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你是人     
你是人,带着他的一切你是其始,亦是其终。由你,他的清泉涌溢。向着你,他的溪水流淌。在你身上,他注入了人性。你是他的治者与被治者,施虐者与受虐者,摧毁者与被毁者。你是他的施主与受赠人,是他的钉入于十字架者与被钉于十字架者。你是他的贫者与富者。弱者与强者,显现者与隐遁者。你是他的高尚者与卑贱者,圣徒与罪人,天使与魔鬼。你是一位父亲和母亲的儿子,是每一位兄弟和姐妹的父亲。我来自于你。我逃不开你,你逃不开我,因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俩即全人类。如果没有你,便没有我之为我;如果没有我,便没有你之为你;如果没有你们。便没有他…  相似文献   

2.
段亚英 《时代教育》2010,(3):277-277
卡夫卡是一个自传性很强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特别是与他的父亲,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的那样:“我所写的一切都与您有关。”他通过写作来求得与父亲的沟通。在他的作品中,他的父亲幻化成各种各样的形象,本文就从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以及卡夫卡的人生经历入手,来分析形成他的这种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与物为春”乃是因和谐融洽的物我关系所引发的审美体验。具体而言,它表现为“万物与我为一”与“与物化而不以心稽”。前者意味着主体消解了自我与他物之间、他物与他物之间的人为界限,主体与他物在道的层面泯然相亲。后者意味着主体与他物之间无心的顺应,主体既不以一己意志去主宰他物,亦不因功利关系而迎合他物,物我相宜无逆。庄子与物为春的审美体验,启发了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他的气度、他的斗争精神,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仿佛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的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他的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他的讽刺与幽默是水的灵动,他的气度与斗争精神是山的沉稳。一杆铁枪,转战大江南北。三十功名尘与土之间的岳飞,他的枪  相似文献   

5.
一个17岁男孩儿在电话中述说了他与母亲之间的事情。显然,那个男孩儿有深重的罪恶感,不然他是不会打电话来的。在他父亲出差不在家的情况下,他和母亲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一名18岁高三男生近来怎么也学不进去,原来十分优异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已经不能与心理医生进行正常对话。经医生初步诊断,他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据陪同他来咨询的亲友说,他完全是被母亲“害”的,因为他的母亲与父亲感情不和,母亲一直与儿子同睡一床曾有一名大学生在咨询中说,他对母亲有强烈的爱恋。一次,他在给母亲的茶水中放进安眠药,想与母亲发生性关系,因药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生活活动在中国思想解放、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书香之家给他奠定了厚实的中国文化的基础;时代又使他如饥似渴地攻读多门外语,并阅读大量外国作品;受其影响至深。他又是最中国式的文人。这碰撞与交汇,与他个人天才结合,成就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不能替代的特殊影响与价值,他是幸运儿。同时文学也给他带来了持续几个历史时期的贬斥,他是孤独的。两种文化、两种反响与他突出的个性素质的碰撞,更决定了他个人生活的悲剧命运,这又是他的不幸。  相似文献   

7.
田野 《课外阅读》2012,(15):14-15
16岁那年,他在台北市成渊高中读高二。在那个紫罗兰花开的季节里,他有了自己的初恋。他与她是在网上认识的。她的头像是一束紫罗兰。当那束盛开的紫罗兰跳入他的视线的时候,他就被那种高雅淡定的气质折服了。他加了她。她与他成为网络好友。他说:"我爱紫罗兰!"她说:"我也是!"他与她年纪相仿,并且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所学校。一有课余时间,他便与她聊天。他们聊学校的学习生活,聊流行歌曲,  相似文献   

8.
另一个自我     
在一生当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遇见陌生人。可你是否想到,另有一个陌生人在与你形影相随?他与你亲近异常,胜过你的妻子、儿女、父母或朋友。他就是你内心的陌生人。他所以陌生,可能是你不认识他,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也不知道他起过什么作用。但你一定要好好了解他,只有当你真正认识了他之后,他才能成为你最好的朋友。你只有与这位陌生人坦诚相见,才会获得实在的幸福。如果你忽略他,或根本不去了解他,他可能成为你最危险的敌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你是人     
你我都是天地间血脉相通的一分子, 我、你、他,可是一家啊——你是人,带着他的一切。你是其始,亦是其终。由你, 他的清泉涌溢。向着你,他的溪水流淌。在你身上他注入了人性。你是他的治者与被治者,施虐者与受虐者,摧毁者与被毁者。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一位淘气的男孩,家住台湾省台北市万华区。姐弟四人中,他是最小的。从小到大,哥哥姐姐都时时处处让着他。可是,这种袒护和偏爱曾使他的青春一度偏离了方向。15岁那年,他读高一。那时候,他已经变得叛逆而又狂妄。他常常为了一点琐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以至于老师见了他就头疼。一天放学,他与一位同学一同回家。路上,两个人争论乔丹与姚明谁更厉害。  相似文献   

11.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  相似文献   

12.
四年前的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因为最后一枪的0环,与金牌擦肩而过。他感到遗憾与悲痛,在他就要崩溃的时候却遇到了他的妻子——卡特琳娜,给予了他莫大的安慰与鼓励。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是他获得重生的机会,跌倒过一次的他,曾说过绝不再打到别人的靶子上,但是,与金牌擦肩而过的情景却依然重现。  相似文献   

13.
我的老师     
今天上午,我开始喜欢我的新老师了。我进教室时他已坐在他的座位上,时不时有他去年的学生在经过教室门口时探头与他打招呼:您好,老师!您好,佩尔波尼先生!还有的进来与他握手,然后又跑开了。看得出那些学生都很爱戴他,都想再回到他身边。  相似文献   

14.
都军 《辅导员》2013,(2):47-48
<正>去年九月新接了一个毕业班.班中有一个出了名的"小闹将",他叫田纵横.与人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动手打人.因为在他眼里别人永远是错的,自己永远是对的。班里的同学被他打遍了,就连其他班别和年级的同学也经常会无缘无故"惨遭毒手".所以他没有一个朋友.大家也都对他敬而远之。作为班主任.当然不希望一个"小闹将"毁了一个班,所以对他的教育转化工作就尤为重要。经了解,他的内心充满孤独与自卑,他也渴望友情与关爱。于是.我决定一步一步地突破他的心理障碍,多给他关爱.充分地信任他,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从而让他走出孤独,树立自信心,学会与人正常交  相似文献   

15.
冯建军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10-18,26
公共人的衰落已成为当代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法国思想家列维纳斯的他者性思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列维纳斯看来,他者是不同于我的主体,具有独特性、差异性,我与他者之间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我必须为他者负责,为他人而活。遵守他者性伦理原则,公民必须具有关怀、责任、友爱与奉献等伦理品格。培育公民的他者性伦理品格,需要转变个人主体的观念,从为己到为他,确立他者的伦理主体;构建"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谋求我与他者的面对面的"相遇";唤醒公民爱与责任的良知。  相似文献   

16.
雷平阳的诗歌是叙事的。他的叙事独特,而又"合法",与当代文化、社会、历史的真实情况高度一致,与当下审美十分合拍;他诗歌中的叙事与散文是互补的,他的叙事指向内心;他的叙事虚实相济;他的叙事时空观念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7.
都军 《辅导员》2013,(3):47-48
去年九月新接了一个毕业班.班中有一个出了名的"小闹将",他叫田纵横.与人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动手打人.因为在他眼里别人永远是错的,自己永远是对的。班里的同学被他打遍了,就连其他班别和年级的同学也经常会无缘无故"惨遭毒手".所以他没有一个朋友.大家也都对他敬而远之。作为班主任.当然不希望一个"小闹将"毁了一个班,所以对他的教育转化工作就尤为重要。经了解,他的内心充满孤独与自卑,他也渴望友情与关爱。于是.我决定一步一步地突破他的心理障碍,多给他关爱.充分地信任他,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从而让他走出孤独,树立自信心,学会与人正常交  相似文献   

18.
李渔的剧作与他的戏剧理论之间处于若即若离的关系,他的剧作有时体现了他的戏剧理论,有时又与他的理论主张相矛盾。  相似文献   

19.
学校不能轻易撤换任课老师,理智的做法是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是与那位任课老师沟通。校方可以把家长要求学校撤换他的理由转告给他,同时表明校方不会轻信一面之词,希望他认真对照反思。如果确实存在问题,理应加强学习,积极改进。这样既有利于维护他的自尊,又能赢得他的信任,有利于促进他自身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品读海明威     
总难忘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总难忘那个名叫桑提亚哥的捕鱼老人,他很孤独, 当他独身一人在海上与大马林鱼与鲨鱼与狂涛恶浪搏斗了整整三天三夜后,他己累得筋疲力尽……他闯海归来,他梦到的是什么?是狮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