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新时代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创新研究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作用和新时代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为主要依据,从应用多媒体技术改革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学和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新时代下马克思信仰教育创新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核心任务与中心内容,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与感召力亦是关乎国之根本的铸魂工程。本文聚焦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发展机制、现实危机致因、培育铸塑路径展开逻辑透视,旨在通过逻辑应然、教育实然与实践必然的有机嵌联,整体性优化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提升其价值评价与信仰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现实的、崇高的信仰,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信仰危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出现既有历史的、理论上的原因,又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本文即对此展开论述,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民族高校信仰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影响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和民族地区和谐与稳定,其意义尤为重要。当前,民族高校的信仰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育方法单一枯燥、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宗教信仰挑战马克思主义信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加强信仰教育研究,探索新方法,整合新力量,拓展新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民族高校信仰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影响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和民族地区和谐与稳定,其意义尤为重要。当前,民族高校的信仰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育方法单一枯燥、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宗教信仰挑战马克思主义信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加强信仰教育研究,探索新方法,整合新力量,拓展新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信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尤其是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和普及的社会转型时期背景下,大学生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发展现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人选取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高职院校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要性、现状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吴丽华  蒋平 《知识窗》2014,(6):16-17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分级教育为基础,注重活动载体的创新,并运用网络技术,提升了大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大学生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各种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和真理性面临严峻考验,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不良媒体的舆论导向,使得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怀疑论和无用论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进而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大学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蔓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深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彭继华 《科协论坛》2007,(3):187-188
理想信念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高等院校在培养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扣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即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关系的教育;树立理想和实现理想关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信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是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形成的,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冷静分析大学生的信仰现状、特点及其部分大学生信仰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探索使大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他们的信仰状况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国梦在未来的实现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了解院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及信仰状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情况,通过调查分析,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世纪中宗教的观念也不会彻底根除.就算是大学生也会受到各种宗教观念的支配和影响,而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在目前大学开设的各种课程中并没有专门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专设一门课程.只有一些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思想教育。现代社会中,宗教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关注和接受,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信仰,是高校领导者必须要注意的一大问题。笔者在此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宗教观进行阐述.说明马克主义宗教观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作用和必要性,论述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等.希望能对各高校中的教育者和领导部门促进大学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就又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总结经验研究新方法提出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资源。新时代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信仰人民的新时代青年是它赋予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巨大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科 《科教文汇》2012,(28):12-12,14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以及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给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要教育学生认清国际形势.学习近现代史知识.拉近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思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发挥“两课”的阵地作用.全方位开展信仰教育.使大学生信仰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徐悦 《科教文汇》2012,(16):16-16,25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从审美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生活化的"三观教育"、认同化的共同理想教育、艺术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方面入手,思考大学生如何能将理想信念教育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真正地实现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7.
常彪 《科教文汇》2013,(30):173-174
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信教问题初显,且呈上升趋势,这对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旨在研究当今高校大学生信教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如何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宗教观的宣讲,研究如何在高校更好地进行信仰教育活动,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状况与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探析了其负面影响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并指出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二要加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信心教育;三要加强党的领导信任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