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青兰 《收藏》2013,(1):74-81
从当今存留的浅绛彩瓷作品看,时代大多集中在清同治和光绪病朝。当年,景德镇御窑厂和民间共有多少人绘制浅绛彩瓷,浅绛彩瓷其生产了多少,已无从考证。但我们现在还能在国内外的许多地方见到浅绛彩瓷。不能不说与当时浩大的产量有关。当然,艺术精品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从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浅绎瓷来看,既有像程门、俞子明等大家熟知的浅绛大家...  相似文献   

2.
杨俊艳 《收藏》2013,(1):60-65
酱色釉早在商代晚期就已出现,但真正成熟则是在东汉晚期。宋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各地瓷窑普遍烧造,并以北方的耀州窑、定窑和当阳峪窑为杰出代表。清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并因皇帝的青睐而成为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卉釉色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吕成龙 《收藏界》2013,(3):58-60
乾降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水准总的来说要逊于雍正时期。从档案记载来看,这或许与造办处珐琅作内人员更替和缺乏有关。另外,与雍正、乾隆两朝皇帝审美趣味的差别也有密切关系。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三月十五日,首领吴书来说:乾清宫总管苏培盛等交小太监四名,何德禄、王成祥、杨加福、魏喜。传旨:着给珐琅处学烧珐琅。钦此。""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催总默尔参峨为画珐琅人不足用,另欲将画珐琅  相似文献   

4.
张咏梅 《收藏》2007,(1):59-61
景德镇陶瓷教研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在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旧址上进行过多次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发掘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于明代瓷器的认识,不少文献记述得到证实,许多关于明代瓷器的观念得以更新。其代表性收获有:  相似文献   

5.
秦育春 《收藏》2014,(12):72-75
一个多世纪前的清朝咸丰年间,在被刀兵战火蹂躏得满目疮痍的景德镇,几个御窑厂幸存下来的画师迫于生计,战战兢兢地拿起画笔,用成本低廉的淡矾红、水绿等原料在瓷器上作画,力图省工省料。他们知道,和他们一样经历劫后余生的平民百姓囊中羞涩,买不起价格高昂的瓷器。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1,(7):152-152
珐琅彩瓷是清代宫廷御用的一种彩绘瓷器,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康熙皇帝授意下,宫廷造办处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创新的瓷器新品。珐琅彩瓷所需的白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在宫廷造办处由如意馆设计图样.  相似文献   

7.
金品卿这个透着儒雅的名字,却是和一桩历史迷案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我们只知道金品卿名诰,或称品卿居士、寒峰山人,安徽黟县人,活跃在同治、光绪之间,并供职于景德镇御窑厂,其他情况就只能依靠片言只语的记载去推断和猜测了。作为"御窑两支笔"之一的金品卿,作为顶级的瓷绘大师,居然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的生卒年月,不能不让广大金品卿爱好者心戚戚焉。  相似文献   

8.
吴桢 《收藏》2012,(6):16-17
天物馆近两年在瓷器收藏圈内声誉鹊起。有媒体称其馆长钱伟鹏为中国官窑第一买家,或者这并不算过誉,自2010年成立之后的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钱伟鹏和他的天物馆团队从海外购入了超过800件的明清官窑瓷器,其中甚至不乏全世界独此一件的"孤品"。凭借对海外市场的熟悉和规范的资金运作,天物馆已经成为业内艺术品投资运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1,(9):15
宝石彩"乾隆款过枝九桃五蝠图"赏月盒合器是官窑中的特殊器型,必须将上、下素胎合在一起烧制成严丝合缝的白胎,十之八九产生变形,成品率极低。"过技"是官窑瓷器中特有的上、下相连图案,仅出现在蝠桃画面中,九五为最高级,是皇帝御用瓷。瓷器规格:腹径26厘米高14厘米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见到《罗可可绘画艺术》是在杭州2010全国集邮展览上。此前只是听说过。我虽然与刘运忠先生从未联系过。但却经常在《极限邮讯》上见到他关于绘画题材极限片的介绍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西方绘画艺术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关于他的其他故事我是一无所知。近日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集邮经历,让我备受感动。可以说刘运忠老师是将集邮和绘画艺术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中国集邮界,像这样执着和痴迷的“发烧”友确实不多。  相似文献   

11.
棠樾 《收藏界》2011,(6):55-58
就发端而言,陶瓷彩绘在前而纸绢绘画在后;但就成熟而言,则是纸绢绘画在前而陶瓷彩绘在后。纸绢画高度成熟以后,反哺和回赠了瓷画,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瓷画的发展变化。"随着宋代白描的成就而出现了宋磁州窑黑花,随着元代水墨画成就出现了元青花,随着明代成化朝宫廷绘画成就出现了成化斗彩,随着明清版画成就出现了康熙古彩,随着恽南田没骨花卉画成就出现了雍正粉彩,随着文人山水画的风行出现了晚清浅绛彩。这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显示了较为清晰的陶瓷绘画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王亚军 《收藏界》2011,(3):61-64
谈及民国女性题材的瓷绘表现时,给人印象更多的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古代仕女造型。然而,在民国早期却有那么一部分新女性形象的瓷绘作品出现,即民国早期新女性瓷绘画,其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所演绎出的风格,足以使之与俗套的传统拉开距离,并成为风尚之物。  相似文献   

13.
赵凡奇 《收藏界》2014,(10):39-48
《西厢记》以其曲折而美满的结局,优美而诙谐的唱词,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常用的装饰题材。山西博物院馆藏的一件五彩《西厢记))故事碗(图l、2、3),形体硕大,情节全面,精描细画,五彩缤纷,堪称《西厢记》故事题材瓷器中的精品。该碗撇口,深腹,圈足,底书青花“制”字方款。口沿内锦地上有四个海棠形开光,开光内绘杂宝,外壁绘五彩(《西厢记》故事。  相似文献   

14.
空谷 《收藏界》2014,(11):60-67
对于浅绛彩的收藏和研究,都是改革开放以来从草根作起来的。而关于浅绛彩历史地位的讨论,则伴随了浅绛彩收藏和研究的全过程。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浅绛彩瓷精品面世的数量不断增加,浅绛彩瓷绘艺术作品体系日趋丰满,对浅绛彩的认识越来越客观,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认可的范围越来越大,对它的历史地位的评价也就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大趋势,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5.
梓荃 《收藏界》2011,(6):90-95
鸳鸯美丽多情,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永恒爱情的象征,也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传说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相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  相似文献   

16.
悟源堂 《收藏》2010,(2):62-63
长沙窑瓷器始烧造于唐代,终于五代,至宋代早期就已消声匿迹,对此,考古学者们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及考古发掘的实证已成公论。长沙窑瓷器上多有绘画和书法,这无疑是唐及五代时期书画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较硬的笔绘制和书写在瓷泥上,经高温烧制而成。  相似文献   

17.
梓荃 《收藏界》2011,(2):84-89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描述了一位渔父在鹭白桃红的江南水乡垂钓,恬静淡泊,清逸闲适,飘潇自如。  相似文献   

18.
我自幼热爱绘画。高中开始集邮。数十年收集中外绘画题材邮品。20世纪90年代末迷上绘画题材极限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经过10年努力,在古稀之年才迈出组集参展的第一步。我的《罗可可绘画艺术》一框极限邮集在2010年10月举办的广州全国极限集邮展览上获得镀金奖;  相似文献   

19.
蒋鹏放 《收藏》2008,(10):72-75
历史上以“叱石成羊”为题材的绘画很多,现在许多收藏爱好者都持有“叱石成羊”内容的藏品,但对其意却不甚了解。其实“叱石成羊”,正像传统绘画中的梅、兰、竹、菊一样,是历代画家青睐的题材,成为经久不衰的绘画内容。  相似文献   

20.
黑釉瓷是古代陶瓷中的特色品种,从东汉至明清持续发展,并演变出多种特有工艺,除了以釉色和造型装饰以外,黑釉瓷上还演进出结晶釉、刻划花、剔花、贴木叶、剪纸、漏花、金银彩饰、红绿彩饰等缤纷多彩的装饰手法。尤其在唐宋时期,黑釉瓷在南北方都有发展,在北方的定窑、邢窑、巩县窑、耀州窑、磁州窑以及南方的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等窑场都有各自的特色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