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总编辑,可不是‘新闻官’!”江西日报参加华东报纸协作会的同志都这么说。报社的干部和工人都习惯地叫他“老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听到摄影记者周勇说,他常跟随总编辑姜惠龙同志下乡采访。  相似文献   

2.
有位作家说过:写作需要热情。我想,这情该充满着工人的感情,充满着群众的感情。我正是凭着这股热情,把笔端一次次地伸向了周围普普通通的职工群众。我厂有位普通技术工人叫曹文俊,二十多年来,他凭着热爱纺织的责任心,先后革新成功大小项目50多个。我曾几次到他家采访,可老曹是  相似文献   

3.
我认识和金财时间并不长,是他从河北邢台邢东矿副矿长就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张大银煤矿负责人以后。一年多以前,我到鄂尔多斯市探访,在近似荒野的地方——一个叫张大银矿的露天矿初见和金财。这一面,让我怎么也搁不下他。几十年记者生涯,采访过不少劳动模范、一线工人、企业领导,可还没有见过这样的"矿长"。见他不到5分钟,  相似文献   

4.
胡敏华 《中国广播》2009,(12):56-57
我在上海电台当体育记者时,经常有机会出国采访国际比赛。2001年,当台领导决定让我去莫斯科采访北京第二次申奥时,我既兴奋又紧张。记得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我的一位同事曾去蒙特卡洛采访。在我们做完投票大直播后的第一时间,我接到了那位同事的电话,他哽咽着告诉我,  相似文献   

5.
冯蕾 《新闻实践》2005,(1):30-32
离开青岛港已多日,然而港口上那位身着蔚蓝色工作服、面庞黝黑、性格坚毅的桥吊工人依然让我记忆犹新。他就是曾经让我激动、让我敬佩的许振超。 2004年3月20日,我接到部主任通知,让我做好准备,下星期随中宣部组织的采访团赴青岛采访典型人物许振超。这是我大学毕业到报社一年多来第一次参加  相似文献   

6.
用真情打动采访对象有的人写的东西是一杯白开水,有的人写的东西是一杯浓浓的龙井茶。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能否打动被采访对象的心?要打动人心,就要有真情。第一次,我采访一位炼焦工人。我注意从职工群众所关心的几个问题去挖掘,围绕他转正前转正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妻子无病时及有病时对待工作的态度;有领导和无领导在工作态度;平时上班与节假日上班时的工作态度,进行深入的采访。这位炼焦工人  相似文献   

7.
1985年2月,我到一家改革成果卓著的大厂采访。这个厂由于大胆重用了一批干部,尊重知识和人才,锐意改革,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厂真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在我采访了这个厂的厂长、党委书记和其他一些干部后,我又召开了两次工人座谈会,收集了不少新的情况和数据。对于这个厂的历史,我也比较了解,但总感到采访中还缺少点什么似的,于是决定到车间里去采访工人。在机器开动、紧张操作时,随便找岗位工人采访,会影响生产,也不安全,工人也无暇回答提问。但在机器维修或上下料的间隙中,还是可以采访的。当我到一个车间的机器旁,向工人说明自己的记者身份和来意后,没想到,立即就有二三十位工人自动围过来,有男工、女工、青年工人和老工人。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急切地向我谈了对工厂领导干部的意见,谈了企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些批评意见还相当尖锐、激烈。有的工人对我说:“前一阵听说来过不少记者,但只在楼上找干部谈,不找我们工人。你下来听听普通工人的意见很  相似文献   

8.
我将会中蒙边境的某边防团采访的消息,让新疆哈密军分区宣传科的驾驶员兼放映员又是摄影爱好者的主官蔡增乐知道了,他曲里拐弯给自己的领导和我做工作,想到边防采访。分区政治部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我一想是位上官,不是干部,坐在一起采访不会给边防官兵心理上增加多少负担,车又能坐得下,我说:“走。”在三岔口边防连,我俩住一套房子,我在里他在外,晚上经常聊天。他给我介绍,他当兵好几年了,发的津贴全买了照相器材,现在光机子就有四部搞档的一部花了一万多。现在苦恼的是采访机会太少。在老爷庙边防连,晚上八点开饭,我们走到…  相似文献   

9.
骆大洪 《新闻界》2001,(3):58-59
作为一名乡镇报道员,接待新闻单位来人,和记者一起采访是常有的事,然而,跟新华日报摄影记者程光采访一天,我深深地被他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所感动,他的为人真让人钦佩,叫人难以忘怀。3月13日,程记者来到射阳县合德镇采访,当商量确定采访对象以后,上午8点钟,我和他打的第一站到侨谊纱厂采访技改投入的稿子,车间里,他在机台上爬上爬下,抢拍工人生产的镜头,不厌其烦地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作为初学摄影的我原来以为拍照片比写文字稿省事多了,不需要动脑筋,看到程记者一丝不苟的工作,使我改变了认识,要拍好一张照片,准确地…  相似文献   

10.
有机会拜识林建公教授,是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上.他的热情、认真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熟识了后,当我提出采访他的要求时,他爽快地答应了.于是约定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后,我去了他家.林教授的家在玉泉路国防大学二号院内,因校区很大,他担心我找起来不方便,特地出了大门迎接,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他的热情,也使采访变得更为轻松.  相似文献   

11.
1998年9月至2002年10月,张德江同志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在这期间,因为采访任务,我和他有比较多的工作接触机会.因此他对浙江日报的重视、关心和爱护,我多有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采访米博华回来,翻读他的杂文和评论,我有了好几个题目,最后,却选了这个一本正经的题目。为什么?我不知道。也许米博华知道,就他的年纪而言(33岁),他显得有些一本正经。“米博华之研究”,顾题思义,不外乎如此两点,米博华的研究工作和我对米博华的研究。关于前者,我力不从心。(对于米博华,我毕竟只有一面之交,不可能完整介绍。)对于后者,我则兴趣不大。米博华和我是同龄人,让我来研究他,连米博华自己也会觉得过份。更何况,“×××之研究”,可是一本书的题目,编辑部不会给我这么多版面。然而,这题目使我入魔着迷。我,别无选择。有趣的是,我当过工人,米博华也当过工人。我当工人时,是一心一意当工人,不读书,不看报,靠  相似文献   

13.
在马加爵行刑前不足48小时,我在全国所有媒体中,获得了一次对他独家面对面采访的难得机会,不禁感慨万千。“和马加爵一样,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翻开那份采访申请函,时间定格在2004年5月20日。就是说,从我向最高法院提出采访马加爵的申请,刚好一个月的时间。还记得,在昆明中院时,某大报驻当地记者听说我独家采访了马加爵,那种眼巴巴的神情,让我既怜惜又窃喜。  相似文献   

14.
哈里森·埃文森·索尔兹伯里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不仅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就连他的名字也开始为中国人所熟悉。不久前。我有机会采访了他,并得以领悟他那条走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我进厂20年,当了15年的工人。1985年从事专职宣传干事后,每年都有100多篇稿件见报,其中1/3都是反映基层工人和班组的消息和通讯。我喜欢到班组去,反映一线工人的生活和工作。去年4月,我到本厂工作条件最艰苦的清沙班去采访。一位工人说:“你是吹喇叭的,只报喜不报忧,不会真心为我们工人说话。”我告诉他,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但绝不等于只报喜不报忧。如果有困难,有意见,我可以帮你反映,帮你呼吁。通过交谈,他和其他工人同志谈了:“清沙工工作环境艰苦,既说明工人们艰苦奋斗,无私奉  相似文献   

16.
哈里森·埃文森·索尔兹伯里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不仅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就连他的名字也开始为中国人所熟悉。不久前,我有机会采访了他,并得以领悟他那条走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我采访的许多艺术家中,农民出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别有风采。他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对民族戏剧事业的无私奉献,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写一个人的“角度”,可以在采访之后产生,也可以在采访之前萌发,被采访人物的强烈的特色,往往使作者在采访之前就有这样的萌发。我第一次采访宋长荣在1983年5月初,当时他是淮阴地区京剧团团长,率团来徐州演出。当我打电话找宋长荣时,剧团的同志告诉我,他就住在剧场的后院,没有住宾馆,随时可找他。我来到剧场院子里问宋长荣在哪里,一个小演员说:他刚和我  相似文献   

18.
有不少初涉足采访的通讯员,往往有一个通病:急于求成。因此,常常一接触采访对象.就连珠炮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采用什么方法采访最好呢?我的体会就是聊天。 有一次,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让我去采访洪庆、镇岳家沟党支部书记胡兴汉,胡兴汉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还是西安市和陕西省的人大代表。他工作很忙,不愿接待采访者我以前只听过胡兴汉这个人。没有见过面。当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迈进他家门后。他开始并不热情,等我说明来意后,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没有啥可报道的,没有啥可报道的。”为了打  相似文献   

19.
陈小虎 《视听界》2001,(5):20-21
优秀援藏干部任国庆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人们是从煤体宣传报道中了解的,而我是从目睹他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的。作为一名初涉电视新闻的年轻人,采访这样的人真是幸运,不但受到了深刻教育和精神洗礼,而且在电视采访业务方面接受了一次学习、锻炼、提高的机会。缩短距离走进采访对象心里2000年4月,电视新闻中心安排我和同事们一起全程跟踪采访任国庆。遇到的第一桩难题是,长期  相似文献   

20.
1990年国庆节前夕,我看到《人民铁道》报3版登了这样一则简讯:十四局三处五队工人何卫红,在郑(州)常(平)公路武陟东段施工现场,为保卫国家财产,被8名歹徒残忍杀害,年仅30岁。这使我心情难以平静:歹徒为什么如此恨他?局党委书记王德臣指派我前去采写何卫红事迹。 10月,我来到兖州何卫红生前所在单位采访。我采访何卫红妻子石耀敏时,她埋着头,很久没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