则出发,从程序细节上不断完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天俏 《科教文汇》2008,(36):222-222
经济法为公法,公司法为私法,二者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具有独特的价值,但经济法的价值在公司法中的某些制度中也有所体现。本文论述了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体制的整体效率的提高,并阐明其在公司成立原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确立的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对平衡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实现股东之间真正的平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立法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主体范围和救济措施等规定尚不完善。为了更好的适用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亟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德国的信赖保护原则,被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其他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承认,从而使得信赖保护原则成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的行政法治中有重要价值,是我国构建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之必需。尽管信赖保护原则之理念逐步获得共识,但规范相对薄弱。理念与规范之间的差距与博弈亦非常明显。随着司法实践和行政法治的推进,理论需要进行深度探索,规范内容也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张天泽  苏尔然 《科教文汇》2014,(27):171-173
在企业化运营的社会改革力推动下,高校后勤实体与其所属人员(主要是非编制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即出现高校后勤劳动用工契约化。但是,高校后勤各类人员当前法律适用不一致,新旧交替,改革推动表面化,并出现诸多法律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后勤应以法治化用工为核心,重构规章制度,优化运营体制,切实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维护自身的权利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果与社会效应的统一,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述条约保留的效力在《关于对条约保留的实践指南》中得以进一步明晰,包括排除适用和变更适用两种不同的法律效果,应用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九十六条是指,保留将排除《公约》相关条款的适用,进而推之于司法实践中,要求法院或仲裁庭根据管辖地的冲突规则确定合同形式的准据法.这一法律效果适用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保留国的情况,而不论案件审理地.冲突规则指引的准据法具有国内法属性,即便指向非保留国的法律,也不导致公约的适用.在中国现行国内法已经与《公约》一致但未正式撤回保留的特殊情景下,如果中国法律作为准据法,应适用《合同法》.鉴于这种保留的有效性难以评估,并且保留的维持增加了法律适用中的风险,建议撤回.  相似文献   

14.
刑法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穷尽其他手段无法实现法益保护的时候,刑法便会褪去谦抑的面纱,发挥其"终结者"的作用。刑法的适用关系到个案正义与人权保障,高校刑法教学理应贯彻"正义、刑罚、责任一体"之理念,同时,在教学中"有利于犯罪人原则"理念的展开,对犯罪人人权保障、刑法理论研究、司法实践探索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社会物品一般分为私人物品、可收费物品、共用资源和公共物品四类,且基于效率性、公益性和公平性的不同目标分别由私人、政府和私人以及政府来提供。对于公共提供与私人提供分别服从于公法与私法调整模式,采用公法人与私法人制度,对于可收费物品则服从于特殊法调整模式,采用特殊法人制度。我国公共提供应采用相应的法律调整模式与法人制度进行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安全事故频发的我国乳制品行业,消费者明显已对我国乳业信心不足。针对这一特殊行业,从消费者的视角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乳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驱动乳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宏观上依靠完善的法律,有效的执法及乳品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中观上依靠行业协会有效的引导与规范;微观上依靠广大的消费者及大众媒体对乳品企业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及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历史原因、企业市场行为与社会责任行为的不一致性,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的不一致性,企业的发展规模、所在的行业状况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关于董事的法律地位,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学者各持不同的观点。事实上,无论代理说、信托说、委任说还是法定关系说等都不能清晰、合理地解释董事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对董事法律地位的分析应当与董事的定义联系起来,将其区分为作为机关的董事和作为机关任职人的董事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基本理念、合理原则、管理方法可以作为劳动法的立法原则;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已实际订立劳动合同不必再进行双倍工资惩罚,以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劳动合同变更的合理性合法性应在变更的可预测性,员工对岗位是否胜任,企业经营实际的必需性,变更岗位与原合同岗位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考量;企业规章制度构建应考量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标准合理,条款可操作及充分公示公告。  相似文献   

20.
禁止重复授权是专利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于外观设计专利而言,这一原则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专利法》第二十三条、《专利法》第九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第一款。然而,上述原则是否适用于关联外观设计,目前在我国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本文通过分析一组判例,就关联外观设计在司法实践中引发的法律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期待能够以此促成业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