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女作家夏绿蒂.伯金斯.吉尔曼在短篇小说《黄色糊墙纸》中,以丰富而隐晦的意象、反传统的叙事手法以及"疯女人"式的结局设计,喻示了当时女性作家的写作困境,控诉了西方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精神的压迫、扭曲和摧残。  相似文献   

2.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男权社会的经典作品。二者在抨击夫权至上的凶残,撕裂资产阶级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方面,有着共同的意旨。但是,二者也有相异之处,这主要是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以男性视角来观照妇女的命运,而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则是以女权观点来求索妇女解放之路的。  相似文献   

3.
吉尔曼的小说往往对于某一实物有着说不清的眷顾,这可以视为她对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语境的现象学介入.其女性主义关怀根植于她对女性生存空间的思考,而其作品的女性主义内涵在于将女性生存空间的广阔性蕴涵于实物之上予以静观性阐释.与其他女性主义作品不同,<黄色糊墙纸>打破了传统女性主义作品过度依赖文化基座的封闭逻辑定势,而是以具有现象学意义的实物作为文学建构的载体,通过广阔性这一概念来勾连并彰显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黄色糊墙纸>中看似光怪陆离的延异空间中,折射出的是认知主体在本体定位上的扩散及其自我世界感知的嬗变,而这一切都直接指向女性生存空间的纠结与超脱.  相似文献   

4.
《黄色糊墙纸》:一部女权主义的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揭露了性别歧视和压迫,批判了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表达了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思想;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文化压迫,提出了女性写作和建立女性话语的课题;回顾了妇女解放斗争的历史,提出了男女两性互相理解、共同努力以消除性别压迫的设想,堪称一部女权主义短篇小说经典。  相似文献   

5.
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戈尔丁大量地、多层次地、动态地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象征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实物、人物和事件三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该小说中的运用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象征传统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隐喻文化,《周易》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和极为典范的意义。它奠定了隐喻象征这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基础,开创了中国传统艺术“立象以尽意”的审美传统,发明了中国传统艺术“仰观俯察”的创造法则。然而,尽管象征在本质上是隐喻,但却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与隐喻并不完全等同。我们可以根据一个意象在文本中出现次数的多少,一个意象是否具有清晰的主题意义,隐喻或象征所涉及的两类事物在性质上的不同等标准对二者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7.
王妮 《海外英语》2016,(4):148-150
《黄色墙纸》是美国早期女权运动领袖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杰出代表作,代表着早期美国女性作家为冲破男性作家为主导的文学写作而做出的勇敢尝试。该文从对小说中女主人公"我"的写作以及吉尔曼本人对《黄色墙纸》的写作创作的探讨,分析女性作家在争取女性写作和自身自由方面的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8.
于虹 《教书育人》2012,(18):159-160
作为美国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时期著名的女权主义先驱和演说家,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1860~1935)经历了父亲的抛弃、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以及所谓的"休息疗法",这一切使她刻骨铭心,终于将自身经历作为创作素材写进了《黄色糊墙纸》(1892)。作品以细腻犀利的文笔描写了一位隐匿姓名的中产阶级妇女因被作为医生的丈夫认为有  相似文献   

9.
《黄色墙纸》是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先驱兼女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于189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主要从小说《黄色墙纸》中的“休息疗法”入手,探析小说中女性精神疾病(如疯癫、歇斯底里、神经衰弱症等)的来源与诊疗方案,以此揭示出十九世纪美国医疗体系对女性的残暴与无情,并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时期美国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剥削与压迫.  相似文献   

10.
<诗经·氓>与李金发的<弃妇>虽然同写弃妇,但一为典型形象,一为象征形象;前者表现了我国诗歌的古典形态,后者则是现代初期象征派的代表;前者以赋比兴为基本手法,后者以象征为主要手段;前者表现了古代男权社会中妇女的悲剧,后者则写出了现代社会中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融入《黄色墙纸》的创作之中。小说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流露出作家对隐含等级制和性别歧视的诸如男人与女人、理性与非理性、文化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肉体、太阳与月亮、日与夜等二元对立思想的痛斥。另外,作品还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永续共生的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2.
胡路苹 《海外英语》2014,(16):157-158
Most researches on“The Yellow Wallpaper”are invariably linked with feminism. However, this essay puts feminism aside and turns to analyze“The Yellow Wall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ponsibility and freedom. It discusses that the heroine chooses to overlook her family responsibility gradually while she pursues her spiritual freedom, and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balancing the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3.
《黄色墙纸》是美国著名的女权运动先驱兼作家夏洛特·帕·吉尔曼的短篇杰作。小说以一位敏感的知识女性在父权制婚姻家庭里备受压抑的经历,揭示了家庭这一“囚笼”对女性身心的摧残。在男性文学传统的羁绊下,吉尔曼通过巧妙的叙事策略,成功地跃出了语言的表层意义,冲破了男性话语的“囚笼”,达到了女性自我言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黄色墙纸>和<最蓝的眼睛>这两部女性文学作品艺术并阶段性地论证了权力与他者这一矛盾体在美国的历史变迁.按照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两小说在标题、内在化现象、非线性叙述和他者的出路等诸多方面存在思考上的相通点.  相似文献   

15.
美国女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的《黄色墙纸》是一部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早期作品,它是19世纪末美国社会新秩序下文化发展的产物。作者在作品中直接表露出这种新的社会秩序对女性的精神和实际生活带来的冲击,公开倡导女性的权利和价值,抗议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社会模式。该作品是部半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很多类似情节人物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小说描绘了女主人公简从一位被丈夫控制、压迫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关注自我精神生活,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的主要过程。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极富象征意义的诸多意象,探讨了它们在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象征含义,并从中得出结论,认为这些意象为表现女主人公追求自我意识的抽象主题做出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摘要:鲁迅的《秋夜》是一篇由众多的象征形象构成的具有含蓄隐晦之美的散文诗。以往的评论多从政治角度去分析,把它看作现实生活的阶级关系的象征。论文试从作家的整体思想与情感世界出发,以新角度探索《秋夜》象征形象所蕴含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在吉尔曼代表作《黄色壁纸》中,黄色壁纸象征着男权禁锢,女性成为受害者。"休息疗法"影射了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柔弱和自我放弃。揭示了女性在男权文化与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男权制社会中的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  相似文献   

18.
《南方邮航》是法国飞行员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一部独具艺术特色的中篇小说。作品中的意象比比皆是。文章从重复的意象与对立的意象两个层面,对作品中的意象进行细致的分析,指出正是作者对意象的独特运用,使作品主题得以深化,同时作品也笼罩着一种明媚而朦胧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