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似乎没有一种艺术形态比影像艺术更依靠直觉了,所谓直觉并不是不要理性,而是为了避免刻意的异化。直觉是种感性的"本质直观",直觉多了些感性的东西在里面。也就是这一切都是要悬置任何预先的假设,以纯粹直观的意识面对客体,回到事物本身。影像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对现实进行纯粹感性的观察和记录,以获得我们忽视掉的现实生活的真实意义。无论是影像作者还是观众,我们都学着用看待事物将其已有的观念和意识悬置,直观现象本质的思想去看影像、看人生,这样影像艺术的发展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会向着光明与神圣的殿堂迈进,人类也会走向真正的文明。  相似文献   

2.
黄玮 《文教资料》2008,(17):58-60
21世纪影像成为创作的主要媒材,影像艺术对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面对影像艺术的挑战,绘画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索来充实丰富自己的面貌.一方面,绘画要转变传统的既定观念.另一方面,绘画材料的运用要与科技的发展相结合.这样绘画将永远不会被影像艺术所替代.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影像记录作为人文关怀的纪实,成为现代人们记录城市成长的一种方式。图片摄影是城市影像的重要来源与途径,但与城市影像有着天壤之别,摄影承载着城市影像的发展,但无法替代城市影像的内容与体量。城市影像记录的目的在于为"城市景观"与"城市文明"留下历史的痕迹,而城市影像记录的发展,既要思考城市该如何发展,同时也要留意城市的人文是否在流失。  相似文献   

4.
王要飞 《高教论坛》2007,(4):192-192,F0003
随着传媒技术和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电影、录像、电子游戏、网络等媒介传播的影像越来越多地充斥着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该文关注传媒影像对文本表达的影响,并期待其对应策略能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既保持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享受与乐趣,又保护我们的身心不受其侵蚀与消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间剪纸.是浓缩着中国深厚历史文化的传统艺术精粹之一.这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它不仅仅对其他众多民间艺术有所影响--如我们常见的皮影、刺绣、木雕、印染、陶瓷等诸多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同时也雇现代设计中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光芒.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理其独有的传承性,充分利用到我国文化及地理事件传承的显著作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从目前的课堂中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所引用到的方式还是不够全面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学习时难度过大,且感受不到地理学科的兴趣,传统教学的弊端缺陷越发明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在新课程的体系下,对教学进行改革,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长期的探讨,我们发现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影像图片能够给学生们展示一个独特的视角,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围绕着"科学合理运用影像图片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祠堂》围绕一个祠堂的浮浮沉沉,在不动声色的徽文化影像呈现中述说着徽商家族的风云变幻及徽商妇的历史命运,不自觉地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对徽商家族中人物生存状态及观念的影响,其影像述说中散发着浓浓的古徽州韵味,是一个集自然、文化、历史与政治烙印于一体的地域文化场。  相似文献   

8.
灵光(Aura)是由瓦尔特·本雅明提出的艺术概念,用以论述古典时期和机械复制时期艺术作品的区别。灵光有两层含义:其一,灵光是一种可以被感知到的气息,在复数时空交织时出现;其二,灵光本质上是拜物教的一种体现,所拜之物是内含有超自然力量的无生命之物或因神明而获得生命之物。通过对灵光生发机制和根基的分析,阐述图像复现灵光、复数时空交织及虚拟影像创作等几个方面的灵光判断标准,提出机械复制时期影像作品中复现的灵光都是对灵光不完整再现的观点,以期为当下的影像艺术创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历史题材的电影、纪录片、讲座等全方位进入我们的生活时,社会仿佛掀起了一场全民历史教育运动,一夜之间,人们纷纷讨论历史,探索真像。这一场变革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源对历史教学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影像时代如何有效地展开中学历史教学?本文拟在对当今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之弊端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影像时代历史课堂教学的展开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对数字影像和传统银盐影像进行比较时通常认为以银盐感光材料为介质的传统银盐影像的影像质量优于数字影像。可随着数字高清的出现这种优势今后是否依然存在?本文将通过动态范围曲线和模量传递函数对数字和传统影像中决定影像质量的两大因素宽容度和清晰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桃源"原型植根于乡土生活和山水文化的独特传统,在不同时代中被不同的艺术形式不断书写,形成一种叙事序列。在影像艺术叙事中,桃源原型也依稀可辨,可以《梦·水车村》、《寻找世外桃源》和《桃花源里人家》为代表。它们不仅营造了具有东方气韵和生态意义的影像世界,还具有反思现代化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和影像化是当今社会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它们代表着一种新的表达世界的方式,并且对传统的文字表意系统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数字化和影像化的文化内涵及它们与传统表意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影像大众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像大众文化全面占领大学校园文化的背景下,影像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以及高等教育的影响显而易见。本文立足于影像大众文化的本质与特征,着眼于其对当代大学生所造成的影响,探讨影像大众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作用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本章重点:陶瓷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章难点:中国陶瓷发展历史关键词:陶瓷陶艺发展观念本章引言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泥”与”火”的艺术。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它不是对传统的重复.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本章主要从理论方面.同时结合一些图片.对陶瓷概念、分类、发展进行阐述,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摄影界普遍存在对视觉冲击力的误读和滥用。一方面,图片编辑不断寻找所谓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另一方面摄影记者则不停按需制造这种照片。两者相互作用,便产生了影像暴力。影像暴力对新闻媒体自身及媒体受众都是一种损害和背离。正确理解和运用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避免影像暴力,是读图时代新闻媒体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影像图片的辅助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视觉文化语境中影像本体论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影像本体论是对影像性质的形而上学的思考,或曰影像的存在论。而视觉文化的当代语境对于影像本体论产生的重大影响突出体现在两点:一是流动影像对"真实"的改写,二是视觉技术对"真实"的颠覆。视觉文化语境中影像本体论的重构必须厘清其逻辑起点,从技术、叙事、情感三个维度理解"超真实"并坚持影像的语言观和符号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樊璠 《时代教育》2010,(2):278-279
本文以一堂外国文学公开课为例,介绍了图片、音乐和影像等教学资源在文科教学过程中的神奇作用。通过图片、音乐和影像的合理整合,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场所,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水平,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提升了,鉴赏水平更是提升到了一定的层次.陶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之物,代表了中国的民族特色,但在现代社会,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陶瓷作品感兴趣,特别是陶瓷雕塑制品.陶瓷雕塑作品渐渐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陶瓷制品不仅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而且陶瓷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由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许多陶瓷雕塑作品被掺杂了时尚元素,其中彩饰的产生和发展对陶瓷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陶瓷雕塑艺术,开篇简单介绍了传统陶瓷雕塑彩绘艺术,然后讲述了色彩在现代陶瓷雕塑制品中的运用,最后对陶瓷雕塑艺术中的彩饰运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相信我国的陶瓷雕塑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经济在全球化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电影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电影受到社会、科技和观众们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视其“影视性”.所谓电影的影视性就是其视觉效果的表现.通过视觉效果的表现使得电影更加的影像化,从而使其成为一门影像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