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出版圈内人或许更希望看到的已不是王建辉"思想的背影"(王建辉书评文集的书名).就是他本人,在接受笔者事隔16年后的采访,一见面说出的话却是:过去所做的思考与现在已经不能划等号了.言外之意,似乎有否定之否定的意味.的确,无论是作为出版文化史家角色的王建辉,还是作为中青年出版名家,全国首届优秀中青年编辑、百佳出版工作者和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或是出版局副局长的官员,今天的王建辉都正在自我转换现实的角色,集团老总--一个更加务实更加富有激情和效率的出版产业领头人和探路者.  相似文献   

2.
鼓励与厚望──老出版家评《中青年编辑论》编者按:由刘果等老一代编辑家、出版家组织编辑的《中青年编辑论丛》(九本),日前由奥林匹克出版社出版。九本书的作者陈昕、杨咸海、胡光清、王建辉、王一方、冬风、方鸣、郑俊琰、杜厚勤都是新时期出版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王建辉1957年生,编审, 历史学博士,现任长 江出版集团董事长。1982年起从 事出版工作。曾获全国首届优秀 中青年编辑、百佳出版工作者称 号。他不仅是编辑了一批很有影 响的优秀图书的出色的编辑家, 而且,还是著有《新编辑观的追 求》、《名流随笔》、《文化的商 务》、《王建辉自选集》等著作 的学者。他对书评更是情有独 钟,出版了《书评散论》、《人在 书旅》、《思想的背影》(书评文 录)等。他是一位有实践、有理 论,名副其实的书评家。 王建辉对书评不仅钟情,而 且十分勤奋。他2001年2月14日 在《思想的背影》后记中说: “我想借这部小书替自己的书 评作一个总结,同时因为工作转 移需要开辟新的领域,且和曾经  相似文献   

4.
由伍杰、王建辉选评的 《书评三十家》是一部旨以能够“真正反映我国中青年书评家的面貌和水平”的书评集。主要收录1979—1997年这段书评的黄金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然这十八年来,有成就的中青年书评家成百上千,好书评更是多不胜数,岂能一一囊括其中  相似文献   

5.
王建辉先生在《出版科学》 2000. 4撰文,通过与传统出版的比较,阐述了“现代出版”的内涵,文章认为,现代出版在如下 5个方面体现出与传统出版不同的特征: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近代以来的出版其实也是市场经济范畴的,不过那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出版的主流发生了变化,走上了计划经济的轨道。传统出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而现代出版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出版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以市场作为自己的终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不仅成为…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出版总社(集团)副社长、本刊主编王建辉荣获第七届韬奋出版奖。2002年2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颁奖大会,王建辉代表获奖者发言。现将他的发言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海燕 《图书馆杂志》2006,25(11):92-93
在武汉大学出版发行系读本科的时候,对王建辉的学术研究就有所耳闻,其时他是我们学校的兼职教授。虽不曾有缘聆听先生教诲,但还记得和他的学生聊天,这位师兄颇以能拜王建辉门下为豪。拿到这册《老出版人肖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不禁忆起,三年前的我,是不是还在入神地听着出版史老师抑扬顿挫地讲解出版界逝去的岁月。  相似文献   

8.
窦林卿 《出版参考》2009,(16):13-14
对于小出版社数字出版的认识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进的:曾经认为大小出版社都有适合自己的数字出版方式。后来自己又否定了这个看法,认为数字出版是有实力的大社和出版集团的特权,数字出版的大旗在他们手里。再到后来,重新认识小社的数字出版权利,觉得只要是正在生存的出版社,就存在搞好数字出版的可能。到现在,我甚至认为那些正在亏损的小出版枉,也存在通过数字出版重新获得市场新生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建辉在《出版科学》撰文说:现在评价"走出去",是以简单的数字统计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数字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不能说明全部,还要考虑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出版机构实力排名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一二三———我的编辑工作经验●王建辉我做编辑工作才15年,和中青年编辑年龄相仿,并没有多少资格谈这个题目。什么叫经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我毕竟干了15年的编辑工作,经验还是有一些可谈的。要说我的工作经验,我把它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重印作为一种出版运作王建辉重印率有效性。或是全年重印品种和新发稿品种之比;或是全年重印品种与重印品种加新发稿品种之和的比;或是重印品种在全年出书总和中的比重,不管重印率如何科学地定义,在实际工作中,实质上是全年重印品种和新发稿品种之比。我不知道其他出...  相似文献   

12.
王建辉的出版研究大致可作三方面的划分:一为书评研究,二为编辑出版理论研究,三为近代出版史研究。三方面相互关联、递进。他的新《新出版观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触及我国编辑出版理论界近十几年的学术兴奋点,既不失现实指导价值,还具有某种出版学术史方面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走向人生第四十个年头的时候,编辑王建辉对自己的生命历程作了一次仰观与俯视相结合的探求。王建辉是湖南武冈人,1957年出生,1982年从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湖北人民出版社,一直从事文史类图书编辑工作,曾任文史编辑室主任、文史书籍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现任副总编辑。十多年来,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仰观历史,俯视现实。所谓仰观,指的是在进入出版之初,王建辉即头脑清醒地分析了他所面对的现实,进而向出版的历史寻求自己的路径。80年代初,出版队伍的发展相对较慢,编辑人才的养成基本上还是师傅带徒弟的小手工作坊模式。就在  相似文献   

14.
王建辉的《出版与近代文明》近日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王建辉近年部分出版史和出版文化研究成果的结集。作者身为我国出版产业经营管理第一线的领军人物,同时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这部文集便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实践与学术成功结合的优势。这部(文集中,作者漫步于出版史和思想(文化)史两个学术领域,一方面将出版史研究置于宏阔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之中,另一方面又为思想(文化)史研究增添了实证内涵。作者的研究成功地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其研究以近代九十年为总体背景,同时给予近代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出版地域和出版机构以详实的观照…  相似文献   

15.
李海燕 《出版科学》2008,16(1):92-94
王建辉从事近代出版史史料爬梳和学理研究始自1996年,至今已逾十年,有论著《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老出版人肖像》《出版与近代文明》问世。《文化的商务》评叙了王云五经营下的商务印书馆是在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老出版人肖像》纪录了在近代出版史上留下踪迹的五十余位老出版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1,(30):68-68
“我无意于批评和否定钱钟书本人……但如果把他捧得过高,无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学人所具有的欠缺.甚至把他的欠缺当作优点来赞扬,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7.
封面人物     
王建辉,1957年生,湖南武冈人,历史学博士,编审。全国首届优秀中青年编辑和百佳出版工作者。从1982年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湖北人民出版社文史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现任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发表《新编辑观的追求》、《书评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与司法     
从比较法的角度回顾女性与司法的关系.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黄嗣 《中国编辑》2006,(5):95-95
湖北省编辑学会于2006-8月24日举行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由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蔡学俭主持,会长王建辉代表湖北省编辑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副会长胡光清作《关于修改〈湖北省编辑学会章程〉的说明》,秘书长史可荣作《湖北省编辑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财务管理情况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湖北省编辑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周百义当选为会长,彭小华、胡光清、李尔钢、陈庆辉、范军、方卿当选为副会长,徐德欢当选为秘书长,周凤荣、黄嗣当选为副秘书长。大会特别聘请蔡学俭、邱久钦、王建辉为第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新一届理事会增加了五个会员单位,其中包括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许多中青年科研骨干也加入了理事会。新会员的加盟将有力地促进学会建设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张永红的文章《探析否定式新闻》。 文章说,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的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这些新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用否定的角度比肯定的角度更适合表达新闻事实的典型性,也决定了否定式写法在新闻写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