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业务学习时,我有幸观看了徐州大马路小学邹凯老师执教的《赶海》录像。其中邹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问话:“老师说明白了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乍一听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仔细一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说明白了吗?”是教者对自己的要求。如果学生没听明白,那当然是老师没说清楚,或者没提醒学生听,老师可以重说。这充分体现了教者对学生的尊重。“大家听清楚了吗?”或者“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往往是教者对学生提出的质问,我已经说清楚了,你什么原因没听清楚?虽然也可以重说,但责备已很明显。学生就是没听清楚,也不…  相似文献   

2.
同义词     
一个10岁孩子问老师:“老师,什么是同义词?” “什么?同义词你都不懂,真笨!听着,这就是说,如果我现在说你是个笨蛋,那就等于说你是个傻瓜,是个蠢货。你现在明白了吗?” “明白了,同义词就是骂人。”同义词@李怀国~~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录】上课开始,我试着问学生:“课前你们已预习了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你们喜欢这篇小说吗?”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我和你们有同感,这的确是一篇值得仔细品读的好文章!”我接着征询同学们意见:“这堂课是我和你们一起学呢,还是同学们自己学?”很多同学说:“我们与老师一起学!”“好啊!”我温和地说道,“不过,我希望同学们唱主角,怎么样?”听了我的话,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读起课文来。大约十分钟,同学们的读书声似乎戛然而止。我关切地问道:“同学们刚才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处了吗?”有个女同学立即站起身,说:“老…  相似文献   

4.
一次,在实验区听课,一位青年教师讲完课后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老师又说。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很快就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她温和地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孩子怯生生地站了起来,低声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学生大声点,一边走过去俯下身听,终于听清楚了,然后耐心地给这位同学又讲了一遍。  相似文献   

5.
在《江雪》一课的教学中,我见到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师:同学们,这首诗咱们学完了,学得很好,老师想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生1:老师,我有个问题。这位爷爷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到江中钓鱼?生2:我想是因为那老爷爷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生3:可能那老爷爷钓了鱼是要去卖的。师:有些道理,你明白了吗?生1:哦!(恍然大悟状)生2:老师,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师:是吗?有不同看法吗?生1: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生2: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会结冰的。师:哦!是这样,你明白了吗?生:嗯。(二)师:学了这首诗,还有不懂的问题吗?生1:老师,那…  相似文献   

6.
德育环境     
陈瑞瑞 《班主任》2006,(12):11-11
通常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们听明白了吗?"言下之意是:作为老师,我把该讲的都讲了,如果再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是学生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通常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们听明白了吗?"言下之意是:作为老师,我把该讲的都讲了,如果再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是学生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拔萝卜”。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带给同学们一个小兔拔萝卜的故事,同学们愿意听吗?(播放课件)一天,兔妈妈对两只兔宝宝说:“你们长大了,该学着做些事情了。今天去菜园里帮助妈妈拔萝…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生:欢迎!师:谁愿意说一句欢迎我的话?生:欢迎于老师到我们砀师附小来作课!师:清楚,明白。谁能把话说得更好一些?让我听了更高兴,更激动。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上我不断地叮嘱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于是只要我走进教室,总有学生找我:张老师,这道题怎么算呀?以前我总是接过学生的题目读一遍,然后滔滔不绝地边讲边画图,还总是问学生听明白了没有.有时候我刚把题目读完,学生就“哦、哦,我明白了,老师我会了”.我问学生:“为什么我一读题,你就明白了?”学生说:“刚才我没读明白.”后来有学生问我问题时,我就说:“把题目再读一遍,出声读,用手指着读,一遍不明白再读一遍.”五年级时有一个学生最多读了11遍,终于读明白了题目,自己解决了问题.数学题一定要读,当然数学的读与语文的读不同,语文的读是朗读,而数学的读需要边思考边读,而且读和思考要留下“脚印”,不动笔墨不读书.  相似文献   

11.
开心QQ糖     
开卷考试父亲:儿子,你明天不是要考试吗?怎么不去学习呀?儿子:是的,不过我们老师说明天开卷考试。父亲:那你知道什么是开卷考试吗?儿子:老师说开卷考试就是可以把书笔记等等与考试有关的东西带来。父亲:恩,那也要看书呀!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儿子:可是,我可以把爸爸你带去呀!我今天这么乖,你会同意吧?怕同学们听不清楚毕业典礼上,校长宣读可成绩名列第一那个同学的名字,并叫他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同学才慢吞吞地走上台。校长问:“怎么了,你听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学生小声答道:“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自作多情…  相似文献   

12.
我的歌声很难听吗?为什么只要我的歌声响起,立刻会招来雷鸣般的大骂声?真搞不懂。有人说:“早上听了你的歌,我一天都吃不下饭。”有的说:“只要听了你的歌,我晚上绝对失眠。”不过同学们,千万不要听他们胡言乱语!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7,(Z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文指导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样称呼我的?你们喜欢韩老师吗?你们能把自己对老师的感情融入你们的语言中再叫一次吗?我的心感受到了同学们浓浓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读课文,我想,大家对小红军与陈赓同志应该有所了解.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文中的这句话:“陈赓同志全明白了.“陈赓同志到底明白了什么呢?老师思考了一个晚上还是弄不明白,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相似文献   

15.
挑战老师     
今天是星期六,我照常去活动中心上作文兴趣课。李老师刚进教室,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挑战老师”,边写边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挑战老师的活动,喜欢吗?”话音刚落,只听“耶”的一声,教室里立即沸腾了。老师接着说:“活动规则是这样的,我表演什么,你就模仿什么,用‘击鼓传花’的方法来确定谁来挑战,也就是在传花时,我说‘停’,这时花停在谁手上,谁就上来模仿,需要几个人就传几次花,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大家兴致勃勃地齐声回答。这时,我疑惑不解地问:“老师,那你表演什么呢?”老师说:“你们决定吧?”“好嘞!”顿时,大家…  相似文献   

16.
引导阅读     
正一下面,是我在辽宁省大连市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上的"说写课"的一个片段:师: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用一种好奇的、询问的目光看着我。你们面对着我这位陌生的老师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生:老师,您姓什么?师:你的意思我明白,想知道我姓什么。但是,说话的时候,在明白、清楚的前提下,还要尽量得体,让人听了舒服。请你想一想,问别人——特别是问长辈姓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lt;五彩池&;gt;,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老师有一个旅行社的朋友,想开辟五彩池旅游线,他听说今天我们要学习&;lt;五彩池&;gt;这篇课文,想请同学们帮助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风光的广告语,同学们有兴趣帮这个忙吗?……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在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听过一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课,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上课,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发了一张表,说:“我们准备到商店去买三件学习用品,表格上已经填好了三件物品的单价,每支钢笔23元,每盒颜料32元。每本词典46元。请同学们算一算并填表,买2支钢笔、2盒颜料、2本词典要多少钱,会填吗?”同学们齐声说:“会!”并很快填好了。老师又说:“如果买10支钢笔、10盒颜料、10本词典要多少钱,会填吗?”同学们齐声说:“会!”又很快填好了。老师接着说:“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再算一算,如果买12支钢笔、12盒颜料、12本词典要多少钱,会填吗?”教师用神秘的眼光扫视着全班学生。  相似文献   

19.
&;lt;小学青年教师&;gt;“教育文稿写作辅导“栏目,犹如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喜爱.我最先读到的是贵刊2001年第3期朱华贤老师写的&;lt;谈谈如何捕捉教育文稿的题材(续)&;gt;,读后颇有茅塞顿开之感.随后找来第2期,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又迫不及待地找来朱老师在第1期写的&;lt;谈谈为什么要撰写教育文稿&;gt;来读.从那一刻起,一股写作的激情便在我心中涌起,而朱老师的名字也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上.……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断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9课《推敲》。师: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老师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被它搞得吃不好、睡不宁的,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下?生:(急不可待地)快点说,哪个词?师:这个词就是——“郊寒岛瘦”。(板书:郊寒岛瘦)生:老师,我知道:“郊”是孟郊,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师:你读过他的诗吗?生:我学过他的《游子吟》。师:能背给老师听一下吗?生:(不约而同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还读过他别的诗吗?(无人应答)老师记得他还写过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生:(接)“春风得意马蹄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