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角度探讨缅甸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可行的研究视角。缅甸独立后吴努政府的民族政策蕴含着"大缅族主义"价值取向,奈温政府的民族政策蕴含着忽视民族属性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随后军政府的民族政策蕴含着"民族国家建设"价值取向,如今的民选政府的民族政策蕴含着更具高度的"民族国家建设"价值取向。从缅甸不同时期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缅甸民族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问题是缅甸最严重的国内问题之一,缅甸也是东南亚地区民族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在概述缅甸民族总体状况的基础上,对缅甸民族问题的表现以及缅甸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缅甸的民族问题已经得到了缓和,但它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国家时代的多民族国家,从族际关系治理的角度去考察民族国家建设是一个相当有效的途径。当代缅甸族际关系治理贯穿了整个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缅甸族际关系治理对民族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缅甸民族国家的政治局面经历一个从离散到聚合的过程,国族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国族涣散到国族认同增强的过程,国家认同建设经历一个从国家认同弱化到国家认同强化的过程,现代国家建设经历一个从停滞到开启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缅甸长达824年的封建社会有近600年是在缅族统治之下,其民族政策对之后的民族治理策略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多民族的缅族王朝,为了消解其他少数民族的敌意,稳固其统治,对主要民族孟族、掸族、克伦族实行不同的民族政策:一是对孟族实行亲善与同化政策;二是对掸族采取优待与控制政策;三是对克伦族实施赏赐与忽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缅族王朝与非缅族的紧张关系,但终究没能团结缅甸民族。正是因为缅族王朝实施部族国家治理,对非缅族实行有差别的民族政策,导致缅甸各族政治认同缺失,产生离心趋势,与缅甸政府一直对抗了60多年。  相似文献   

5.
缅甸作为东南亚的一个具有地缘战略意义的国家,在近代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与侵略。1942年5月,日本占领缅甸,渴望独立的昂山将军(Gen. Aung San)组织缅甸独立义勇军协同日军对英军的战斗,在日军支持下,反对英国殖民政府,宣布缅甸独立。缅甸人民对于同为殖民侵略者的英国和日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欢迎日本的到来,视其为解救缅甸者,另一面则急于将英国赶出缅甸,甚至有"英国人的困难,就是我们的时机。"这样的说法,这两种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缅甸民众反英亲日心态。  相似文献   

6.
果敢地区曾为中国的领土,果敢族是明末永历帝的官兵后裔。由于果敢地区为民族地区,清朝政府的汉族土司管理模式培育了果敢华人的少数民族认同,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这一认同意识又得到强化。并且,果敢华人最终凭借自身的政治军事力量在缅甸建国的历史机缘中发展成为登上缅甸历史舞台的少数民族身份。果敢族因而也成为东南亚历史上分化形成得最晚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民族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加,民族问题不断涌现,导致认同危机的出现。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安定。构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的民族国家整合--新中国头三年历史的宏观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年中国政治的黑暗和无序决定了新中国民族国家整合的合法性.新的民族国家整合包括社会整合、政权整合、经济整合、文化整合以及国际关系整合.新的民族国家整合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有不少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民族与国家概念的辨析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分别从政治性和文化性两个角度对民族与国家的概念进行解释。国家与民族的区别在于,国家源于社会,却高于社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缅甸的民族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其民族关系走向对中国西南边境地区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对此,我方应从根本上厘清缅甸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民族关系问题的本质,围绕其对中国边境地区稳定产生影响的核心问题,在战略理性的高度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党的执政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执政资源是执政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作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的执政资源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对执政资源的研究,努力探索巩固和扩充党的执政资源的有效对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2.
无线网络已经融入了现代人生活、工作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网络工具。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网络设施的完善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对信息网络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以及笔记本电脑、个人数据助理(PDA)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无线局域网(WLAN)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以无线局域网的现状、特点为研究对象,探讨win7系统下如何设置无线网络连接及局域网连接、WLAN安全,使无线网络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证,简要勾勒出明永乐至宣德间的太监出使与天妃崇拜这一独特的历史风貌,从中亦可看出妈祖信仰在15世纪初期对推动中国海洋外交所起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由怀川人创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提倡无为而治,修养民生,重视文教。当时河南地处中原,又是京畿之地,教育虽时有兴废,但无论在官学还是私学教育上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培养民族精神应把青少年做为重点,青少年 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大力倡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把亿万青少年紧 紧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 个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着各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现代远程教育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推行创新教育方面有诸多独特之处,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韩复榘主鲁期间,除加强政治、军事统治外,对经济建设也颇为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期间山东经济的发展,有其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在于他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及措施,客观原因在于当时山东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对司马迁受腐刑的年代,《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司马迁传》有互为矛盾的记录,这是因记录重点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排比《史记》、《汉书》和《报任少卿书》等史料,勾勒“李陵之祸”过程,可以确定司马迁“李陵之祸”是从天汉三年初下狱开始,至太始二年受腐刑出狱止,历时四年。《自序》中“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一句,就是记录了从司马家在舜时为史官到司马迁出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的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经济实力。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都是在美国一手主导下建立起来的。此时的美国人很乐意把自己比喻为新的罗马,认为美国是世界和平的保障,世界将进入“美国治下的和平”时期。虽然其中美国也经历了低潮期,但是总体上美国一直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体现着“美国治下的和平”的梦想。认真分析“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内容、策略及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的《国家篇》关于国家正义到灵魂正义的论述中,简单地从国家的正义“类比”到灵魂的正义,在逻辑上显然是软弱无力的,这不能视为是柏拉图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的疏忽大意。笔分析了把国家正义和灵魂正义联系起来的可能的三种说法,赞同并力图从“型相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上给出合理的解释,说明二联系的纽带实际上是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