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河南省首届电视评论类节目评比暨理论研讨会上,我和张华同志采制的《“洋楼”主人竟是谁》节目以较高的票数获得一等奖。之后,这个节目又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这似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回忆起这期节目的采制播出,真是苦辣酸甜样样俱有。  相似文献   

2.
我们执笔撰写的新闻评论《“香花风波”说明了什么》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广播奖一等奖。这篇评论在去年12月间播发时,就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听众来信称道它是“有胆有识之论,振聋发聩之评”。这篇评论的成功,除了“机遇”因素之外,作者的写作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敢于抓“难点”,二是善于选取“类型”。  相似文献   

3.
在报纸评论中,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起着主导作用,其权威性、影响力不容置疑。然而,要使报纸办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贴近生活,仅靠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署名言论。它就像报纸的表情和橱窗,向读者传递着喜怒哀乐。但是,有些署名言论的作者板着面孔,  相似文献   

4.
在1996年度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我撰写的新闻评论《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荣获一等奖。拿到鲜红的获奖证书时,我的心情是不平静的。《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篇文章,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在《商丘日报》一版头条位置发表后,被评为本报精品二等奖。当时我认为能在本报评为精品就不错了。年终,报社领导从精品中筛选文章,将此文推荐参加河南省新闻奖(报纸系统)评选。在填写推荐表时,我心里并没有底,总认为地市级报纸推荐的言论作品,与省级大报竞争,获胜的把握不大。结果这篇文章不但获了奖,而且还获了个一等奖,出乎我的预料…  相似文献   

5.
广播评论是一个广播电台节目的旗帜,也是新闻奖评选中的重头。笔者创作的广播评论作品曾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还有数篇曾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总结了如何创作一篇优秀的广播评论。  相似文献   

6.
何鸣鸿 《军事记者》2006,(12):21-22
配发式评论是指为新闻报道配发的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个人署名评论、短论、编者按、编后等,本文只谈其中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评论员文章我们用得较多但又比较难把握。配发式评论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依托报道。评论选题要源于新闻,应以所依附的新闻报道为主要依据,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提炼报道思想,并合乎逻辑地引申、生发出自己的中心论点,避免误读或误解新闻;二是“跳出来”超脱报道。评论立意要高于新闻,不能拘泥于新闻事实或报道思想,就事论事地表态、评价,而应该深化、升华或补充新闻主题。依托报道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做…  相似文献   

7.
“应景”评论做好难 早在1847年,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同盟机关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时就指出:“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如今,作为报纸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沦,更是首当其冲地履行这一使命。诸如各时期的方针政策出台,重大会议召开和重大节日来临,以及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等等,报纸便以社论、本报评论员、漫谈等  相似文献   

8.
观察家评论和述评同本报评论员文章性质相近的,还有观察家评论、工作述评。观察家评论是“文革”前人民日报发表国际评论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介于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之间。这种评论发表时只用《观察家评论》的栏目名称,既无“本报”字样,也没有作者署名,加上选题精慎,决不用于送往迎来之类礼宾应酬,也不用于一  相似文献   

9.
一切皆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我们采写的一则短消息:《常州创出“节约建设”新模式》一文连续获得常州市新闻奖一等奖、江苏省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本报社本世纪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0.
著名记者郭玲春曾谈到她对新闻写作的自我要求——“我要写得与别人不一样”。同样,“你写的评论写得同大家不一样,你的评论就是最好的评论”——新闻界前辈这样认为。这里所说的不一样,就是说要有新意。新闻要新,评论更要新。1999年8月,我撰写的评论《踢好“后三脚”》,在铜山日报综合新闻版头条发表后,同年8月24日的经济日报、第10期《党的生活》杂志等报刊也先后刊出。这篇评论先后5次获奖,其中一等奖两次(获徐州市好新闻一等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等四单位联合举办的征文一等奖)、二等奖3次,是当…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选5月11日在上海揭晓。本报消息《“十机部长”苏善和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机专业户》(作者黄秉生、钱晓华)获二等奖,评论《“桔”变为“枳”的联想》(作者王柏森)获二等奖,通讯《您有六个亲人在前线》(作者马健)获三等奖。本刊为使广大新闻写作爱好者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自己捕捉新闻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特组织获奖作者黄秉生、王柏森同志分别撰文介绍采访过程、写作体会,请刘长虹同志对《您有六个亲人在前线》一文作评介,并附上原文,分两期刊用,供大家学习参考,进行业务交流,以期作者经过回忆总结,读者通过学习,都能各有收益。  相似文献   

12.
黄保才 《新闻实践》2008,(12):34-36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信息化时代,都市类报纸、网络评论大行其道,相形之下,一些城市党报评论显得有些滞后,通常停留在这样一种情形:围绕某个节日或当地重大活动,偶尔发一篇社论,或者根据当地中心工作需要间断性地发一些“本报评论员”文章。这些评论在传递政策意图,指导工作固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家评论和述评同本报评论员文章性质相近的,还有观察家评论、工作述评。观察家评论是“文革”前人民日报发表国际评论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介于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之间。这种评论发表时只用《观察家评论》的栏目名称,既无“本报”字样,也没有作者署名,加上选题精慎,决不用于送往迎来之类礼宾应酬,也不用于一般国际事务的泛泛而论,写法上着重于分析,寓评论于“观察”之中,很引入注意。外电通常认为它是“中共高级人士”的评论,国内读者也很欢迎这种有分析、有见解的国际评论文章。“文革”中,漫骂代替了分析,“观察家评论”便消失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14.
党报评论主要是指: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及编者按、专栏评论。就权威性而言,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居于前位。社论最重要,往往直接传达中央声音;评论员文章次之,通常是阐述本报编辑部观点。两者没有本质区别,之所以分为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考虑“格”。特别重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本报评论员文章”的署名问题,首都有几家报纸曾分别在内部酝酿过。前几年,中国青年报曾用过署名评论员文章,去年福建日报也曾用过。可惜,这种做法没有能坚持下去,也没有引起新闻评论界的广泛注意。对“本报评论员文章”,一般认为,它既非个人署名的一般评论文章,又不代表编辑部,只标明是编辑部一位评论员写的文章。其实,这类文章既然不代表编辑部,只是说明编辑部一位评论员写的文章,莫如署上评论员的名字,以表明这篇文章是编辑部某位评论员写的。当然,文章的观点,见解也是属于他个人的。所以,我以为凡“本报评论员文章”皆应署名。报纸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读者发言,使读者能经常地、及时地听到报纸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一种是代表编辑部的;一种是编辑部内某个评论员的,一种是读者或社外某个人的。代表编辑部的可以以社论,评论、短评等形式出现,代表编辑部某个评论员的可以用署名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代表某个读者或作者的也可以用个人署名文章的形式出现。既然代表读者或作者意见的文章都署名,那么代表评论员个人意见的评论文章也应署名。现在,评论员文章一律不署名,使读者很难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意见是代表编辑部的,还是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而且同报纸的社论、评论,短评等也难以区分,两者之间的界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给新闻评论的分类也造成了困难。  相似文献   

16.
(三)短评。这是代表编辑部观点的一种简短评论。它不全面、详细论述某个问题,而是抓住问题的某个侧面或某一点进行剖析、议论,借以加深对重大问题宣传的影响,或比较具体地指导实际部门的工作。在写作上,这种评论较本报评论员写的评论,其论题更单一,分析更扼要,篇幅更简短,故又称为小型的评论。短评一般是配合新闻报道发表,主要是对新闻中需要引起读者特别注意的问题,从道理上加以阐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获得1984年全国好评论一等奖的《中国青年报》短评《别了,O!》,配合我国运动员许海峰在  相似文献   

17.
全国记协准备在今年开展评选“新闻改革奖”和“好经理奖”活动。“新闻改革奖”三十名,包括新闻、通讯、评论、版面、照片的创新和改革,每个方面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好经理奖”二十名: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新闻评论才算是好评论?中国古代文论家把一切说理文字的高下归之于有无识见,有识见则自成高格,无识见则没有高格。其实,这一标准是可以推及到新闻评论的。署名评论要写得棒,必须道出个人的识见;官方评论要写得好,必须道出官方的识见。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言论一等奖的《“台独”即意味战争》,如果说有可取之处的话,就是它道出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对“台独”的识见———“台独”即意味战争。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内各大报纸全文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  相似文献   

19.
地市县报要繁荣新闻评论,我认为关键的措施,就是总编辑要“扛大旗”。在笔者的案头,有两本地市报总编辑撰写出版的新闻评论集。一本书名《言路》,作者是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笔名于是乎);一本书名《梁溪杂谈》,作者是无锡日报副总编辑陈玉。拜读这数百篇的新闻评论,一种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们不愧是地市报总编辑中勇“扛大旗”的佼佼者。不可否认,目前地市县报的新闻评论很不景气。在一些地市县报上,社论几乎绝迹,而本报编辑部、本报评论员、署名评论文章,也是“屈指可数”。而质量呢?据1988年度、1989年度江苏省两次好新闻评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理论处编辑宋森芳同志写的《“对策”也可当镜子》一文,在第七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荣获评论一等奖。这篇文章从孕育,到写成,到发表,到被向上推荐,都得助于有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正如作者所说:“在我们理论处,多年来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喜欢发议论,好作‘自由谈’。每看到一个好的观点,则赞不绝口;遇到不同观点,则发表异议,各抒己见,一人有感,众人相应。”“‘对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