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朝全 《软科学》2009,23(8):69-73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正在步入生态文明的发展轨道。生态文明是人类觉醒与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向量;"天人合一"则为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循环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路径。于是,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谐社会之间构成了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就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家沈国舫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次文明,未来我国亟须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每一个文明时期的人一地关系演变中,技术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后两个文明中,技术的副作用日益显现。文章从历史的角度,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生态历程中研究技术在人地关系演变、文明衰退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技术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5.
生态理性的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理性是道德理性的进一步扩充,是一种人类从生态伦理学意义上选择行为模式的理性。文章试图通过对生态理性的分析与研究,以显示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重大转向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进步、文明。生态理性的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1、“大自然观”———人类与自然同生共进中的整体论思维;2、“大生产观”———人类与自然物质变换中的最优论思维;3、“大社会观”———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中的双赢论思维。从构建生态理性的思维模式入手,必然导出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规范和价值取向,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可持续进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系是银河系边缘的一个中等大小的恒星系。人类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中位置、大小和温度都适中的一颗行星。地球上极其罕见和宝贵的条件组合蕴育出生命的进化。生命的进化已有3.5亿年的历史,可分为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进化两个大阶段。生物进化速度极其缓慢,要以亿年为时间单位;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它有一个越来越大的加速度──原始文明以万年,农业文明以千年,工业文明以百年为单位。图(1)显示的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曲线,起初一直是平缓的,但最近300年陡然上升。 我们讨论“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7.
北京猿人(女性)复原像 史前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文明史以前的历史与文化,主要研究原始状态的人类及其变化。“史前”这个词,是一个让学者们既不满意又不能忍痛舍弃的概念,它特指文明发生之前的全部人类历史,即文明史之前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人类的童年时代的历史,再明白一点说来,史前就是远古。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昭示若人类住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面向未来,生态城市研究已成为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世界前沿与热点课题,也是环保科研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包志宽 《今日科苑》2010,(10):75-75
中国制陶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一万年前。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的狩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和定居的生活。它的发展史也是人类进化的文明史,它影响整个人类科学、文化、艺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从“山洞人”到“现代人”,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人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及内容的一系列嬗变,正把现代生存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速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显然,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利益、效率、舒适、便利,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不利和造成负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