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蒲松龄的《狼》是初中语文传统篇目。小说的叙述部分写了狼追踪、算计屠夫,最终计败毙命的过程;评论部分对“狼性”作了阐释。对于这篇小说的学习,很多老师、学生较难走出误区,把学习的各个环节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了“屠夫”是主人公的影子,究其原因,大多是对这篇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于是笔者抓住两大问题,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相似文献   

2.
读着蒲松龄的《狼》,你是不是只觉得屠夫机智勇敢?其实换个角度来读,你会发现狼是很聪明的。毫无疑问,狼是本文的主人公,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狼,将狼的智慧描写得淋漓尽致,不少读者却被作者文末的议论迷惑住了,狼成了被谴责的对象。其实教材中的《狼》是节选,文末的议论也只是就这一件事的议论。文中三则故事,都是狼和屠夫斗争的故事,故事的结局都是以屠夫的胜利而告终。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为三个故事都是屠夫胜利,就归纳出:“人是一定能战胜狼的,因为人有狼不具备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倍速学习法·七年级语文下册》),细读全文,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单看节选文段末的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似乎蒲松龄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其实狼(三则)文末,作者还有一段议论:“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也可用也。”意思是说,若不是屠夫,谁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屠夫身上;那么屠夫的残忍,用到杀狼上也是可以的。作者蒲松龄想表达的真实意思,能战胜狼的,也只能是这些残忍的屠夫,其他人未必能战胜。大千世界的人并不都是屠夫,残忍的屠夫也不能作为人的代表。所以说人是一定能战胜狼的,未免有点儿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3.
《怀念狼》采用寓言化写作,将情节处理成意象,既认真写好意象生成的具体事物,又着力于精神的提升,同时还重视写好故事,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得到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4.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谁先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当读到中第二段:“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时,有学生提问:“屠夫为什么不一次投两块骨头呢?这样,两只狼各吃各的,就不会追赶屠夫了。”我回答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屠夫还可以一次性地把骨头都投到地上,乘狼大嚼骨头时,溜之大吉,那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同学们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6.
(甲)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相似文献   

7.
《宋定伯捉鬼》选自干宝《搜神记》,《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教材认为两文都在表现人的机智.然而细读起来觉得两文主题大异。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所选的《狼》一文,实际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巨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其中第一则写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住吊死,屠户所获颇丰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将爪子伸进去,结果被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本文写屠户与狼斗智斗勇,以刀先劈前狼之首,后断打洞狼之股,从而将两狼击毙的故事。文章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预示了狼的必然下场。  相似文献   

9.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蒲松龄。1640年农历4月16日出生于山东淄博。童年时代,蒲松龄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因为没钱供孩子上学,蒲槃只好自己教孩子读书,三子蒲松龄是其中最聪颖的一个。19岁蒲松龄第一次参加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中了秀才,深受当时淄川知县费祎祉和山东学道、大诗人施闰章的赏识。但以后的数10年中,蒲松龄再也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过什么功名,直到71岁时才当上了一个安慰性质的“岁进士”。由于屡试不第,生活困窘,蒲松龄不得已离开故乡,到江苏宝应去做知县孙蕙的幕宾(私人顾问)。但是,蒲松龄仍然怀念北方家乡…  相似文献   

10.
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其中《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通过范进中举的前前后后,各类人物陆续登台表演,真实生动地显现其真伪、善恶和美丑的本来面目,而且发掘到人物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是一部地道的美文。其书名、内容的取舍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严密的逻辑、精巧的对句、绚丽的文采、充沛的文气等都显示出其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夏天,蒲松龄在屋里写书,写着写着,总觉得不顺手,实在写不下去了,就搁下笔,来到门外站一会儿。  相似文献   

13.
[创意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所选的《狼》一文,实际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巨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其中第一则写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住吊死,屠户所获颇丰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将爪子伸进去,结果被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本文写屠户与狼斗智斗勇,以刀先劈前狼之首,后断打洞狼之股,从而将两狼击毙的故事。文章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预示了狼的必然下场。  相似文献   

14.
遗憾即哀惋,是对生活中失落的慨叹。可是鲁迅先生却得巧笔妙使,竟能化腐朽为神奇,用得令人叫绝,显示了一代文化宗师的非凡手笔。  相似文献   

15.
茅盾作为一代文豪,既有举世闻名的宏篇巨著《子夜》,又有绚丽多姿的中短篇小说;既有冷峻的文学批评,又有幽默中带有讽刺的杂文随笔,也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而《风景谈》《白杨礼赞》则是其抒情散文中的佼佼者。虽然二者都是解放区的礼赞,人民的颂歌,然而在艺术上却各有所长。如果说《白杨礼赞》以谨严凝练,完美集中见长,而《风景谈》则以跌宕多姿,挥洒自如见功夫,更充  相似文献   

16.
《怀念狼》采用寓言化写作,将情节处理成意象,既认真写好意象生成的具体事物,又着力于精神的提升,同时还重视写好故事,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得到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文学作品是将你刺痛并让你觉得自己是孤独的。阅读《荒原狼》却不仅仅是这样的感觉,更激烈的震撼和快感让我捧着它的手发颤。就像是在互相进行灵魂的支援,我听见“荒原狼”对我说:“我与你同在。”感观积淀为沉思,挥之不去的困惑幻化为了五个具体的思考点:黑塞  相似文献   

18.
《旅鼠之谜》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其独特的写作艺术令人称奇。本文从新颖巧妙的布局、严谨自然的衔接、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通俗亲切的语言等方面赏析了作品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9.
西顿的动物小说有很多本,这段时间我读的是他写的《狼》。这篇小说写了四个故事,分别是《宾果》《春田狐》《狼王洛波》和《破耳兔的一家》,内容生动有趣,让我爱不释手,且受到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解读,仍是困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以教学教材经典篇目《狼》为例指出,不能盲目教条地从“本本”出发,完全依照教参解析课文内容,用“人本位主义”的惯性思维,目的性地给狼冠以恶名,抹杀学生对事物本身真谛的探究,这样的教学缺乏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