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卫     
单位门口的门卫总在换,就总有新来的门卫严肃地拦住我,问进去找谁。只好一次次解释说是在这里上班,害得我养成一走进单位大门.就先端详门卫的习惯,看是不是又换人了,要主动上前去表明自己身份。  相似文献   

2.
再见到邱娥国是7月3日晚上。这是邱娥国在全国各地完成了71场事迹报告会后我们再次相逢。仍在他家中,仍是他和妻子涂荔花热情迎着我们。再到他家,是为了了解他为孤寡老人余锦桂送葬一事。“老邱,几个月不见,你黑了,瘦了,也老了。”我说。“嘿嘿,没瘦,没老,原来就这个样子。只是每次外出作报告都要理发、■油。我已经‘伪装’了半年了。好累,好累!”憨厚的老邱捋着两鬓的白发朗声笑着。“这半年,他的血压经常很高,全靠药撑着。我在家老担心他哪天倒下去。不过,还好,报告团就他父子俩体质好,没病过,别的人都病过。”妻子…  相似文献   

3.
打通电话的时候,曹万泰正在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年度工作汇报,他说:“我现在的常驻地是北京,来香港成了出差。”北京的平安大街旁。一座幽静的院落.这是香港驻京办所在地。从2006年4月起,曹万泰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驻京办主任,担负起为香港和内地架桥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门卫老张是一皮包工厂新雇用的门卫,按照厂长的要求,他每天都要检查每个离厂者随身携带的物品。老张工作非常认真,第一天上班就严格执行制度,一一检查下班后离厂的工人是否夹带了厂里什么东西,就连工人手中拎的皮包,也得打开来看个仔细。第二天,厂长发现厂里少了不少产品,就把门卫老张叫来,指责他工作失职。老张觉得很委屈,就将认真检查的情形描述了一遍。厂长还没等他说完,便大叫起来,“笨蛋!你怎么不看一眼厂牌,咱们这儿正是皮包加工厂呀!”有位歌星打算送给他母亲一件生日礼物,并且一定要超过他的兄弟和其他任何人的礼物。他得知有只神妙…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广播界,不知道曹仁义大名的人着实不多。曹仁义笔名曹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兼评论部主任,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很多人都说曹仁义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才子。他不仅文思快,笔头硬,还有一副出口成章的好口才和字正腔圆的好嗓音。幸亏他干了广播,广播成全了他,他也充实了广播。人生,总要走出一条路196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的曹仁义走进中央台的大门。由于聪明能干,他很快从青年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业务骨干。那个年代,每年国庆,天安门都要举行群众大游行。1965年,台里组织国庆游行实况转播班子时,破例把曹仁义和他的同窗好友白谦诚吸收了进来。而以往这类报道,年轻人绝没有出头露脸的机会。到了1966年,经过群众选举,曹、白二人成为这一年国庆大游行的总执笔,担纲撰写1万多字的基础稿。这年,他28岁。就  相似文献   

6.
在白皮书前言中,朱穆之把人权称为"伟大名词"和"崇高目标"。国新办副主任董云虎说:"把人权旗帜举那么高,我们当时想都没敢想。也就他这个老资格敢写上这样的话。"1990年年底,当时还在中共中央党校当讲师的董云虎应中央外宣小组之邀,去介绍人权学术研究情况。被门卫拦下来后,他解释说,是中宣部外宣局老局长田丹请他来的。门卫随即打电话进去确认。电话里问:"来的是不是中央党校的一位老教授啊?"门卫说:"不是,是一个小伙子。"当时,董云虎未满28岁,长相又显得比实际年龄还小。业内人都知道他编写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世界》2008,(2):55-55
初到好莱坞时,李连杰几乎不被看好。好不容易,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请他出演,但片酬极低,只有区区100万美元,而且是反派角色。李连杰犹豫不决,说要慎重考虑,再作答复。等他考虑清楚,答应出演时,对方却改口了:“要演可以,片酬降为75万。”始料未及,他再次犹豫起来。  相似文献   

8.
曹德旺动了中国慈善的奶酪,他与慈善的关系,已不仅仅是中国首善的头衔这样简单,更因为他开创的股权捐赠模式。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2011胡润慈善榜》,玻璃大王曹德旺家族以45.8亿元的捐赠额,成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  相似文献   

9.
李乐天 《兰台世界》2014,(6):137-138
出身于琵琶世家的曹妙达以一曲琵琶受封为王。曹妙达的祖父曹婆罗门曾经跟随一名商人学习龟兹琵琶,然后他将这门琵琶绝艺传给他的儿子曹僧奴,再由其儿子曹僧奴传给他的孙子曹妙达以及孙女曹昭仪,四人合称为"四曹"。  相似文献   

10.
出身于琵琶世家的曹妙达以一曲琵琶受封为王。曹妙达的祖父曹婆罗门曾经跟随一名商人学习龟兹琵琶,然后他将这门琵琶绝艺传给他的儿子曹僧奴,再由其儿子曹僧奴传给他的孙子曹妙达以及孙女曹昭仪,四人合称为"四曹"。  相似文献   

11.
首届韬奋新闻奖评奖前夕,评委会办公室收到上海新民晚报的推荐材料:曹正文和他写的书《秋天回眸话人生》。在一百多位被推荐者中,以书作为评选资料的不下30人。我作为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只是记住了书名,并未特别注意。 后来,朋友向我推荐一本书中的一篇文章,一看书名是《秋天回眸话人生》,忽然想到作者定是曹正文。文章只读了一遍,便令我爱不释手,一口气将全书读完。这是曹正文出版的第27本书。 曹正文当过翻砂工、搬运工。后来,因酷爱写作,考入新民晚报当记者、编辑。从1986年开始,任《读书乐》专版主编。说是主编,其实只有他一个人。组稿、校对及版上一切细活,均由他包揽。他上任第一件事,是办“书友茶座”。这个栏目,使他很快成为读者、作者、通讯员瞩目的中心人物。 当载着种种疑惑的读者来信铺天盖地而来时,他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为读者排忧愁、添欢乐。一个女读者因失恋要自杀,他连夜发出一封长信,挽救了一个绝望的灵魂。1987年,曹正文因病住院,江苏省吴县一位中学生寄来一笔书款,请他代购书籍。他出院后马上买  相似文献   

12.
回想起来,我与郭布罗·润麒交往有八个年头了.北京人喜欢喊他"国舅爷",因为他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胞弟.可是他不喜欢这个称呼.也有人喊他"郭老",有些不伦不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姓郭呢,我直呼他"润麒".  相似文献   

13.
老李     
老李刚来组织部时,人们不叫他老李,而是叫他小李.这小李一叫十多年,到四十多岁了,同事们就改口,开始叫他老李.刚来组织部时,小李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部长也对他很器重,所有部里的总结、打算和领导讲话,都让他执笔来写.在部内部外,领导提起小李,就夸他是"我们部里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读有关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户籍民警邱娥国的通讯报道时,觉得他的“小本本”颇能给人启发.从当上户警起,老邱就自己设计了特征本、重点帮教登记本以及杂七杂八的10多种小本本,一年365天,每天听到啥事就往本本上记,17年来从不间断.因此,辖区内居民状况、商店卖什么、工厂生产什么、仓库堆什么等一切,他都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5.
老李     
老李 《出版参考》2005,(9):12-12
老李刚来组织部时,人们不叫他老李,而是叫他小李。这小李一叫十多年,到四十多岁了,同事们就改口,开始叫他老李。刚来组织部时,小李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部长也对他很器重,所有部里的总结、打算和领导讲话,都让他执笔来写。在部内部外,领导提起小李,就夸他是“我们部里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16.
"从大年初一到现在,连续24天,他没有休过一天假、没有回过一次家,也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日夜坚守在岗位上,看起来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万万想不到,他居然就这样走了。"谈起在防疫工作中每天朝夕相处的同事陈力群,江西省高安市灰埠镇副镇长丁晖眼眶发红。  相似文献   

17.
李昂 《编辑学刊》2001,(6):15-16
不觉又到了夜晚9点.匆匆地,带着些歉意下楼来向门卫道别,门卫掏摸着钥匙板一声叹息:你怎么就总有这么多的活儿!  相似文献   

18.
在天桥市场提起"数来宝"的曹麻子,没有人不知道. 曹麻子是北京大兴县青云店人,农民出身,因脸上有麻坑,故艺名曹麻子.他从民国元年(1912年)就来到北京,在天桥东边川堂院的小店居住,这一住就没出过小店,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因病回乡.  相似文献   

19.
场景一: 早春三月的北京清晨还透着寒意,3月5日人民大会堂东门外此刻却已排起了长达两百余米的队伍,这是等待安检后进入大会堂采访的各国记者。正在和日本《东京新闻》记者寒暄的我,忽然发现远处有一位白发中年人正在打电话……对,是曹景行!如获至宝的我立刻冲了过去。随即身也引来了其他媒体的记者,各种录音设备挤在了曹景行面前,但曹景行被 我第一时间“抓”住了!  相似文献   

20.
张伯海经常被人称呼张司长。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时设置期刊管理司,他就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调任首任司长。屈指算来,他离任也快十年了,期刊界不少人依然叫他张司长。到底是出于称呼官衔的从众心理,还是认同他为官一任,为期刊发展做了奉献,我没有一一细问。我知道,他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事期刊管理的官员。从到北京印刷学院任教以来,我就喊他张老师。我曾喊他张先生,可以叫他张书记、张会长,觉得还是叫张老师好。记得初到学院办公楼去找他,我好几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