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百期杂志,四千多篇书评文章,蔚为壮观,当然值得祝贺。然而,《中国图书评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发表了一些书评文章,而且还在于它对中国书评学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书评这一古老的话题在今天能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不能不说与《中国图书评论》开拓有密切关系。假如从《吕氏春秋·序意》或毛诗序算起,形成对书的序、跋、批、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却并未形成一种学科。即使从现代报刊诞生,书评摆脱了对书的依附性,成为一种独立的文章形式算起,也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了,但却仍未作为一个学科出现于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20多年来,多少写过一些书评或准书评的文章。以我愚见,书评至少可以有两类四种。一类是直接书评。一类是间接书评。直接书评是就书论书,一种是学术性的,一种是宣传性的或广告性的;间接书评是就书论己,所评之书只是背景、由头、切人点,目的是表述自己的观点,一种是论证自己的观点,一种是反驳他人的观点。写哪类的书评,大概取决于所评之书的内容与质量.评论者的偏好与境况。以本人而言,对质量有异议的,多是直接书评;对质量无异议的,  相似文献   

3.
袁桐 《编辑之友》2018,(4):39-43
长期以来,中国书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或中观视野,缺乏宏观视野的体系性研究.文章通过对中国书评现状的考察,提出中国书评体系的构建设想,描述出中国书评体系应当具备的各项要素.今天的中国书评面临着很多问题,文章通过中国书评体系的建立,试图以理论建构的方式推动中国书评实践不断走向发达与成熟.  相似文献   

4.
陈义报 《编辑之友》2016,(10):103-107
民国时期,许多学术期刊都非常重视书评.这些书评在时间上分布不均,空间上分布失衡,各学科之间差异明显.各期刊书评都有自己稳定的作者群,且呈现不同面貌.综而观之,这些书评严谨客观,传播了国际国内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信息,实现了对学术共同体的沟通和评价功能,对当下学术期刊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1目前影响书评情报价值实现的成因 当前影响书评情报价值实现的因素有对书评知识宣传讲解不够和人们对书评认识不足等诸多方面,但笔者认为,最为根本的还是一些书评文章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不够规范,有的甚至背离了书评的基本要求;还有就是目前书评涉及的范围不能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举其要者,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繁荣书评促进出版──试评《我的书评观与书评》赵小燕自己虽然是个编辑,但过去并没有系统地研究、探讨过有关图书评论的问题,更没有涉足过书评的理论问题,仅仅有过非常功利性的想法:编辑出版一本书后,希望有文章说说好话,造造舆论,以便把书发得多一些。自从读过伍...  相似文献   

7.
少儿图书推广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一:平面媒体书评 除了争取专家和权威人士撰写的书评在有国际影响、攸关图书销售行情的报纸上发表外,还提倡少儿图书由青少年们自己写书评,使图书有更为广阔的影响力,这种方法在少儿图书的宣传推广中特别有效.请书评专家全国巡回宣传,向读者和图书馆散发免费散页书评,利用图书护封、勒口、封底摘抄书评等等.在书评打开局势产生影响后,开始在同一报纸上刊登广告.  相似文献   

8.
近年经常见到一些热情青年写作的书评原稿,有时不免有些看法,几次触发我想谈谈对于书评写作的一些意见。不过,确实也感到犹豫。记得鲁迅对文章作法一类有过评论。我确实也不认为写作指导一类的文章对读者会有多大用处。要学会写出好文章而去读文章作法,确是不可能的。古往今来的作家,有谁是学了文章作法这类作品才写出好作品的?!我想,谈论书评写作的文章对于写作书评,恐怕也是同样的道理。然而鼓起我勇气想写的原因,是感到我们很需要大力提倡开展书评工作。如果把自己的一点认识写出来,即使肤浅,而能对推动书评工作有点用处,那就大为满足了。是为前记。  相似文献   

9.
书评琐语     
我和徐柏容、吴道弘先生共同选编了一本《中国书评精选评析》,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选了20年代到90年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各类书评文章。编选目的是想对书评事业有所回顾,有所提倡,有所推动。在选编对每篇文章都从书评的角度出发,讲了一些我们的看法,少则几十字,多则教百言,多是论及一点不及其余,并非全面论述每篇文章的成就,论及不周,尚请作者鉴谅。书前我写了个序言。最后两篇是在本书之外的文章的评语。这些按语似的评析,反映了我对书评文章的一些看法,所以,冠其名日书评琐语。  相似文献   

10.
责编与书评     
对责编写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责编应该而且能够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后者,不提倡,认为责编不宜也不可能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我历来赞同前者的看法。下面就责编与书评问题谈二点肤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刊有天津马晓声先生《论导读性书评》一文。读后有一些想法,写出来与马先生商榷,也请方家赐教。开首马先生把书评分为四类:以介绍图书内容为主的评介性书评;以评论、判断图书内容、形式等价值为主的评价性书评;以深层次探讨图书内容及其得失为主的学术性书评;以引导、辅导和指导读者阅读为主的导读性书评。将书评分类研究很有必要,这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专家,书评作者多为知识分子,他们也热望自己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丰硕的成果,从而成名成家,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可是“书评家”在哪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要说在今天,即使是在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似乎也难找到一个。比如听说书评界的同志要编一本书,介绍中国自古以来为书评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人数相当可观。这些人均以“书评人物”名之。“人物”是一个中性名词,与“书评家”自然还相差一大截。这是不言自明的。那么是不是的确没有书评家呢?我看不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阅读调查报告资料一再告诉我们,亲朋好友推荐与媒体书评,是影响读者买书或读书的重要因素. 过去,书评大多由新闻媒体提供.严格的媒体书评,是由媒体从一批当月新书中挑出认为值得撰写书评的作品,一方面去信向出版社索取稿件,一方面从自己的作者名单中挑出合适人选撰写书评.不会让书评作者和出版社有所接触,以保持客观中立. 不过,随着新闻媒体的书评版面式微,影响力下降,还有出版品数量激增,网络媒介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意义的书评数量逐年减少,新型态的书评不断增加.虽然畅销作家史宾赛·强森认为,书评对书籍销售的影响是零,但对大多数出版人和作家来说,还是非常相信书评与口碑推荐,所以愿意冒着被骂翻的风险,找一堆名人在书腰上挂名推荐,部分重点书的推荐序更是厚达数十页.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中国出版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转制,与此相对应,书评学与书评文化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视角。本文通过检索书评文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的书评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书评本体论问题进一步清晰,一些研究者以新视角对书评文化进行研究,网络书评、学术书评成为书评文化研究的新起点,等等。但是,书评历史的研究力度尚待加强,研究者对书评业面临的新问题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评二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杰 《出版科学》2002,1(Z1):23-27
20年来,中国书评事业经历了复苏、发展和初见繁荣三个阶段,从有评无论发展到形成独立的书评学.1985年是重要的转折点,此后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书评,队伍和阵地逐渐扩大,书评数量增多,书评和读书活动相互结合,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书评作者也与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一样的,各有其“情”(情感)与“理”(理性)。在书评实践中,他们的“情”与“理”也各有其作用。 书评作者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对自己所喜爱的著作,在评论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兴奋愉快的情绪,多方搜集其优点,予以赞扬;反之,对自己所厌恶的著作,在评论时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主观感觉,不由自主地多方挖掘其缺点和问题,予以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正是书评作者的情感活动对书评的影响、制约和支配的结果。书评作者的情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为他们撰写书评的内驱力。他们一旦感到某一篇作品能扣动自己的心弦,与之形成共鸣时,就会激动不己,浮想联翩,若不命笔,就不肯罢休。  相似文献   

17.
出版界为书评业提供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图书,并使它成为书评业繁荣兴旺的保障。我国出版界是我国发展书评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美国出版界则是客观上促进书评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两国出版界与书评业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出版界在开展书评活动中的成就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改进完善出版界与书评业的关系。1.美国出版界开展书评现状概观①创办刊物,美国出版界自办了一些刊物来刊登评论,这些刊物即书业书评刊物,是专门为出版界服务的,这类书评出版物往往倍受出版商、书商的欢迎。它们具有以下  相似文献   

18.
孙曙 《出版广角》2011,(11):57-59
从《读书》到《中国书评》,新世纪以来书评刊物学术化越来越明确,对此一直异议不断,甚至遭到读者的公开抵制,曾经围绕书评形成的思想共同体已然分化破裂。反思书评的存在,寻找书评存在的理由及其存在的独立品格,我们认为书评应该采取思想的立场,将批判性作为自己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书评的功能显而易见,是书的"鉴定书",是读者的"导航之镜",是指导阅读,进行阅读辅导的好方法.在信息和知识爆炸时代书评更显得重要,特别是电子出版物、网络作品、多种载体出版物剧增,纷杂散乱,良莠难辨,书评工作更要加强.充分利用社会书评资料,培养自己的书评家,建立书评阵地,都是图书馆搞好书评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书评理论研究一直在书评实践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80年代初期,我国书评业刚刚经历了“文革”十年的创伤,当时,对书评心怀余悸者有之,淡漠者有之。在这种情况下,书评界发出了一片“加强书评工作”的呼声,并对书评工作的意义和外国,尤其是美国和前苏联的书评经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介绍,从而澄清了对书评的一些混乱认识,迎来了80年代中期我国书评数量的辉煌;80年代中后期,针对书评质量较低、书评队伍不稳定等状况,书评界又着重对书评创作和书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90年代初,我国书评的质量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出版的不正之风、低劣出版物等的批评渐成气候,书评对出版物的社会控制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9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