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录”从根本意义上对“记录”所信奉的技术理性进行了反驳与解构,因而从“记录”走向“纪录”是一个颠覆性的、多方位的深刻变革。“纪录”的内容不是普适性的,而是情境化的“纪录”摈弃了传统的技术性的、标准化的模式,向现象学的和描述-解释性的模式转移。它考虑到儿童学习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性、情境性和独特性,由依据普适性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目的转向寻求情境化的内容和意义。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纪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观察和理解儿童和教学的具体情况。“纪录”的内容不是由多个适用于不同情境的儿童表现的项目(如儿童的…  相似文献   

2.
人学观是教育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展开的支点。为了实现教育领域中人的真正回归,教育学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人学观。人不是一种“本质先定”的“现成性存在”,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生成性存在”。从人的生成性形象出发,教育在本质上就可以理解为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过程就是具有自足性价值和意义且蕴含多种可能的不确定性过程。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是创作,而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它不是产生信息,而是传递信息,不是源头而是渠道。这一性质决定了“忠实”二字在翻译工作中的地位,“忠实”是衡量一篇翻译作品价值的最重要的尺度,是判定一名翻译工作者治学态度的最可靠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4.
活动材料使用的目的不是为了材料的展示,也不是为了让其成为“背景”和“道具”,更不是为了让观.摩的同行惊叹材料的贵重与稀奇,一而是为了给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孩子们创设一种适宜的教育环境,并借助活动材料这一中介,实现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艺术在诸种精神形式中的价值定位,目前仍是说法不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对艺术本质的看法。艺术的本体不是“反映物”而是“类生命形式”的创造物。艺术的“原料”取自生活现象,因而具有反映性,但其本质功能不是“反映”,而是激发审美感兴。  相似文献   

6.
日记在题材、写法、字数方面都没有统一要求,符合新概念作文的发展趋势。它记录了个人的真实思想,留下了个人的经历,在日记中学生直言对一些问题的感受和看法,是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的写作形式。学生三、四年级开始写日记,到了五、六年级就基本上能把一天中有意义的、感兴趣的、难忘的事记录下来,且内容也日趋丰富。我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信息,如“学习”、“游戏”、“学校活动”、“悄悄话”等。多年来,我坚持引导学生以下列几种形式写日记。  相似文献   

7.
所谓诗意的阅读,就是根据诗歌的内在特点来解读诗的内容,而不是用阅读其他文体的方法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其最主要的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诗中的情节,看似“故事”又不是“故事”,避“实”就“虚”才能把握诗中的真意。   即使不是叙事诗,在诗歌中也常常会有一定的情节。如果我们不从诗歌的特点去阅读,就会以为这些情节也和散文、小说的叙事一样是为了通过一定的事件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主题。其实诗歌中对所谓情节的叙述,其用意并不是在于故事,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形象,或者是一个形象符号,通过这些形象的组合表达一种思想和感情…  相似文献   

8.
日记在题材、写法、字数方面都没有统一要求,符合新概念作的发展趋势。它记录了个人的真实思想,留下了个人的经历,在日记中学生直言对一些问题的感受和看法,是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的写作形式。学生三、四年级开始写日记,到了五、六年级就基本上能把一天中有意义的、感兴趣的、难忘的事记录下来,且内容也日趋丰富。我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信息,如“学习”、“游戏”、“学校活动”、“悄悄话”等。多年来,我坚持引导学生以下列几种形式写日记。  相似文献   

9.
<正>一、课堂交流展示活动中存在着种种无效行为或虚华形式1.课堂交流展示过分追求形式,忽视深度,交流展示的内容缺少价值交流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的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很多交流展示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而是为了追求形式,为了"交流展示"而交流展示,费时太多,收效甚微,从而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近期和同事一起阅读了万玮老师所著的《班主任兵法》,看完之后,满脑子是刀光剑影,斗智斗勇,俨然是一场活生生的古战场。“战争”的目的是捍卫还是控制,值得深思。美国著名总统杜鲁门说:“大国的责任在于服务而不是控制世界人民。”教师是“大国”,是强势群体,我们的责任在于服务于全体学生。本人认为,作者展示给读者不是掠夺式的征服少数学生,而是为了更好地捍卫教育的目的。这就涉及到德育教育的对象、手段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每一个历史事件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 ,必定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具体的历史条件。波兰当代历史学家托波尔斯基在论述历史的进程时指出 :“社会中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形成了论述世界规律的基础。”而且“历史解释的目的也在于表明 ,事件不是‘机遇问题’ ,而是可以根据某些先行或同时的条件加以预料的。这里所说的预料 ,不是宗教的预言或神谕 ,而是理性的科学预测 ,它以一般规律为前提。”这说明因果关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历史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于是我将所有看到的、感受到的美记录下来.就有了我的这本“美丽日志”。  相似文献   

13.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与实践中,“反思”一词是经常被提及和研究的,这一现象的意义,不仅是话语方式的转换,更是一种观念和行动的体现。人们所获得的一个基本的共性的认识是:让“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性。“反思”在其基本意义上不是简单地回头看,也不是单纯找问题,更不是一味地自我批评,而是教师基于对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事件及其价值与意义的自我理解与发现,对新的教育生活的重新建构过程。“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蕴义,是非常生动和丰富的。也正是这种生动与丰富的特性,使得“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也可以…  相似文献   

14.
公开教学是常见的一种教研形式,听课也就成了教师学习别人经验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别人经验的学习不是“听”出来,而是“品”出来的。那么,从哪些方面来“品”课呢?  相似文献   

15.
2002教育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的河流以自己既定的速度滑过了2002,或暗潮涌动,或激流飞扬,不管我们顾盼流连,也不管我们耽情眷念。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的纪实版,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记录这段时间河流中的朵朵浪花———以我们特有的视角。我们以“榜”的形式,将这些事件逐一而列,或许挂一漏万,或许恭添其位。之所以选取在很多人看来的小事,而舍弃政策法规出台这样的“大事件”,因为我们深信,我们的责任是“纪实”,而不是“记史”,以实录的笔法忠实记叙而不是写史般的宏大叙事;因为我们深信,这些一件件记录下来的小事,足以成为折射整个教育生态及其演进趋势的样本;更因为我们深信,历史其实就存在于每一个真实的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积极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正如威特罗克所说:“生成学习模式的本质乃是认为大脑不是被动的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的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的理论,给语文教学这样的启迪:读者对教材(亦即文本)的阅读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教学过程与教学目的讲,学生是最根本的学习者。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幼儿绘画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作品”的水平,而在于绘画的过程,日本幼儿美术活动专家长板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一张画,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把它当成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是+信息焦点+谓语+(宾语)的(宾语)”句子与“了”字句,有三点区别:“了”表示事件的动态性;而句尾“的”表示事件的静态性;“了”具有新闻性,其宾语是该句的信息焦点;而句尾“的”使宾语失去尾焦点功能;“了”的宾语可以是不定指成分;而句尾“的”的宾语必须是确指的内容。进而证明句尾“了”并非焦点标记,也不是表示过去时的时体主词,而是表达确认的语气词,而是对于已然事件的伴随信息的确认。  相似文献   

19.
“给我X”构式中的“给”不同于引出与事成分的“给”,其中,“我”一般不能换成其他人称,也不能换成复数,“我”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而是要求、命令的传达者。“给我”所表达“要求、命令”义是虚灵的,不是本身所固有的概念义而是一种“意义潜力”被激活,是其所在的构式与语境赋予的。  相似文献   

20.
瓦努阿图沙画非一般意义的“画”,而是一种特殊的“写”的形式——由书法与绘画、歌曲与故事、神圣与世俗交织在一起的微妙综合体.是承载瓦努阿图历史文化的“无字百科全书”. 瓦努阿图人就地取材,将各种信息通过沙画这一形式记录下来.在当地沙滩上,时常可见若隐若现的沙画图案,多为抽象几何图形和日常之物.或延展数米,精准严谨,似大师力作;或宽不盈尺,随意挥洒,似小童涂鸦.裸露于天地间,经历风浪的侵蚀,很少保持长期完整,又多了一种易逝和残缺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