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度"?让学生学会数学反思,提升反思能力是一个重要途径。反思能将学生的经历提升为经验,数学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学生的反思,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材中的"探究环节"是一个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引例,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从而主动、全面地获得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由此可见,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倡导会让学生真正地去体验和感悟数学,真正地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今,光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道远的数学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因而,教师要改造它、完善它,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场",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不断地召唤着、激励着探究者,从而使数学课堂变成巨大的"磁力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自主、愉快地体验和感悟知识,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学数学,快快乐乐地做数学。  相似文献   

5.
正一、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一)变"听数学"为"做数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切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有"根"的数学,让学生的学习触及数学学科的本质,以"再发现"的方式让数学思想根植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渗透数学思想已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教学目标,因此,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及思想,成为一个"具有数学思想和眼光"的人是当前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形"离"数"更近一些,让学生离数学更近一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如果让学生不厌其烦地采取题海战术去学习数学必定是事倍功半的。教师要想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数学,就必须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鉴于此,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千方百计精简课堂,为学生的思维"松绑",让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成为提升他们数学学习效率的"加速器"。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简略论述了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提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我们教师基于儿童的立场去看待数学、思考数学、研究数学,构建有温度的小学数学课堂,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课上通过多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中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将儿童引入一个神奇的智力世界,让学生触摸"真"数学,引发"真"思考,促进"真"发展,让数学课堂温暖,让深度学习持续发生。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数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如何实现"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数学呢?这是每一个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也是实现新课程推进和深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一、让学生因满足自己的"好奇"而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11.
陈锋 《教师》2013,(15):82-8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几何画板"已成为实现数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实验平台,实现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几何画板"自身独特的功能,让数学实验教学突破常规教学和教材的静态模式,让学生能真正地全程参与到数学实验中,但是如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更为有效利用"几何  相似文献   

12.
张兴山 《成才之路》2014,(18):43-43
正"学讲计划"的核心就是"学进去,讲出来"。对教师而言,就是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学生而言,就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丰富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不断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而要做到这些,就要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从而满足学生成才需求。一、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快乐地走进数学世界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作为课堂"导演"的教师,不妨投其所好,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以学生动手"做数学"代替教师"说数学",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倡导"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恰当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真正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探究式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本文通过课堂上的一个同学关于"小虫在几何体上的爬行问题"令老师感到十分意外的正确解法,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怀疑真理,面对困难,勇于自主探究,让学生乐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使课堂成为教师指导下共同探究知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訾爱芬 《家教世界》2013,(8X):51-51
对于多数小学生来说数学枯燥的计算和公式,因此创建有趣的话题,活跃高效的课堂是每位老师的职责所在。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产生兴趣,是每位老师的职责所在。首先要让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智慧始于动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努力地动起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让学生多多动口、动手、动脑和动眼,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产生兴趣,主动发展,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说"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说、大胆地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地让学生"说",让"说"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倡导"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恰当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真正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探究式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本文通过课堂上的一个同学关于"小虫在几何体上的爬行问题"令老师感到十分意外的正确解法,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怀疑真理,面对困难,勇于自主探究,让学生乐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使课堂成为教师指导下共同探究知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人为本"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是所有教育者认真思考、不断探究的问题。因此,我尝试着从把握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设计每堂课,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着手,力求使学生轻松、快乐地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9.
叶清芳 《教师》2016,(4):66
数感是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对"数"的敏锐、精确的感知和领悟,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观察思考、培养估算等方法训练学生感受数学和运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动手操作—体验数感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地"做"数学,将"学习"数学变为"研究"数学。把数学实验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探寻数学实验的开发与设计,推动数学实验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