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万慕通 《精武》2004,(6):18-19
我从9岁起,就生活在我国著名武术家、自然门一代宗师、叔父万籁声身边,习武学医54个春秋,因此,万籁声亦是我的老师。万籁声老师文韬武略,功力深厚。我实是谈不上学成什么,发扬继承什么,只是自1979年始,在叔父万籁声的指导下,专心研究技击,下苦功研习自然门内功。万籁声老师百年诞辰已过,最好的缅怀莫  相似文献   

2.
运用艺术理论与方法,认为武术套路运动是一种表现性的技击而非真实的技击,提出了写意武术概念,并把它划分为哲理化武术、戏剧化武术、记述性武术等,以及通过对写意武术的文化渊源的分析研究,指出发展武术不应被“体操化、艺术化”等观念所束缚,在不失项目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武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以蔡龙云先生武术技击观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武术技击与艺术展现之关系。以快为主和注重击打效果是武术技击对抗的恒定规律,以及现代武术技击表现的缺失,认为社会环境的变迁是造成武术运动技击本质流失的根本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武术界关于武术与技击关系的不同观点综述的归纳与梳理,认为技击不属于武术,但是技击与武术密不可分,旨在弄清技击在武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截拳道的技击思想、技击原则两个方面对其技击艺术进行了探讨,进而以此技击艺术来对照武术动作的练习,以期为习练武术者在练习武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武术的攻防技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它的大部分动作具有攻防技击价值,武术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才得以区别于其它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武术的攻防技击特点是武术运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武术技击术与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目前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趋于分离的结论。由此得出发展武术必须从恢复武术的技击本质出发,也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虽然每个派别都各具特色,但都是历史的沉淀与凝积,随着人类科技发展,现代社会中武术技击的作用已发生转变。学校是体育的篮,是规范、普及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身为武术教学的传授者,需要反思一下如何使武术技击性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传授,使学生对武术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与积极情绪,使得武术的本质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竞技武术发展和传承武术技击性的途径。认为竞技武术的发展应遵循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而传承武术技击性的途径是使传统武术真正进入学校。  相似文献   

10.
朱君 《体育科学》2013,33(1):84-88
以辩证唯物主义本质与质变理论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对武术的本质及质变进行全面剖析.研究认为:1)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此属性在武术的发展历程中并没有产生根本的改变;2)武术的质变是部分质变,并没有影响武术的本质属性;3)对武术套路的定位不准,一度把武术套路当成武术本身是影响人们正确认识武术本质的主要原因;4)厘清武术与文化,武术与体育以及武术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准确把握武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武术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也是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武术套路独特的功能、内容和表现方式,可得出套路的固有属性——艺术性。从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阐述武术套路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美学中的气韵生动与写意说在中国武术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阐释,揭示了传统美学中的气韵生动与写意说对中国武术艺术表现形态的深刻影响,使得中国武术在当今社会日益散发出深长隽永的文化意味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定式美和动态关进行分析,从而对武术在动静中的关和给人美的享受进行阐述,进而挖掘武术美的深刻蕴涵。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是古老东方的瑰宝和精华,是中国运动项目的国粹;以动作繁杂、姿态优美的表演形式,无论在技击还是在演练武术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美,无不含有艺术性,其中所蕴含的美给人们带来一种赏心悦目振奋精神的情感。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归纳法从武术表演基本特征出发,对武术表演的艺术美、武术关学特征、美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推动武术更好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性。它除了具有体育运动所既有的表演、娱乐、供人欣赏的功能外,还具有攻防、形意、直观形象、节奏和谐的美的特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论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国雄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73-73,77
从武术套路运动的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对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与书法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而具有相通性。文章择取"线"性表达方式,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线"文化为出发点,从美学角度对"线"艺术进行界定。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武术与书法"线"性美。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作为中国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包含的美学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形"与"意"、技击、意境、和谐的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民族审美文化特色最为浓郁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动作的美学特征,是以内在精神气质美为基础,以外在的技艺美为表现形式,是一种内外结合、形神兼备的特殊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动作、哲学思想、武德等方面对武术的身体文化的内在和外在的美进行阐述,旨在提升人们对中华武术美的理性认识和创意武术文化的品味,从而促进中华武术优秀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