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李奇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6-10
20世纪初,"英雌"话语演变为民族国家振兴、女权振兴的典型话语形态之一。与之相呼应,小说拟构的"英雌"纷纷涌现。由此,"想象英雌"构成了此类小说叙事的一条主脉。一般而言,"英雌形象"都具有相同的拟构方式和手段:即应"引"而生的英雌速成途径,英雌能量的乌托邦狂想和英雌人物的"演说"性。 相似文献
2.
李奇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105-110
“英雌”话语是中国近代女权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话语既有社会历史背景及现实国家命运作依托,又是国家民族宏大叙事的子话题,同时还获得了女性主体的认可实践和一定的性别意义的补充与丰富,而在虚拟的文学世界中,“英雌”话语也呈现出多种想象模式。考察这一话语型态的形成过程、实践态势和文学想象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女权运动与西方的女权运动处于不同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结果中,进而对20世纪初中国的女权运动作出切合历史语境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古汉语之“嗟来之食”三种英译文进行对比、评析,旨在得出一种更新近原文特征的拟译文: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5.
目前“不”字公示语英译存在中式英语的现象,因此应以英语中“不”字公示语一些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采用“No+名词”等几种句式,实现这类公示语的禁止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与新课程学科课堂的三维目标,我校建构了"三构互动"学科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对此模式进行解读,剖析其纵横结构,说明其流程,论述其辩证应用,以及教学的三个支点。 相似文献
7.
8.
陶东兴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76-77
汉语的"被XX"表达式一出现在网络上就迅速传播并被大量地创造性套用。之所以称其为"新型‘被’字句",是因为该表达式通过仿拟以前的"被"字句构式,使旧的结构具有了新的构建模型,即"被+N",其呈现的原型不同于传统的"被"字句,也有别与英语被动句式。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理论对该句式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其产生的机理及与英语被动句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20,(8):93-94
"X里X气"构式在汉语口语中较为频繁使用,笔者基于BCC语料库的检索结果,试从构式语法构式压制的角度来分析"X里X气"构式内在的语义、语用和结构特征。笔者发现"X里X气"构式具有将名词化为形容词的功能以及强化形容词语义的功能。词汇方面,构式"X里X气"中的X词汇决定了"X里X气"构式的语义以及词汇感性色彩。 相似文献
10.
11.
《三国演义》写刘备“善哭”丰富并强化了刘备“仁君”心性、“义士”性情、“英雄”之志、“枭雄”之术“儿女之情”等方面的性格内涵。而且,“善哭”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刘备矛盾的性格结构。矛盾而复杂的性格使刘备形象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12.
13.
徐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6)
方苞对刘大櫆的影响最大,无论是在仕途道路还是学术道路.其中方苞的"义法"说对刘大櫆的"神气、音节、字句"说影响最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刘大櫆的"神气"说就是在对方苞"义法"说中"法"的深度阐释,也是刘大櫆从形式上研究"行文"的理论机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在都德毕生的创作当中,《磨坊书简》始终代表了一种风格与成就。1861至1864年的南方之旅,给都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普罗旺斯废弃的老磨房在实现他精神归依与情感慰藉的同时,也给了人们一个审视现代文明的新视角。都德是“诗的现实主义者”,颇具意境的磨房短篇流露出作者感怀时局的浪漫幻想与自嘲式的伤感无奈。《磨坊书简》显示了都德复杂的创作思想与情感。 相似文献
15.
桂昕翔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2):14-115,153
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是一篇历代作家通论,他对先秦到魏晋的近百位作家进行了评论,集中体现了刘勰的作者批评观,也是中国古代作者批评观的代表作。在《才略》篇中,刘勰用了三种作者批评研究法:一、作者比较批评法;二、结合作家和作品来分析的作家批评法,三结合作者与时代的关系来分析的作者批评法。 相似文献
16.
李子诚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0):52-60
"夕阳"意象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偏爱。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柳永和晏殊对"夕阳"这个传统意象都情有独钟。但是同一意象入词,在二人的手里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表达词人不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心雕龙》中以作品的内容题材、体制结构为标尺把辞赋分为“鸿裁雅”的“大赋”和“小制奇巧”的“小赋”两类。“大赋”与“小赋”的并提,折射出魏晋以来学的抒情特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发展日益回归其本来面目的历史印记;同时也反映了刘勰的折衷倾向。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以《萨婆多部师资记目录序》“年逾知命”、“三纪于兹”等语及《高僧传》中的有关记载为据 ,推算出《灭惑论》必定是撰写于齐建武五年 (公元 4 98年 )之前 ,然后又以《释〈三破论〉》、《灭惑论》等的有关文字为据 ,推论出《灭惑论》是撰写于齐永明年间 (公元 4 83~ 4 93年 )刘勰还未“依沙门僧”之前 ,它是刘勰能进入定林寺为释僧“打工”即佐其编撰经藏的“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19.
孙文阁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19(1):100-102
刘邦进占关中后,发布“约法三章”其目的在于安抚关中民众,做关中王。“约法三章”与汉初的法律制定无多大关系,重要性在于其政治意义。刘邦发布“约法三章”赢得了关中的民心,为后来战胜项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西晋诗人刘琨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形象,其经典地位是由人格精神、诗歌气质、艺术表现等共同构建而成的。作为一种集体审美趣味的合成,其经典化历程反映出历代评论家、诗人、普通读者的心理与需求。刘琨的慷慨志士情怀、诗歌的清刚风骨等影响至今,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构依然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